你相信哪一種「真相」?從法國郊區青少年死亡,談污名、認同與無意識
在民主社會中,理論上人人有言論自由,應該能夠允許種種不義的真相為眾人所知。但實際上,複雜的心理、社會、政治結構,加上媒體的第四權角色經常在隱沒在新自由主義的娛樂消費邏輯中,往往使得真相難以出土。
當真相成為一種道德:布希亞如何看待假新聞
黛安娜王妃之死的新聞播出後,人們不停述說這場「意外」原本不該發生。按照因果鏈條無限回推,甚至可以得出「如果大不列顛帝國不存在,黛安娜王妃就不會死」這種荒謬的結論。在這裡,真實事實上早已死亡。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清真認證與他們的產地
你理解伊斯蘭教、清真認證對於東南亞當地穆斯林的生活意義嗎?跨境電商不僅得跨越有形的國界,更得跨越無形的文化差異;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
搞錯了:《郵報:密戰》才沒那麼「正能量」
作者認為沒必要把電影《郵報:密戰》的內容說得過於光明和「正能量」,像「第四權」齊心協力戰勝美國政府戰爭黑幕。反而,內容不少部分,流露男女主角的做事方式,絕不是簡單抵抗政府黑幕,如同手執神仗發光發熱的價值聖徒。正是現實世界不是小說,現世中的英豪或智者,往往就是抓取平衡點的高手,絕不迂腐、濫情、僵化。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佈局》觀影心得:真相只有一個?你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我對我自己帶的談判團隊向來是這樣指導的:在能證明對方說的任何事情是真的之前,一律先假設對方說的都是錯的。覺得這樣未免太冷血?請先看看《佈局》,再來告訴我,我們到底可以相信些什麼?
【青春還鄉】留下孩子笑容的101種方法:攝影師楊文逸的偏鄉畢冊義拍行動
「畢業照」有沒有拍都不重要?對於偏鄉學童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將求學階段的回憶珍藏一輩子的紀念品,而很多孩子卻沒有機會擁有這種奢侈。
轉型期歷史被建立出來的「真相」,乃是為了「已改變的未來」所生
轉型期歷史,履行兩項主要的功能,就是對於過去被壓抑甚至消失的一切,不但不全然相信它,還要「重新解釋」它。所產生的是對自由化的「履踐性」敘事,在國家政治傳承的背景下,這的故事就具有自由化的功能。
【影片】美媒痛批川普禁令:不只沒強化國安,更背離立國精神
1月18日,川普簽署了行政命令,禁止7國人民進入美國,並暫時禁止難民申請入境。川普這項行政命令對世界的影響是什麼?又打破了那些美國長久捍衛的價值?一起用5分鐘短片全面檢視川普的這項政策。
什麼都漲,就你的荷包沒漲?實現一家人的夢想,只有努力是不夠的
是否也曾在安靜的午夜裡,看著熟睡的孩子和伴侶,想著自己擁有的一切,有股暖暖的幸福感慢慢湧現。原因無他,因為你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儘管偶有牽絆與限制,但也是甜蜜的負擔,同時你也發現,原來在自己心中早就許下了專屬於家庭的夢想。
Sbalay的弦外之音(下):「第一共和」還是「國與國關係」?
我看到小英道歉後,隔日走出總統府去跟巴奈擁抱話家常,也看到文膽姚人多與原住民族人在樹下抽煙搏感情的美麗畫面。但,這可能就是這一場道歉的高潮了。
Sbalay的弦外之音(上):小英的道歉儀式與「便宜行事」
重點是在後面的作為,而不是儀式;重點不是道歉的語句與場合或形式而是如何撫平傷痛。也因此這個儀式辦的一點也不嘉年華或哀戚或隆重。
世界人權宣言 改變世界觀念的力量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新聞唯一的真相,其實在於沒有真相──從選舉混戰中找尋覺醒的「真相急先鋒」
新聞唯一的真相,其實在於沒有真相,有的只是媒體努力引領社會從更多角度檢視這世界、一步步「更接近真實」的努力追逐過程。
科技跳躍的東南亞跨境電商:老虎、大象與金翅鳥的崛起
「科技跳躍」是東南亞市場的常見景象,第一次上網就用智慧型手機、直接從線下轉到手機購物;在這裡的數位經濟高度成長、跨國業者爭相投入,如何從台灣出發、成功跨進東南亞電商,高度在地化的視野與策略,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