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眾議員

下議院或眾議院,是兩院制國家或自治地區議會的議院之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眾議員聯合致函布林肯呼籲廢除「美中科技協議」,專家:時代變了,拒引狼入室

「美中科技協議」是在1979年美中建交當年簽署,自此約每5年續簽,促成雙方從大氣及農業科學,至物理及化學基礎研究等領域的合作,協議將於今年8月27日到期。

2023/06/09 | 賴明君

阿拉巴馬州選區重劃案:最高法院判違法、刻意稀釋非裔民眾選票

佔阿拉巴馬州超過4分之1人口的非裔選民,卻只在7分之1的選區中佔多數。共和黨的選區劃分方式,稀釋了非裔選民的代表性,引起批評。美國最高法院8日宣布,認定阿拉巴馬州的選區劃分方式,有違《選舉權法》,需重新劃分選區。《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南方的路易斯安那與喬治亞州,可能也需重新繪製選區劃分圖,而這可能會幫助民主黨人重新取得眾議院的多數席次。

2023/05/11 | 德國之聲

曾稱中國新疆政策就是「種族滅絕」,維族移民二代進軍日本國會

維吾爾裔日本人英利阿麗菲亞日前成功入主日本國會,成為首位該族裔的國會議員。作為維裔日本人、女性、移民二代,她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認同?又是如何走入國會殿堂?DW整理她一路到從政的歷程。

TNL+ 2023/04/28 | 王克殷

日本小黨「維新會」不依賴世襲或政二代,憑什麼撼動自民黨?

日本國民仍期待強而有力的在野黨監督自民黨,而國會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並無法滿足這樣的期待,立憲民主黨檯面上的看板政治人物,仍然無法跳脫舊民主黨系統的負面印象,這些議員既無法打敗自民黨,作為在野黨更面臨日本維新會的夾攻,掉入了「沒有機會執政、也不是厲害在野黨」的發展瓶頸。

2023/04/20 | Abby Huang

21名共和黨眾議員致函布林肯邀請蔡英文參與APEC,吳釗燮:會與其他國家協商做最好的安排

台灣自1991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AEPC,從未有總統親自參與領袖會議,美國眾議院聯名信警告,如果持續依照中共要求不讓台灣充分參與APEC,可能對外傳遞錯誤訊息,無異於美國向中國申請和台灣發展雙邊關係的許可。

2023/0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國會成立「奶爸連線」,力推各項協助美國工薪家庭法案,包括帶薪育嬰假

拜議長難產所賜,在國會新會期展開3週後,包括葛梅茲在內的15位同為民主黨籍議員26日在國會山莊外宣布成立「奶爸連線」(Dads Caucus)。雖然比眾議院的「媽媽連線」(Moms Caucus)整整晚了4年,但「奶爸連線」的成立,將性別平權再往前推進一步。

2022/07/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同志可以當選公職,就是一種認可」,加州跨世代LGBT議員揚起彩虹旗爭平權

LGBT議題至今仍是美國各州立法者攻防焦點、壁壘分明。當美國最高法院6月24日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美國法律及政界人士開始擔心下一個會被翻盤的目標可能是同婚法。

2022/05/19 | TNL 編輯

拜登亞洲行將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美參院過半議員聯名呼籲納入台灣

議員們呼籲拜登政府:「在您與潛在IPEF夥伴協商時,我們呼籲您納入台灣。」信函強調,若將台灣排除在IPEF外,恐嚴重扭曲區域與全球經濟結構,且違背美國經濟利益,也讓中國政府得以宣稱「國際社會事實上並不支持與台灣有意義來往」。

2022/01/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享耆壽91歲,曾對賴清德說「你要參選總統,一定要贏喔!」

海部是第一位昭和時代出生的首相,喜歡打上有水珠圖樣的領帶成為他的標記。他的形象清新,受到人民支持,1990年率領自由民主黨打贏眾議院大選選戰。

2022/01/05 | TNL國際編譯

屢次違反COVID-19不實訊息政策遭推特永久停權,共和黨眾議員葛林真是無辜的嗎?

許多媒體認為,葛林遭永久停權的事件並非偶然,她曾公開支持右翼陰謀論組織「匿名者Q」(QAnon),該組織堅信,美國前總統川普是「救世主」,會對抗以民主黨權貴為首的「深層國家」邪惡分子,並認定這些民主黨人士都是崇拜撒旦的左派戀童癖、性剝削產業的經營者。

2021/03/31 | TNL 編輯

日本關西疫情急速擴散,若爆第4波疫情在野黨要內閣總辭

在野3黨認為,導致武漢肺炎疫情再度擴大的主因,包括日本政府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時機過早,也沒有辦法進一步做好病毒篩檢體制,「不斷誤判疫情及應變遲緩,才會造成疫情再度擴大」。

2021/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出生的聯邦眾議員劉雲平:移民之子、美國空軍後備役上校、150萬追隨者的「反川大將」

劉雲平在一次民主黨集會場合演講說:「我不在美國出生,但我每一天都為這偉大的國家服務。做為一名美國空軍後備役上校,身為一名國會議員,同時身為移民之子,父母親向我證明這個國家的偉大。」

2020/11/05 | TNL 編輯

美國會選舉寫下歷史:最年輕與首位支持陰謀論眾議員誕生,新墨西哥眾議員清一色女性

商界出身的共和黨候選人葛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在喬治亞州挑戰聯邦眾議員成功,葛林因支持網路右翼陰謀論團體「Q匿名者」(QAnon)而受到關注,她也成為這次大選首位支持該組織的候選人贏得國會席次。

2020/10/30 | 林宜萱

2020美國大選:必勝!12位選情超穩的「友台派」國會議員

世上很多事不能用二分法看待,不是只有共和黨人才會對台灣友善。本篇介紹12位選情穩定、幾乎可確定連任的美國國會議員,其中8人是民主黨、4人為共和黨。實際上美國兩黨對於中國和台灣的態度已經有某種程度上的共識,無論美國總統或國會屬於哪個黨派,台灣都應該與之保持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