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7/12 | 張博丞

南非田徑選手「睪固酮濃度禁令」歐洲人權法院裁定歧視,田徑總會:她根本是生理男性

世界田徑總會認為,賽曼雅的睪固酮濃度過高,對其他女性選手而言不公平,更直言她具有男性的XY染色體,根本就是「生理上的男性」。賽曼雅回應,睪固酮濃度過高是她的遺傳天賦,就跟籃球選手長得較高、游泳選手擁有較長的臂展一樣,因為睪固酮濃度過高禁止她參賽並不合理。歐洲人權法院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高睾固酮濃度有在比賽中帶給他們優勢。

2021/08/19 | Tracy

【TNL 沙龍本週議題】體育競賽是否該區分「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

本週沙龍裡,有許多讀者在針對體育競賽是否該區分「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議題進行討論,你有其他想法嗎?可以到下方留言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喔!

2021/08/10 | 讀者投書

對跨性別女性運動員設定血液睪固酮濃度標準,能否「降低」其運動表現優勢?

可以確定的是奧運的血液睪固酮濃度低於10nmol/L標準是沒有科學證據支持的,因為跨性別女性的生理優勢仍會大幅保留,他們的肌力、肌肉量與骨質優勢使得生理女性運動員無法公平競爭,進而使運動競賽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受到質疑。

2021/08/08 | 讀者投書

體育競賽若不區分「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生理女性運動員將會被全面扼殺

比賽的規則是為了讓「生理」條件相似的人一起比賽,讓比賽較為安全與公平。讓跨性別女性運動員得以因為自身的性別認同參加女性競賽,是以社會性別來混淆生理性別,無視跨性別女性的生理男性優勢,讓生理女性運動員要在不公平不安全的環境下競爭。

2021/08/04 | 讀者投書

東奧嚴審跨性別和睪固酮濃度高的女性,為了多數排除少數權利,不是真正的正義

無論睪酮濃度較高的女性選手,或是跨性別女性參賽者,所謂「性別驗證」的規定幾乎只套用在女性賽事。不僅跨性別男性沒有性別認同或睪酮濃度的規範,就連一般男性的睪酮濃度差距不小,卻也無人質疑他們的雌激素濃度或參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