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
《焚書》:托勒密時期「亞歷山卓圖書館」雖毀於大火,卻留給世人「知識具有強大力量」的價值觀
亞歷山卓圖書館幫我們了解圖書館的各種理念,在接下來好幾個世紀裡,許多其他圖書館都試圖加以模仿——即便亞圖的各種實際細節其實十分模糊。從這裡,我們了解到龐大館藏與學者社群聯繫在一起所產生的力量,因為學者能透過研究,從而分享知識並創造知識。
2021/12/08 |
所謂的「知識分子」應該如薩依德所言,批判自己的專業,不僅是為了真理、更是為了社會
薩依德認為「知識分子」不只是個受過高等教育,或立身文化、學術有成的個人而已。知識分子是個「特立獨行的人,能向權勢說真話,耿直、雄辯、極為勇敢及憤怒的個人,對他而言,沒有什麼世間權勢是龐大、壯觀到不可以批評、或直截了當地責難的」。
2021/07/06 |
《為什麼我們這樣想,那樣做?》:絕大多數人偏好「做某件事」而非無所事事,即使「某件事」是負面的
究竟是哪些因素決定了我們的行為?來自瑞典的心理學博士安潔拉.雅赫拉從人際關係、地位與知識三大面向,深入探討這三種動機如何驅策我們的需求、行動和反應,以及原始本能與現代生活間的衝突和衍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