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石油

石油(英語、拉丁語:petroleum,拉丁語詞源希臘語:petra(岩石)+拉丁語:oleum(油)),也稱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液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領土爭議緊張局勢升級:委內瑞拉提案在富藏石油區設州,蓋亞那盼巴西發揮影響力

3日的公投只是諮詢性質,不具有自動約束力,所以結果不等於委內瑞拉有權吞併艾瑟奎波。自19世紀末以來,當地一直由蓋亞那治理,占蓋國目前領土70%,有12.5萬居民。但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認為這是朝著控制這塊領土又邁出了一步。

2023/12/06 | BBC News 中文

COP28:在中東產油國舉行氣候大會的爭議、驚喜,和各種政治博弈

OPEC成員國等主要油氣出口國反對淘汰化石燃料,他們中不少認為,未來幾十年,人類依然持續有化石能源的需求。在去年的埃及COP27上,80多個國家共同要求「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但這一呼籲最終未被寫入大會決議。沙烏地等主要能源出口國反對淘汰化石燃料,強調應推廣碳捕獲、碳封存等技術。

2023/12/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5萬士兵 vs. 1940年代迫擊炮:委內瑞拉與蓋亞那領土之爭,凸顯兩國軍力懸殊

巴西戰爭學院地緣政治學教授卡孟納指出,委內瑞拉的武裝部隊是南美洲裝備最精良的武裝部隊之一,與蓋亞那相比,無論是人員或設備,委內瑞拉占更大優勢。委內瑞拉國家武裝部隊成立於1810年,目前有12.5萬至15萬名現役軍事人員,其中包括2.5萬至3萬名國家警衛隊員。軍隊配備坦克,戰鬥機和防空系統。

2023/1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蓋亞那境內埃塞奎博區富藏石油,委內瑞拉公投95%選民贊同主權聲索,國際法院呼籲勿改變現狀

過去數十年來,委內瑞拉一直聲稱擁有艾瑟奎波的主權,但蓋亞那已治理這塊16萬平方公里的地區許多年,當地人口約有12萬5000人,蓋亞那總人口數則大約80萬。自從美國石化業巨擘埃克森美孚公司於2015年在艾瑟奎波發現石油以來,委內瑞拉與蓋亞那的紛爭就越趨激化。

2023/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友邦帛琉、巴拉圭在COP28挺台,太平洋島國感謝台灣助因應氣候危機

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去年曾率團來台進行國是訪問,他挪出大半發言時間挺台,表示「氣候變遷不歧視,我們也不應該有任何歧視。」惠恕人強調台灣協助該國因應氣候變遷,包括減緩和調適氣候衝擊,並鼓勵太平洋島國及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合作。

2023/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媒體臥底調查揭露沙烏地阿拉伯詭計,王儲主導「要讓開發中國家離不開石油」

氣候與能源智庫非洲電力變革(Power Shift Africa)主任艾道(Mohamed Adow)痛批:「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就像試圖讓非洲對自家有害產品上癮的毒販。」「世界其他國家都在擺脫骯髒而且製造污染的化石燃料,沙烏地阿拉伯卻拚命在找更多客戶,把目光投向非洲。太可惡了。」

2023/11/28 | 蕭如芯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傳推動石油和天然氣交易,COP28主席公正性遭質疑

《BBC》27日揭露的機密文件顯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被控為了擴大國營事業利益,計畫與各國在COP期間展開化石燃料商業合作談判。由於COP28主席賈比爾身兼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與國有再生能源公司馬斯達爾(Masdar)執行長,外界質疑他的雙重身分將對本次氣候談判帶來利益衝突。

2023/10/24 | 疑案辦

《花月殺手》電影原著: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人皆生而平等成為一句可笑的口號

看似無所不能的FBI,早期並不是一個受到重視的調查機關。這本《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描寫的是美國早期一樁至今讀來仍令人驚駭,甚至令人懷疑還有許多真相未決的血腥謀殺案,這樁謀殺案正是讓FBI掌握重權的一大關鍵。

2023/10/21 | 讀者投書

艾爾多安將手伸進伊拉克庫德斯坦,要建立土耳其主導的伊斯蘭新秩序

對於美國而言,儘管土耳其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但土耳其近年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無疑破壞了美國在伊拉克所建立的秩序和為伊拉克的穩定、統一和民主所付出的努力,甚至因為土耳其利用庫德族內部的分歧,來破壞美國與敘利亞庫德武裝組織的合作夥伴關係和相關親美勢力,影響了美國的整體利益。

2023/10/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俄羅斯遭西方孤立後「向東抱團」,中國取得經略北極的突破口

中國2018年發布北極政策報告自稱「近北極國家」,對中方而言,俄國的轉變無疑是千載良機。北京希望擴大在北極的角色,以增加取得航道、自然資源、氣候和其他科學研究等機會,擴大軍事和戰略影響力。中國揭櫫「冰上絲路」盼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帶一路」倡議的一環。冰上絲路穿越北極圈的海運航道可縮短距離,也能讓北京避免在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等要道遭人掐脖子。

2023/09/24 | 德國之聲

阿薩德時隔19年再次訪問中國,習近平為何現在拉攏敘利亞?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9月21日抵達杭州。他將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並於22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此行是他自2004年以來再次訪問中國,被認為是其政權殘酷鎮壓反對派十多年後重返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2023/08/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彭政變:多名軍官推翻掌權56年邦戈家族,宣布解散政府、關閉國界

位於中非的加彭,盛產石油與可可,但國家本身貧窮。加彭26日進行了總統、國會和議會選舉,阿里・邦戈尋求延續家族56年的權力控制,反對派則推動變革。人們在選後擔心社會動盪,局勢高度緊張。加彭大選由於缺乏國際觀察員,同時暫時中止了一些外媒傳播,加上當局在投票後決定切斷網路,並在全國實施宵禁,引發外界對選舉過程透明度的憂慮。

2023/08/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辛巴威總統贏得連任,國際觀察團表示投票未達民主標準;加彭大選後網路中斷實施宵禁,反對派控舞弊

歐洲聯盟觀察團負責人指出,辛巴威大選是在「恐懼氛圍」下展開;南部非洲國家組成的「非南開發共同體」(SADC)任務團則注意有投票延誤、禁止集會以及官媒報導偏頗等現象。現任總統姆南加瓦因冷酷無情而贏得「鱷魚」綽號。分析人士認為,他比穆加比更加專制,卻沒有穆加比的才智及遠見。

TNL+ 2023/08/23 | TNL國際編譯

《華爾街日報》揭露阿聯藉俄烏戰爭「悶聲發大財」,暗助俄羅斯富豪規避國際制裁從中獲利

《半島電視台》認為,阿聯與俄羅斯的來往並不會與西方世界對後者的制裁相互衝突,但仍有可能引發華盛頓當局及其西方盟友的不滿,尤其阿聯又在這場兩極化的對抗中表現出中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