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研究生

研究生是指獲得學士或具學士學歷以上(含應屆畢業生)取得學士後學位後,繼續攻讀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學生,研究生包含碩士和博士學生。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研究生論文分析「為何換指導教授」,網路爆紅被譽為學術圈的小說

報導說,作者藉由訪談更換指導教授的同學,抽絲剝繭研究生為何起心動念要「換導師」,受訪者坦承,數次與被分配的導師爆發爭執。據撰文的研究生分析,師生之間最常見的糾紛就是因選題而針鋒相對,特別是學生完成導師安排的實習後,希望能從事另一學科的研究,但這時「她(導師)就非常的不高興」。

TNL+ 2023/06/22 | 謝達文

李明璁「師生戀」爭議:不是你情我願就可以,為何美國多所頂尖大學嚴令禁止?

學校老師的首要責任,就是對於學生的責任,要維繫學生對於體系的信心,告訴學生老師們是值得信任的。因此,比如史丹佛大學也在他們的政策中特別強調,既然師生戀可能嚴重影響學生對體系公平性的觀感,甚至實際上真的影響體系的公平性,這樣的關係就是不該接受的,即使雙方都同意。

2023/06/09 | 今周刊

半導體人才戰:碩士班沒畢業就幾乎被搶光!半導體業已不見得是理工科學子首選?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為何連出自電機、電子、物理、資工等半導體主力科系的大學生,不想繼續走這條路,反而投入太空科學及工程領域?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趙吉光博士觀察,原因至少有三個。

2023/05/28 | 德國之聲

中國宣傳「孔乙己脫長衫」,能解決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嗎?

為了防止年輕人陷入「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中國當局使出渾身解數,一面鼓勵中小微企業招聘應屆生,一面進行公務員和碩士擴招,同時展開輿論宣傳攻勢。此外,還有高校暗中用力,讓數據「更好看」。

2022/11/14 | 李芯

40%研究生每個月花一半薪水租房,美國加州大學系統4.8萬學術工作者大罷工要求加薪

加州大學的學術工作者要求大幅加薪,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在學校附近幾乎租不起房子。工會調查發現,有40%的研究生勞工每個月在房租上花掉超過一半的薪水,92%花費超過30%。

2022/07/30 | 精選轉載

六個QA談學術著作:畢業論文跟期刊論文有何不同?「學術道德」與「學術價值」也不能混為一談

一篇沒有經過同儕審查的文章通常學術界不會非常認真看待裡面的內容,所以大部分的碩博士論文都不會有太高的引用數(citation),但是不代表這些碩博士論文的內容就可以抄襲,因為「學術道德」是最基本的底線。

2022/07/22 | 李芯

英國博士生津貼難以支應通膨物價,校方建議:可以當保姆、遛狗或賣直銷增加收入

東英吉利大學一個研究計畫寄信向博士生羅列出可能的其他收入來源方案:學校工作(通常透過學生組織宣傳)、保母、遛狗、臨床實驗、銷售雅芳或其他類似產品、線上助理、摘水果。

2022/07/12 | TJ

【關鍵眼中盯】聽說歐美很多研究生不用寫論文就能畢業?至少在英國就不是這樣

在美國確實有許多只要上課不用寫論文的「碩士學位」,但這在英國幾乎不存在,因為在英國「碩士」與「學士後文憑」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但我們倒是可以思考一件事:為什麼要寫論文。

2021/11/22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知識大廈」傾覆:博士沒出路淪「高學歷窮忙族」,多所大學兼職外聘講師仍困苦

獲得了博士學位卻也只能從事定期工作的「博士後」中,很多人是做「職業外聘講師」。與全職正式教師相比,外聘講師的待遇差距很大,就算同時在幾所大學兼職任教,生活依然困苦。本文將從外聘講師的窘境入手,探討日本大學的結構性問題。

2020/07/13 | 華樂絲學術英文

與指導教授互動的七個訣竅:不要覺得教授很閒,或預設他理解能力很差

去思考針對您寫作的任何建議,尤其是論文篇章的評論至關重要。如果您的指導教授建議您做某事,您可以去執行,或者解釋為什麼您沒有那麼做,不要直接忽略它。

2019/06/02 | 精選書摘

《如何撰寫畢業論文》導讀:進入艾可的書房,一窺大師論文寫作的內裡

開宗明義,艾可建議學生選擇論文題目要顧及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興趣、可以取得資料、有足夠知識來分析資料、可以在預期的畢業期限內完成。要認清論文不是教科書,也不是單純資料的剪貼組合。結論是,論文題目宜小而美而深,不要大而無當。

2019/06/02 | 精選書摘

《如何撰寫畢業論文》:如何將時事議題轉化為學術議題?

我不過列舉幾個例子,以說明一個如此不「學術」、不具備批判性的題目,也能以學術方式完成,而且對他人有所助益,可以放入更大的研究脈絡裡,讓想要深入這個議題的人對你的研究無法視而不見,而不是用印象、隨機觀察、草率推測搪塞。

2019/01/28 | Ray Wang

為什麼讀研究所?尋找迷失的自己、職場掏空了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

有些人讀研究所並不完全為了追求更好的知識環境,或對於研究工作有興趣,或許背後有著他人不知道的故事。

2019/01/26 | Project Syndicate

抱怨美國貿易赤字,但川普卻自毀高等教育產值

川普宣誓就職以來,學生簽證獲取難度增加,已在美國大學註冊的外國學生也需要擔心他們是否能夠回國再回來。不受歡迎的氛圍,讓越來越多的一流學生不再追求來美國接受高等教育。

2018/11/14 | 華樂絲學術英文

一改再改沒有盡頭:如何終結輪迴般的論文修改?

我的許多自我懷疑的問題應該都與您們的差不多:這是不是有趣的?我說的是不是正確的?其他人是不是有寫過更好的版本?我是否會在無意間冒犯到誰?會不會在沒必要的情況下將問題複雜化了?是否自我矛盾?因此,接下來希望談的是回答這些早期問題的過程,這樣的回答讓我能對自己的寫作做出初步的貢獻。

2018/10/21 | 沙漠型男—阿拉仔

我在沙漠唸科技大學:多元又封閉的校園,是沙地為未來的嘗試

總歸一句,沙地這個國家正面臨著開放與保守、石油與後石油的改革之中。作為一個特區型的研究大學,國王科大也就像是沙烏地對未來的嘗試吧!

2018/10/21 | 沙漠型男—阿拉仔

我在沙漠唸科大:多元又封閉的校園,是沙烏地對未來的嘗試

總歸一句,沙烏地這個國家正面臨著開放與保守、石油與後石油的改革之中。作為一個特區型的研究大學,國王科大也就像是沙烏地對未來的嘗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