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 GeogDaily地理眼 小河川,大輸出:台灣山地集水區河川的碳輸出 「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大氣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之間不斷交換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那麼河川在整個碳循環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腳色?小型的山地集水區又為何會引起國際科學家的關注?臺大地理系黃誌川老師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一系列長期的河川監測,以下是我們的重要發現。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河川監測 More... 碳循環 集水區 碳封存 有機碳 河川 溶解性有機碳 木質素 碳輸出 2016/03/29 | Sid Weng 海洋「鐵施肥」減緩暖化?台大教授推翻假說登頂尖期刊 即使科學家因南極海域「缺鐵」補鐵,也無法增加全球海域藻類的生長,反而消耗了赤道海域的硝酸鹽和磷酸鹽,抑制藻類的生長。 Lamont-Doherty 二氧化碳 More... 任昊佳 光合作用 再生能源 南極 台大地質科學系 哥倫比亞大學 地球觀測站 天然氣 暖化 石油 硝酸鹽 碳封存 碳捕捉 磷酸鹽 缺氧 美國 藻類 赤道 鐵施肥 2014/06/09 | TNL 編輯 日本推行全球規模最大「碳封存」計劃 總計封存1億噸以上 日本經濟產業省與環境省即將採行「碳封存」地球暖化對策,計劃每年封存500萬噸的二氧化碳,總計封存1億噸以上,預估將是全球規模最大。 CCS IPCC More... 二氧化碳 市民基金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日本 暖化 環境白皮書 碳封存 福島第一核電廠 經濟產業省與環境省 聯合國 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