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環境部長薛富盛:碳費費率擬考量CPI避免「綠色通膨」,談四接環評爭議「尊重意見但不應杯葛」

環保署(現已改制環境部)環評審議運行多年,從台塑六輕四期擴廠環差案、深澳電廠更新改建環差案、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差案(三接),到基隆協和電廠改建及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四接)等爭議案件,環評會議常成為各方角力場域,不時遭杯葛而流會或中斷。薛富盛8月22日接掌首任環境部長,將面臨如四接等的爭議案件,如何在不同意見中確保環評會議順利進行?

2023/06/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砍樹種電6】大安森林公園能吸多少碳?學界倡議培養氣候公民科學家

現在根據不同的資料推估,有的顯示台灣20年生的造林木平均每年每公頃可吸存12.6公噸的二氧化碳,有的以每公頃1500到2500顆樹估計大約每年吸碳量在10到15公噸之間,由於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木沒那麼多,估計1年吸碳量僅約110.5至242.6公噸。

2023/01/17 | 莊貿捷

歐盟碳關稅即將上路,工總示警恐衝擊台灣螺絲王國地位,影響超過1800家工廠、3.9萬從業人員

許多人並不知道,台灣多年來憑藉著冷鍛、熱處理製造技術及成熟管理應變能力,才逐漸吸引歐美汽車廠的訂單,成就螺絲王國的美名,如今受到碳關稅衝擊,可能將動搖產業優勢。

2022/12/14 | 莊貿捷

歐盟2023年10月對鋼鐵、水泥等5類產品開徵碳關稅,影響台灣212項產品、出口總額245億元

碳關稅要來了!歐盟(EU)協商後於13日達成階段性協議,未來將針對進口鋼鐵與水泥等產品徵收二氧化碳排放關稅,預計影響台灣212項產品,貿易總額突破新台幣245億元。

2022/11/10 | 莊貿捷

歐盟碳關稅上路在即,業界共組「ESG黃金生態圈」,協助台灣中小企業一站式轉型

碳關稅上路在即,中小企業陷入焦慮,而台灣將在明(2023)年開始試行,環保署訂出碳費金額於同年徵收,業界興起一站式協助中小企業轉型的服務,搶佔碳轉型商機。

2022/09/21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數位轉型】CBAM將上路,裴有恆籲:台灣企業再不做綠色轉型,可能會被碳稅壓垮!

面對企業迫在眉睫的需求與焦慮,專擅 AIoT 數位轉型的「中華亞太智慧物聯發展協會」理事長裴有恆認為,碳關稅一旦開徵,不符規格的企業可能因不敷成本退出競爭,也可能遭供應鏈捨棄。特別呼籲不在「以大帶小」行業的中小企業即刻行動,繼續觀望恐不樂觀。

2022/05/06 | 莊貿捷

俄烏戰爭打亂全球碳中和時程,中鋼8月加收「碳附加費」政策喊停,碳關稅有望「軟著陸」

原訂今年8月對出口鋼材加收「碳附加費」的政策暫時喊停,等待考量後再議,碳關稅有望從「硬著陸」轉成「軟著陸」,鋼鐵業鬆了一口氣。

2021/11/01 | 莊貿捷

美歐「鋼鋁關稅戰」宣告結束,歐盟課碳稅也許是台灣鋼鐵業新契機?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峰會首日宣布與歐盟達成協議,讓歐盟鋼鋁一定配額可獲免關稅,解決川普時代徵收鋼鋁關稅而引起的風波,歐盟也同意取消對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產業界人士強調樂見相關發展,持續向美爭取鋼鐵商品豁免。

2021/10/04 | Abby Huang

歐盟2023年起收取「碳關稅」,台灣212項高耗能產品受影響,以鋼鐵製品為大宗

歐盟將推出全球首個碳關稅計畫,將從2023年開始實施,2026全面生效,將影響我國水泥、肥料、鋼鐵、鋁、電力產業,一共有212個輸歐項目。

2021/06/16 | 莊貿捷

歐盟對進口鋼鐵、水泥、鋁等產品課徵「碳稅」,俄羅斯受影響最大

隨著節能減碳成為世界趨勢,美中也確立碳排放的目標,未來具有碳權交易的相關產業都能間接受惠。

2019/11/12 | Abby Huang

電價連3凍,學者揭台灣電力高碳排、高空汙「外部成本」破3000億

學者警告,氣候變遷已經成為新的市場型態與機制,將來高耗能、高排碳商品都要課稅,這對人均排碳全球排名前段班的台灣來說,「最有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