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確診

診斷,在醫學意義上指對人體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斷。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01 | 好食課

確診後焦慮難入睡,營養師教你這樣吃緩解情緒好助眠

若有睡眠問題,則可考慮高GI食物。此外像是富含褪黑激素的核桃,食用後可大大提升血液中褪黑激素的濃度,幫助我們入眠。近期研究則指出,高纖維飲食可能有助於改善COVID-19相關的睡眠問題,

2022/08/01 | 藍妮蒨

今日本土新增1萬6352例,死亡36例:確診創93天新低,北部新增2例BA.5,第2例BA.2.75泰國入境陰轉陽

關於南部船廠職場群聚感染調查,羅一鈞表示,剩餘兩位員工,有一例因病毒量太高無法定序,另一例驗出BA.2病毒株,與此家庭群聚無關。因此本起南部船廠事件並沒有外擴,告一段落。

2022/07/26 | 賴冠伶

今日本土新增2萬4790例、死亡37例:新增2位兒童MIS-C案例,幼兒疫苗涵蓋率僅6.6%需提升

今日新增2例兒童重症均為MIS-C;目前累積的兒童重症為120位,其中有55位是MIS-C,其次為腦炎25位、肺炎19位。此外,幼兒疫苗接種率僅6.6%,莊人祥表示目前有26%的幼兒感染,扣掉感染的人數,有74%。因此,至少要達到50%以上。

2022/07/25 | 藍妮蒨

今日本土新增1萬6921例、死亡53例:南部船廠BA.5案研判為職場群聚,猴痘全球累計5例死亡

今日新增2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本土個案。其中一名南部船廠人員個案,初步研判為一起疑似家庭及職場群聚感染,尚待定序結果,指揮中心已請國際港埠主管機關要求相關業者加強落實登輪等作業之防護清消。

2022/07/22 | TNL 編輯

美國總統拜登確診症狀輕微,開始服用抗病毒藥Paxlovid,自述狀況良好「繼續忙碌!」

拜登確診,成為數個月來最新一位染疫的華府政壇高層。包括賀錦麗、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都曾確診。

2022/07/09 | TNL 編輯

本土增2萬8135例、94例死亡;中國疫情在北京、西安、大連等多個城市復燃

隨著台灣本土疫情逐漸趨緩,中國疫情卻有復燃的跡象,從6月26日安徽疫情爆發開始,目前疫情已擴及19個省份與北京、上海和天津3個直轄市,北京、西安、大連等地也陸續通報發現感染BA.5的病例。

2022/07/01 | TNL 編輯

今增3萬5699例本土個案、121例死亡,指揮中心秀數據:台灣投藥率世界第一、染疫死亡率最低程度

羅一鈞表示,今日無新增兒童重症或死亡個案,但有一例青少年的死亡個案,為一名18歲女性,本身未接種COVID-19疫苗,並具有慢性神經系統性疾病,需要長期臥床。6月13日開始發燒,當天即前往急診並安排住院,檢查後發現有肺炎的情況,住院時不幸因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於6月28日過世。

2022/06/28 | 藍妮蒨

本土+4萬4379例、103例死亡:新增1名兒童MIS-C個案,50多萬劑Novavax疫苗月底到貨

有關Novavax疫苗,莊人祥表示,採購總量是200萬劑,預計先有50多萬劑在6月底到貨。由於Novavax疫是屬於新的疫苗,食藥署大約需要2個禮拜的封緘檢驗時間,所以應該是預計7月14日以後才有可能提供給民眾接種。

2022/06/24 | 德國之聲

準備開放邊境?台灣、香港各有顧忌

在世界多國逐漸開放邊境之際,中國、香港和台灣都尚未解除國際觀光客禁令及入境隔離的相關防疫規定,但最近香港及台灣似乎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開放邊境?

2022/06/16 | 梁敏萱

【圖表】邁向共存,看美國與大馬疫後新生活過得如何

後疫情時代,生活還能回到正常嗎?邊境開放後,又有哪些要注意?《關鍵評論網》訪談長期居住在美國及馬來西亞的同事及作者,他們分享如何以正面與平穩的心情,迎接疫後新生活,重新找回生活中的秩序。

2022/06/16 | 518職場熊報

受疫情影響人力短缺的企業,勞動部鬆綁可讓員工在例假日加班、不受一天12小時限制

勞動部因應受疫情影響的特定產業,或公司因確診或隔離導致有人手不足的情況,特地放寬員工上班時間與加班時數,甚至可以在假日要求員工加班,以度過疫情的非常時期。但雇主也要注意的是,該給付的加班費、補休時數,可都是不能少的哦。

2022/06/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MIS-A 好發於年輕男性,確診後3週可能出現5大症狀,羅一鈞:國內尚無通報病例

羅一鈞指出,MIS-A有5大症狀,包含發燒最多、低血壓次之、心臟功能低下、呼吸喘及腹瀉,多數在確診後3週以上才會出現症狀。前天國內解隔離後死亡的40多歲男性,距離發病都是在兩週內,評估為MIS-A的機率不是那麼高,但不能排除,需要後續研判。

2022/06/12 | 陳禹蓁

今日本土新增5萬643例、死亡163例:陳時中確診,由陳宗彥暫代指揮官,防疫工作持續按規劃進行

今(12)日本土新增5萬643例、16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官陳時中上午自覺有相關症狀,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檢驗,結果為陽性,已透過通訊診療判定為確診。指揮官相關業務將由陳副指揮官宗彥暫代,陳時中亦會透過電話及視訊方式,掌握各項防疫工作進度。

2022/06/09 | 讀者投書

在海拔2000公尺高、離最近城鎮要兩小時車程的山裡,我也「兩條線中了」

近乎下意識地送出一連串訊息:「不會吧」、「再等五分鐘」、「我看到淡淡顏色」......自己都沒發覺,原來自言自語的習性也能轉移到通訊軟體上。時間到,「兩條線清楚到不行,中了」。

2022/06/08 | TNL 節目部

快篩陽即確診!可以請防疫隔離假嗎?|又!賈芯文S1EP20

快篩陽性民眾不能請防疫隔離假,除非是正在「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所以無法工作的勞工;或是「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者或受檢疫者」而不能工作,才可以請防疫隔離假。

2022/06/07 | 精選轉載

從「觀望」轉向「贊成」孩童打疫苗,來自我對腦炎、MIS-C、長新冠等科學數據的觀察

如果只剩「自然染疫獲得抗體」跟「打疫苗獲得抗體」這兩個選項,那我現在會傾向選擇後者,而這個從「被動防守」轉向「主動防守」的翻轉關鍵,來自於我對科學數據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