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 精選轉載 【懶人包】兒童確診COVID-19該注意哪些危險徵兆?居家照護需要哪些常備用藥? 兒科醫師以淺顯易懂的圖片,整理兒童COVID-19的簡介、需要注意的危險徵兆與居家常備藥物。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危險徵兆 兒童 幼兒 常被用藥 確診 拉肚子 退燒藥 止咳糖漿 兒科醫師 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 2022/04/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防疫保單10大權益問答:居家照護是否能領住院日額保險金?從國外回來檢疫符合承保範圍嗎? 金管會公布保戶申請防疫保單理賠常見10大疑問,為投保民眾一一釋疑,保障自身權益。 防疫險 保險 More... 確診 理賠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防疫保單 2022/04/20 | TNL 編輯 指揮中心公布「2歲童條款」:居家隔離者若生命危急須緊急就醫,可自行開車、步行前往 指揮中心表示,居家照護確診個案、居家隔離(同住之未確診者)若需要緊急就醫,可先以救護車為主,或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或指示的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COVID-19 指揮中心 2歲童 2歲童條款 緊急送醫 確診 陳時中 衛生局 居家照護 居家檢疫 居家隔離 黃立民 台大兒童醫院 2022/04/19 | TNL 編輯 雲林一歲男嬰疑因參加抓周活動染疫,送加護病房觀察治療中 衛生局長曾春美澄清男嬰目前病況屬輕微,係於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觀察治療中,非如外界臆測嚴重。確診原因是否因本月9日前往台中抓周,仍待衛生局人員疫調進一步釐清。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男嬰 雲林 確診 加護病房 1歲男嬰 兒童 疫情 2022/04/19 | TNL 編輯 快篩國家隊第一批40萬劑到貨:新北議員盼中央依人口比例配發,桃園規劃高中以下校園類普篩 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成立快篩國家隊,已在17日將第一批40萬劑快篩試劑,發放各10萬劑到4個高風險縣市,由各縣市自行訂定發放規則。 10萬劑 快篩 More... 黃珊珊 桃園 花蓮 新北 台北 類普篩 校園 確診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快篩國家隊 2022/04/18 | 精選轉載 兒科急診醫師:「抽搐」可能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 研究發現,「熱痙攣」方面,在COVID-19大流行的初期階段和Delta流行時期,1至4歲的熱痙攣發生率分別為1.3%和3%,但在Omicron為主流期間時為9.4%。Omicron流行期間,5歲至11歲兒童的抽搐發生率也從0%增加至3.5%。 吳昌騰醫師 Omicron More... 抽搐 Convulsions 兒童 5至11歲 幼兒 確診 痙攣 症狀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研究 重症 2022/04/18 | TNL 編輯 陳時中:6至11歲打莫德納要有家長同意書,國民黨:為何不選BNT?勿將台灣兒童當白老鼠 指揮中心規劃6至11歲使用的半劑量莫德納疫苗,要有家長同意書才能施打。對此國民黨透過新聞稿指出,呼籲政府不要將台灣兒童當成白老鼠。 莫德納 疫苗 More... 國民黨 兒童 幼兒 確診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鍾飲文 心肌炎 副作用 COVID-19 第4劑 陳時中 家長同意書 白老鼠 2022/04/18 | TNL 編輯 衛福部諮詢兒科醫學會討論「輕症兒童提前送醫警訊」:出現四大警訊才就醫恐怕「有點晚」 衛福部醫事司16日晚間緊急透過通訊軟體諮詢兒科醫學會,醫學會在一個晚上之內,討論出「輕症兒童提前送醫警訊」,就等衛福部正式公告。描述兒童確診者即便還在輕症階段,但若出現哪些跡象,就不可繼續居家照護,應立即送醫,以免再次出現分流不及的憾事。 兒童 幼兒 More... 疫苗 確診 症狀 送醫 警訊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四大警訊 兒科醫學會 輕症兒童提前送醫警訊 2022/04/17 | 潮健康 研究:COVID-19可能「母嬰傳染」但極罕見,打疫苗也能保護胎兒嗎? 雖然確診孕婦透過自然生產(陰道分娩)、皮膚接觸與母乳餵養傳播病毒的風險極低,但仍需透過密集的檢測與診斷,以確認嬰兒是否帶原。伯明罕大學也建議,孕婦應盡速施打疫苗,以預防母親感染與重症危險。 哺乳 孕婦 More... 剖腹產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確診 母嬰傳染 胎兒 2022/04/15 | TNL 編輯 宜蘭「晶園會館」婚宴15確診縣府急發通知,花蓮15日預防性停課「全中運」宣布延期 宜蘭「晶園會館」婚宴傳播鏈已有15人確診,為了因應此群聚案,衛生局及醫療團隊已出動至相關場域進行篩檢,再次呼籲4月9日晚上及另外2場婚宴的民眾,儘快到社區篩檢站接受篩檢。花蓮縣高中職及中小學則在今(15)日預防性停課,全中運也宣布延期。 宜蘭晶園會館 宜蘭 More... 晶園會館 花蓮 15日停課 中小學 高中職 全中運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疫情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確診 2022/04/12 | 藍妮蒨 今日本土新增551例:居隔、居檢期滿前檢驗改為快篩,教育部宣布停課新標準將以班級為原則 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明,高中職以下確診個案同班同學均為「密切接觸者」,需居家隔離10天;若全校有3分之1以上班級,或全校達10班以上班級停課10天,該校得實施全校停課,該校教職員工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COVID19 確診 More... 居家隔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臺灣社交距離APP 校園防疫 停課標準 遠距上課 居家檢疫 快篩 教育部 2022/04/09 | TNL 編輯 9日本土確診442例、5例中重症,今年第二例死亡個案為90多歲未接種疫苗女性 今日新增的死亡個案為90多歲的女性,住在北部,有高血壓和帕金森氏症的慢性病史,於4月2日發病,4月4日確診,未接種過任何一劑的疫苗。指揮中心特別呼籲高齡長輩還是要趕緊接種疫苗,疫苗接種後就算染疫,仍能讓死亡風險大幅降低。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COVID-19 疫情 指揮中心 死亡個案 確診 縣市分布 越南 輕症 無症狀 2022/04/07 | 讀者投書 「與病毒共存」的想像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必須接受「共存一定會死人」 共存派有很多種作法,但民眾要接受的事情是「共存一定會死人」,正如每年都有人因為流感而身亡,而台灣有些政客眼睛只看歐美,整天吵著台灣要比照開放共存,但卻不知道歐美已經付出了多少代價,這就不是一個良性的監督工作。 疫情 解封 More... 開放 疫苗 共存 與病毒共存 醫療量能 確診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2022/03/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新加坡與病毒共存最怕婚前「疫」外:婚禮前3天快篩陽性怎麼辦? 對新加坡許小姐而言,與另一半共同度過「婚前確診危機」,讓她更加珍惜兩人關係,彼此也更加靠近。另一個好處是,既然兩人都已得過COVID-19,「規劃蜜月旅行時也就不用擔心會染疫了」。 新加坡 疫情 More... 婚禮 東南亞 確診 Omicron 2022/03/25 | 長河 中國疫情大爆發強制原地隔離,看來政府對科興疫苗並沒有很大的信心 我個人並不是公共衛生方面的專家,但我從個人經驗來思考,西方國家和病毒「共存」的處理方式才是長遠之道。要讓貫徹清零的台灣和中國,轉型為「共存」模式,有一定難度,甚至面臨一場大爆發,但如果大爆發意味著低死亡率和之後的群體免疫,讓民眾漸漸回歸正常生活,這一定是值得的。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美國 疫情 確診 感冒 發燒 與病毒共存 佛羅里達州 Omicron 2022/03/23 | TNL 編輯 智慧城市展外賓接連確診,北市府發5045則細胞簡訊,柯文哲:邊境終究要開放,出問題不要怪來怪去 北市府發出細胞簡訊5045封給參展廠商、貴賓等,提醒自我健康監測10天。而外賓住過的晶華酒店樓層靜置72小時後全房清消,再靜置48小時後消毒,並清洗冷氣濾網、以醫療級紫外線照射等。 智慧城市展 外賓團 More... 確診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細胞簡訊 健康監測 柯文哲 晶華酒店 專案泡泡 指揮中心 陳時中 鄭文燦 王美花 龔明鑫 2022/03/20 | TNL 編輯 今日本土新增3例、境外移入118例:中港澳疫情嚴峻,多地停工對供應鏈造成傷害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59例男性、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 COVID-19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中國 指揮中心 疫情 境外移入 確診 港澳 供應鏈 2022/03/16 | TNL 編輯 中選會提修法在公投日當天禁止宣傳,九合一選舉擬延長投票時間給確診或隔離者投票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今(16)日指出,未來公投將比照選舉當天禁止宣傳,九合一選舉擬用延長投票時間方式讓受防疫管制者也能投票。針對久未上線的公投電子連署系統,他表示「不符期待感到抱歉」。 公投 宣傳 More... 投票 隔離 確診 電子連署系統 2022九合一選舉 中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