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 TNL特稿 跑馬地・張嘉莉:以藝術家的冒險精神走下去 「明知不會贏也會去做,是藝術家會去做的事,不然那麼多人說做藝術會餓死,為何還是會有人繼續去做?正因為這本來就是藝術家的精神,去堅持做一件事。我想這種堅持的韌力,在這樣的時刻有好大作用。」 張嘉莉 區選 More... 藝術 社區藝術 hkop 香港 王永棠 跑馬地 公民意識 灣仔區 藝術策展 藝術家 2019區選一周年 2018/04/24 | 陳娉婷 何慶基:藝術不應為賣錢,要與社會和人連結 何慶基的展覽社會性強,關懷窮人和弱勢社群,他的左翼藝術觀從何而來?他如何定義好的藝術?他的展覽公共性強,其私人生活又是怎樣? 本土藝術 香港藝術 More... 本地藝術家 藝術在醫院 左翼藝術 何慶基 資本主義 藝術 Art Basel Art Central 社區藝術 2017/12/13 | 李顯華 球場上的碰撞 由藝術進入社區 盧樂謙辦「人民足球」是想透過足球比賽,令更多人去了解物華街當時面對的事情。程展緯的「社區籃球」是在社區藝術常談到的「共同」的概念,他想從中學習和尋找一些關於社區的事情。 藝術 藝術品 More... 社區重建 油街 程展緯 盧樂謙 香港藝術家 藝術家 香港藝術 社區 社區藝術 2016/01/14 | 當今大馬 藝術要如何融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東南亞各國藝術家做了這些嘗試 踩界的題材、敏感的題目,是否就是好的藝術?Alvin認為沒有那麼簡單,這也是目前新加坡藝術界的重要討論。衝破禁忌、製造討論,並保有藝術的美感,以及重視公眾參與,這正是劇團工作者們努力的方向。 Arts-ED Marco Kusumawijaya More... 印尼 新加坡 東南亞 東南亞文化 檳城藝術教育協會 社區藝術 羅子涵 藝術 馬來西亞 2016/01/14 | 當今大馬 藝術要如何融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東南亞各國藝術家做了這些嘗試 踩界的題材、敏感的題目,是否就是好的藝術?Alvin認為沒有那麼簡單,這也是目前新加坡藝術界的重要討論。衝破禁忌、製造討論,並保有藝術的美感,以及重視公眾參與,這正是劇團工作者們努力的方向。 Arts-ED Marco Kusumawijaya More... 印尼 新加坡 東南亞 東南亞文化 檳城藝術教育協會 社區藝術 羅子涵 藝術 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