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

社工可以指: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者
社區工作
社會工程學,計算機安全的攻擊途徑,指對人進行心理操縱,使其採取行動或洩露機密信息。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6 | 李秉芳

姜麗香未通報少年疑遭性侵案,遭懲戒法院判免職,兒少團體上百人陳情「搶救好法官」

一名19歲黃姓大學生現身說法,表示自己14歲時被姜麗香裁定接受感化教育,進入少年觀護所,當年被送到花蓮安置後,姜法官每年都來看他,鼓勵他非常多,即便上大學了兩人還是保持連絡。

2023/05/26 | 勵馨基金會

家事法庭上沒有輸贏的攻防戰,父母的角力成為孩子最痛的難題

「無論是家暴法庭或是家事法庭,開庭都是一個很撕裂的過程。」勵馨基金會新北分事務所法院服務資深社工盧芷儀說,雙方在關係很差的情況下爭取權利,隨之而來的是更加激化的攻防與傷害,讓原本就受傷的關係更難處理。

2023/05/12 | 李秉芳

老婦不堪長期家暴殺夫後自首,新北第二起國民法官案首開準備庭,抽出150人備選、7月進行選任

檢辯雙方對於犯罪事實沒有歧異,重點將在「判幾年」,辯護律師聲請傳喚一名社工出庭作證,這名社工在案發前曾家訪,對季姓婦人遭家暴等情況了解。檢察官則聲請傳喚當時負責現場鑑定的員警當證人,到時候將對國民法官當面說明季姓婦人動手殺夫後如何處理遺體。

2023/04/06 | 李秉芳

三哥勒死大哥,妹妹淚訴多次求助警察社工都無解,精神科醫生嘆:沒有一條法能幫這家人

妹妹說,每次報警都說要現行犯或自殘行為才能強制就醫;儘管三哥鬧過自殺、縱火,但也都很快就放回來;警察、社會局社工曾關心無數次,每次都是發生爭吵、報警、拘留幾天、回來、爭吵、報警不斷地惡性循環。

2023/03/23 | 賴詩涵

台南繻愛協會傳「變相薪資回捐」,要求社工將津貼轉帳給同事,勞動部認定:未違反勞基法

台南市繻愛協會近日傳出要求社工將「薪資回捐」,及不依法給予資遣費的爭議。由於《勞基法》是以「雇主是否全額給付給勞工做認定」,但「繻愛案」是要求社工在領到薪資後,直接將薪水的一部分轉帳給其他同事,因此勞動部認定此案「並無不法」。

2023/03/22 | 李秉芳

民法刪除父母「懲戒權」要怎麼教小孩?法務部:不是不能管,但不得使用「身心暴力」

在司法實務上,當父母管教孩子過當進入訴訟時,有時候就會以此為由強調自己有權「懲戒」孩子,雖然法官不一定會採信,不過有的父母還是會以此論據;事實上懲戒權,並不包含以身心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

2023/02/04 | TNL 編輯

新北一家4口3人死亡多日成「乾屍」僅剩失智老父獨活,社會局:將加強關懷拒絕服務個案

53歲的大兒子因身障生活無法自理,因此失智、中風的父親和大兒子都由母親和小兒子照顧,然而小兒子去年開始也出現身心障礙症狀,全家的照顧負擔都在母親一人身上;社工去年曾問是否需要長照資源但被拒絕。

2023/01/07 | 李秉芳

24歲女在網咖產子後涉犯「殺嬰罪」,檢方訊後以「殺人罪」羈押,婦團:遺憾未試圖求助

這名女子因為長期無業,經濟狀況差,曾出賣帳戶違反《洗錢防治法》被捕。前年就曾生下過一個孩子,因為當時無法扶養,只能將孩子送人;這次二度產子,生父不詳。勵馨基金會表示,出養孩子確實有一定程序,但若能及早求助會有更多選擇,而社會對「未婚媽媽懷孕」的眼光也應改變。

2022/08/17 | TNL 編輯

孫女脫口「阿嬤在冰箱」,警驚見8旬老婦遺體冰5年,兒稱沒錢下葬已詐領補助63萬

警方查訪蔣婦的67歲兒子班男,他指稱2017年10月間87歲母親蔣婦從林口長庚出院,接回家照顧,沒幾天猝死家中。當時因經商失敗,沒有心情及無力喪葬,只好出此下策將母親遺體暫時冰存冰箱下層。

2022/05/28 | 讀者投書

醫院社工疫情日記:終於輪到我確診了,沒有難過害怕,反倒有一絲愉悅,可以好好休息了

4月15日星期五上班,護理長及多位護理師也確診了、門診關閉,只剩一人獨撐的單位也全部淪陷了。我一人站在醫院服務台社工室前,附近單位都關了,唏噓昏暗。巧遇其他部門護理長來搬東西,她問我:「妳怎麼還在這裡?」我回答:「不然我要在哪裡,我應該到哪裡比較好? 」其實沒有答案。

2022/05/11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菜鳥社工第一年的震撼教育:被機構青少年群體討厭,體認到「信任」並非自然而然的存在

「信任」是對方所贈珍重的禮物,無法強求而得。作者在擔任社工實習的第一年就遭遇案主的不信任甚至排擠,雖然自己滿懷善意的接近對方,但如同不會隨便讓人對自己人生指指點點,案主不會理所當然的需要感激你的存在、全然配合你的建議、願意真實分享自己的困難。

2022/05/06 | 精選書摘

《聽,傷痕在說話》:孩子得了嚴重肺炎卻不願意接受治療,還說「氣功才能拯救世界」

孩子的言談中,三句不離氣功,但表述的方式卻是一直說自己「很糟糕」、「氣功沒練好」,說自己必須更努力、好好練氣功,才能實現「用氣功拯救世界」的夢想,當他陳述「氣功是萬能的」、「氣功能救世界」的理論時,神情非常認真、篤定,反而是我們很困惑,不知該作何反應。

2022/03/08 | 新作坊

三級警戒期間的街友關懷行動(下):如何回應大眾對街友可能成為破口的恐懼?

從台中的經驗來看,民眾對於街友可能成為防疫缺口的恐懼相當真實,對公部門與街友本身都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如果公部門不能頂住民眾的壓力,而把所有的壓力都轉嫁到街友身上,會侵蝕街友的街頭生存條件跟防疫能力。

2022/03/07 | 新作坊

三級警戒期間的街友關懷行動(上):疫情衝擊下,對街友們發放食物真的是雪中送炭

為了更進一步提供街友在疫情間的餐食,協會資深的黃社工想到發放餐券的方式,讓街友拿著協會特製的餐券到合作的便當店領取便當。由於店鋪營業的時間都可領取,因此街友們可以分散時間前往,解決了領餐群聚的問題。

2022/01/28 | TNL 編輯

加州為舉辦「超級盃」清除無家者營區,抗議者:假消防安全之名實則想讓窮人消失

「NOlympics LA」的成員Annie Powers批評:「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透過體育資本主義、慶祝活動、超級杯或奧運會等其他大型活動,這座城市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更適合外來投資者。因此,他們致力於讓窮人消失在街頭。」

2022/01/18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連續通報五次仍發生虐童致死案,英國數百年歷史的兒童福利制度出了什麼差錯?

在耶誕節前夕,兩個幼童遭虐殺的案件震驚英國社會,從過程到刑期皆引發各界輿論撻伐,在不甚唏噓之餘也不禁想問,兒童福利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522年的英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