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
《做個有溫度的人》:聽到的笑話不好笑,周圍氣溫似乎也驟降——這是心理作用嗎?
賣房子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實體店內溫度升高時,消費者是否更願意購買?研究發現,涼爽的天氣使人們更有可能購買房屋;實驗也發現在購物時,若提高參與者的溫度觀感,會導致更多購買和更高的評價。
2023/03/01 |
《人善被犬欺》:好人更難生存於現代社會?你的善良好意只會讓你在競爭裡屈居下風
一廂情願地扮演善良好人,只會更快速地將你的生命能量消耗殆盡;總有一天,會連接收內心需求發出的訊號都做不到。被你強迫壓抑在心中的異議,到頭來只會傷害你自己:你並沒有正大光明地表明自己的需求、釐清你與對方的關係,並採取必要的防衛,好保護自己不被別人的要求所淹沒,反而幼稚地採取駝鳥行為,來逃避正面衝突。
2022/11/30 |
《不服從的藝術》:為什麼有時被制度欺負的人,反而比享有特權的人更用力捍衛制度?
作者近期的研究,都在探討「有創新思想的人,如何有效表達看法」。他整合了關於情緒、自我調節、創意、說服力、少數群體影響力、政治心理學、群體動力學等領域的發現,提出本書中的實用策略。
2022/08/30 |
《做個有溫度的人》:從演化初期開始,晝夜溫差就迫使人類不得不做「社交體溫調節」
社會心理學家艾澤曼透過無數的科學研究證明,小至語言與習性,大至社會文化與人類歷史,溫度如何在無形之中影響我們的行為、人際關係與健康。這些關於體溫調節的精彩實例,及其對人類文明的重大影響,將讓我們看到自己身為生物與人類的本質。
2022/07/19 |
人們找心理治療師的經驗近似於觀眾去戲院看戲,找出「美感距離」宣洩就能發生
謝夫談到心理治療師會使用幾種方法來協助案主調整距離,雖然我們大部分一般人並不是心理治療師,但這些技巧在生活一般的談話中偶爾也可以應用。
2022/05/09 |
《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正如傑佛遜和亞當斯的警告,「分門別派」幾乎保證了衝突的發生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屢獲殊榮的記者亞曼達.瑞普立,在本書中結合五段精采的故事、先進的科學證據與相關的調查研究,帶領讀者看見發生在個人、社區、國家,乃至整個民族的衝突,並進一步解釋:何謂高衝突?人們為何長年受困其中?又該如何找回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相互理解、獲得更好的回報?
2021/03/25 |
《權力:史丹佛大師的經典課》:「做做樣子」有其必要性——「演」出權力的六大原則
知名史丹佛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經典之作:世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你想擁有的都要靠自己去爭取!這是一個階級與權力無所不在的時代,權力,要如何爭?為何爭?如何規劃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