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神社

神社(日語:神社/じんじゃ Jinja),日語中也可以讀作「かむやしろKamu Yashiro」,是基於日本固有宗教神道教為信仰的祭祀設施。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9 | 《思想坦克》

統派刻意興事,讓桃園神社淪為文化清理與政治盤算下的犧牲品

張善政罔顧契約精神與台日友好的社會氣氛,甚至選在311紀念日當天宣布移除日本神祇,直接以文化清洗的方式抹煞一處兼容並蓄、兼顧文化觀光與歷史記憶的觀光潛力景點。

2022/09/24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河童可怕妖怪形象的背後,反映出人們對水的恐懼

河童是一種令人恐懼的妖怪,它生活在河流或池塘中,會抓住正在游泳的人的腿,把他們拖到水中溺死。它還是個討厭鬼,會使人發瘋或患病。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它成為各類作品的角色之後,其形象卻逐漸變得可愛起來。

2022/07/31 | 精選書摘

《台灣建築史綱》:日本時代興建的大小神社中,桃園神社是唯一保存狀況較完整者

在台灣超過兩百多間大大小小的神社中,位於台北劍潭山(今圓山大飯店址),社格列為官幣大社的「台灣神社」是位階最高、規制最完整的神社,倡建於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去世之後。除了供奉戰死於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外,同時也祭祀日本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與少彥名命。

2022/07/14 | 關鍵特務

在溫泉的「聖地」長崎縣雲仙市,享受從源頭流出的酸性硫磺泉

位於日本長崎縣海拔約700米的溫泉小鎮──雲仙市,幾乎可被稱為日本溫泉起源聖地,擁有豐富的酸性硫磺溫泉、地熱景觀以及美食佳餚,非常適合想要遠離塵世、度過一段特別時光的旅行者們。

2022/06/29 | 精選書摘

《博物日本》:沒有本質的自然——近世日本自然研究史導論

本書展現了從十六世紀晚期到十九世紀中期,一系列截然不同的知識與手工實踐,一方面從中如何支持著人類領域的擴大,將原始山脈與森林當作原料儲藏庫與認知資源,另一方面也發展出將自然物種及其環境概念化的新方式。

2021/11/20 | 黑波克

日本人與富士山(中):無法爬真正的富士山朝聖,可以去住家附近的迷你「富士塚」

古代的民眾爬富士塚,並不是為了滿足登山的欲望。富士塚只是一座小的假山,所以爬富士塚也不會有登山的感覺。富士塚真正的意義,是讓富士信仰的民眾可以在自己家附近朝聖。

2019/10/05 | 讀者投書

從場景、文化衝突、口音這三方面談《返校》

1991年拍攝《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團隊為了要恢復1961年的氛圍費盡苦心,但當時的日式建築群基本上都還保留著,反而是2019年的人想要拍1961年,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2018/12/17 | 史丹福

日本寺廟的幾何難題

日本佛教與神道教追求神聖的美感,與幾何學不謀而合,於是漸漸有日本人把幾何學問題畫上繪馬上,把它獻給神明,這種寫上數學題目的繪馬叫做「算額」。

2018/12/17 | 史丹福

日本寺廟的幾何難題

日本佛教與神道教追求神聖的美感,與幾何學不謀而合,於是漸漸有日本人把幾何學問題畫上繪馬上,把它獻給神明,這種寫上數學題目的繪馬叫做「算額」。

2018/08/03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失落的脈絡:從歷史建築與「老」觀光潮談起

從近代火車旅行興起以來,觀光即逐漸脫離身體性,轉向視覺展示性的消費,快速而表層性的瀏覽、拍照成為觀光行為的主軸。或許有導遊述說著不必然有根據的片段故事,或許遊客在觀光導覽中讀到隻字片語,論述與脈絡逐漸從觀光消費中退場,拍照、打卡顯示「到此一遊」的目的,遠勝於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

2018/06/25 | 精選書摘

《紙上明治村2丁目》:神社——從萬物有靈的戀愛聖地到國族聖殿

日本時代,神道信仰飄洋過海來到殖民地臺灣,但在昭和年間推行國族色彩濃厚的「一街庄一社」政策之前,並未排擠臺灣固有信仰,而能與之和平共處;從海邊到高山,從市場邊到百貨公司頂樓,都能見到神社蹤影。

2017/12/29 | 精選書摘

《建築為何是這樣》:佛教寺院往印度發展成縱長、往中國卻是橫長的形式

過去在南蠻時代,基督教會第一次流傳進入東亞,此地區最高的宣教負責人,是耶穌會士的大巡迴傳教士范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關於教會建築應有的方式,他訂定了「范禮安建築規則」。其中僅有一件事是被告誡絕對禁止,是關於縱長向或橫長向的事情。「橫長向是惡魔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