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 精選書摘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教育一個人,就是重複再利用他大腦已經有的電路 我提出神經重複使用假設,主要是想解釋人類為何能超越原來的生態環境而習得新的技能。我認為我們延長的大腦可塑性加上學習新符號演算法則的能力,使我們有超強的適應能力——我們的社會也發現了可以增強這些能力的方法,那就是送孩子去上學。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Stanislas Dehaene More... 心智能力 神經元 頂葉 前額葉 盲人 數學家 大腦皮質組織 視覺皮質 數字運算 概略數 2019/10/17 | 精選書摘 《血脈相承》:「暴露」讓我們身處於嚴寒或酷熱之中,存在著人無力控制的命運轉折 作為一種智慧生物,我們一路上學會了寒冷時該如何以衣物裹住身體,在烈日下該如何尋覓涼蔭。如此身心合璧,得到的就是精明的熱管理。 血脈相承 史蒂芬麥坎 More... 體溫調節 核心溫度 前額葉皮質 短期記憶 神經元 情節性記憶 外在環境 2019/07/08 | 《科學人》粉絲團 神經元其實可能是用「機械波」來傳遞訊號? 海姆伯格發現,機械波或許可彌補雜訊的負面影響。如果他的假說正確,他將改寫生物學。但他也可能完全錯誤。 神經脈衝 神經元 More... 機械波 Thomas Heimburg 海姆伯格 何杰金–赫胥黎理論 神經生理學 田崎一二 2019/07/05 | 港台電視31 大腦神經元的無限潛力 我們的大腦的可塑性,遠超我們的想像。 大腦 神經元 More... 腦 零距離科學 超智異能者 2019/06/26 | 《科學月刊》 成年人大腦的神經細胞,是否真如過去認為的「不可再生」? 一項亙古以來的大哉問就是:成年人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是否還能再生?先前科學界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悲觀的,不過此概念在1990年代開始有了重大的轉折。 大腦神經 神經再生 More... 生命科學 神經元 腦神經 神經損傷 趣味科學小學堂 2019/04/20 | 羊正鈺 「腦死」未算死?科學家「重啟」死亡4小時的豬腦細胞 許多人認為一旦大腦缺氧,就會很快死去,而且不可逆。這個前所未有的實驗改變了人們對「大腦死亡」的概念。 大腦 腦死 More... 中風 心臟病 耶魯大學 豬腦 死亡 神經元 血液 nature 2019/04/20 | 羊正鈺 「腦死」不是真的死?科學家「重新啟動」死亡4小時的豬腦細胞 這個前所未有的實驗改變了人們對「大腦死亡」的概念。因為之前,許多人認為一旦大腦缺氧,就會很快死去,而且不可逆。 大腦 腦死 More... 中風 心臟病 耶魯大學 豬腦 死亡 神經元 血液 nature 2018/11/04 | 《科學人》粉絲團 誰比較聰明?貓和狗神經元數量比一比 科學家嘗試測量寵物的認知能力,結果顯示狗兒可能略勝一籌。 貓 狗 More... 動物 智商 智力 認知能力 浣熊 神經元 2018/11/04 | 《科學人》粉絲團 誰比較聰明?貓和狗神經元數量比一比 科學家嘗試測量寵物的認知能力,結果顯示狗兒可能略勝一籌。 貓 狗 More... 動物 智商 智力 認知能力 浣熊 神經元 2018/10/13 | 精選書摘 200萬年前人類腦力驚人提升,推測與「好奇心」漸增有密切關係 雙腳行走與同時以腳和指節撐地移動相比,所消耗的能量少了四倍。能量成本的降低再加上可以採集到更廣泛的食物,可能讓後來的巧人神經元數量適度增加。巧人的大腦已經大過現代大猩猩的大腦。 好奇心 馬里歐・李維歐 More... Mario Livio 靈長類 腦神經 神經元 演化 2018/07/24 | 周雪君 你的基因如何,你的教育水平也必如何? 科學家透過一個龐大的基因研究計劃,識別出超過1200個跟教育水平相關的基因差異,不過,團隊強調,分析技術未成熟,樣本亦不夠完善,不能用作分析個人或教育政策參考。 基因 基因差異 More... 教育水平 基因檢測 人格特質 天份 潛能 雙胞胎 DNA 神經元 學習 家庭 2018/07/10 | 精選書摘 《意識宇宙簡史》:為什麼你的大腦不喜歡披頭四? 當一個人喜歡或不喜歡一首音樂時,是心念而不是大腦中「喜悅-痛苦」的中心做出決定。當作曲家得到靈感時,是他的心念提供靈感,不是他的神經元。要怎麼確定呢?答案可以寫滿整本書,但讓我們分成三個部分來說。 大腦 心念 More... 披頭四 音樂訊號 神經科學 確定性 神經元 演化 意識 意識宇宙簡史 2018/05/31 | 黑潮之聲 記憶橡皮擦:解開阿茲海默症之謎 相關研究顯示,AD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有關聯,控制三高(血壓、血糖、血脂),多吃蔬果類及規律的運動是保持健康、預防中風或相關疾病的基本原則。 阿茲海默症 大腦 More... 失智症 神經元 2018/05/15 | 周雪君 科學家成功把「記憶移植」?對象是「蝸牛」 科學家成功把海蝸牛的記憶痕跡移植到另一隻海蝸牛。有指這次研究尚未回應一些關鍵問題:到底是那一類RNA在產生作用、RNA是怎樣在神經元之間傳遞訊息,同時,必須在海蝸牛以外的生物複製同樣的研究結果。 海兔 海蝸牛 More... 記憶 記憶的痕跡 RNA 神經元 核糖核酸 2018/04/05 | 精選書摘 如果沒有「心智理論」,或許就不會有金融泡沫 用心智理論來推測固然有用──能幫助我們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預測他的下一步──但人類心智並非一台完美的推斷機器,我們難免會做出錯誤結論,其後果可能相當嚴重,例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 Tali Sharot 你的大腦決定你是誰 More... 大腦 神經系統 神經元 紋狀體 心智理論 交易員 金融泡沫 學習 心理學 心智 神經科學 2017/10/27 | 精選書摘 《萬物皆數》:為何音調的頻率呈簡單整數比時,聽起來悅耳? 所有的樂器都會有一個音高,就是我們聽到的音符。畢達哥拉斯發現,音高遵循兩個明確的規則;這些規則使數字、真實世界的本質與我們對和諧悅耳的感覺,產生了直接的聯繫。 畢達哥拉斯 音高 More... 音樂和諧 琴弦 張力 平方比 畢氏定理 耳膜振動 音調 神經元 萬物皆數 法蘭克維爾澤克 2017/10/26 | 精選書摘 《萬物皆數》:為何音調的頻率呈簡單整數比時,聽起來悅耳? 所有的樂器都會有一個音高,就是我們聽到的音符。畢達哥拉斯發現,音高遵循兩個明確的規則;這些規則使數字、真實世界的本質與我們對和諧悅耳的感覺,產生了直接的聯繫。 畢達哥拉斯 音高 More... 音樂和諧 琴弦 張力 平方比 畢氏定理 耳膜振動 音調 神經元 萬物皆數 法蘭克維爾澤克 2017/08/05 | 無左路 我的想法,會遺傳給下一代嗎?關於腦的科學 「想法、個性竟然會透過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發現,一反過去我們對於遺傳生物工程的認知。過去認為家人個性相近,可能是因為從小由同樣個性的人扶養長大、一起生活,但是很可能早就在我們誕生之時,就已深根在我們的腦中卻渾然不覺。 神經元 表觀遺傳學 More... 赫布定律 訊號傳遞 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