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神風特攻隊

特別攻擊隊(日語:特別攻撃隊/とくべつこうげきたい Tokubetsu Kōgekitai),由日本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首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為了對抗美國海軍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可以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攻擊的特殊部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18 | 讀者投書

二戰終戰77週年,從三部日本電影看年輕世代眼中的「歷史教訓」

日本年輕世代多數認為二戰是個遙遠的歷史,漠不關心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但由於教科書以及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反戰以及避免戰爭悲劇的觀念深植人心,日本社會從原本「針對二戰的反思」,正漸漸轉變為「抵制暴力的觀念」。

2022/07/24 | 精選書摘

【小說】許旭蓮《春之夢》選摘:我無法沒有怨言地讓心愛的人赴戰場送死,我是當不了真正的日本人

《春之夢》描述台灣日治時代的昭和初期,一位出生後不久,台灣人的雙親相繼過世,在橫濱被一對日本人夫妻收養,取名依江。她的人生觀和當時一般日本女性不同,對敵國的語言英語、西洋電影及爵士樂感興趣,是個走在時代前端的女性。

2021/10/21 | TNL特稿

【書評】吳曉樂評《人慈》:「人之初,性本善」,你我都是幼犬人

《人慈》或許能驅動人們完成一場跨越國界宗教語言等藩籬的自我實現,若我們重視人性中實則存有可觀的仁慈、友愛等特質、校對人性的認知,我們會展示出一個「人慈」的樣貌,而接收到的人將更願意人慈,我們終能成就改變。

2021/09/26 | 精選書摘

《永遠的企業號》:神風特攻隊中尉富安俊助終於找到為國捐軀的機會了

在《永遠的企業號》中,美國空戰史權威巴瑞特・提爾曼從企業號建造完成並於1938年下水服役的那一天說起,直到1958年遭拆解為材料出售為止,完整呈現了這艘美軍傳奇航艦的一生。

2019/10/23 | TNL特稿

《不死之身的特攻兵》書評:神風特攻隊不曾見證英勇,而是集體的徹底瘋狂

實際戰火離我們遙遠,對於大我的屈從和集體的盲信,卻是每位生活在臺灣的人們都曾經歷過的日常風景,甚至都曾直接或間接涉入類似的瘋狂和崇拜。《不死之身的特攻兵》書中的訴求,不管是對戰爭深刻反省,乃至個人如何在群體中保有理性,都值得讀者再三思考。

2019/04/22 |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

「神風特攻隊」及其創始人大西瀧治郎的一生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句話可謂是日本二戰時神風特攻隊的最佳寫照,特攻隊創始人大西瀧治郎在戰敗後切腹,更被海軍同僚稱為「就算日本打贏了也該切腹的男人」。

2019/04/22 |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

大西瀧治郎的一生,與他創造的「神風特攻隊」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句話可謂是神風特攻隊的最佳寫照。可你想過嗎,就這麼一個喪心病狂的隊伍,到底是哪個人創的,又怎麼能想出這種毫無人性可言的攻擊方式呢?本篇文章給各位客倌們介紹一下,神風特攻隊的創始人─大西瀧治郎。

2018/10/29 | 矽谷搖滾天使林富元

因「英雄崇拜」而選系,會有好結果嗎?

60年代與70年代的高材生,認為進入物理系就可以和楊振寧、李政道一樣光宗耀祖,可以繼續扮演國家第一流人才的角色。這和神風特攻隊以為駕飛機對敵人進行「自殺攻擊」就可以讓他流芳百世,雖然激烈層次有異,但豈不是殊途同歸的類似謬誤?

2018/10/29 | 矽谷搖滾天使林富元

因「英雄崇拜」而選系,會有好結果嗎?

60年代與70年代的高材生,認為進入物理系就可以和楊振寧、李政道一樣光宗耀祖,可以繼續扮演國家第一流人才的角色。這和神風特攻隊以為駕飛機對敵人進行「自殺攻擊」就可以讓他流芳百世,雖然激烈層次有異,但豈不是殊途同歸的類似謬誤?

2018/09/23 | 精選書摘

《左營二戰祕史》:日本第四「金物」──震撼太平洋的海軍震洋艇

在日本人心中,駕駛震洋自殺艇、為天皇犧牲是至高榮譽,「機關兵」只在平常訓練時與搭乘員同船,真正出攻擊任務時,僅搭乘員一人在艦艇上。

2018/09/16 | 精選書摘

《燃燒的海洋》:雷伊泰灣海戰從日美兩軍在黑夜中尋找對方開始

就在這樣子反覆你來我往的激烈空戰,在北方的薛曼特遣支隊上空開打時,身在中央的波根支隊裡的海爾賽,牢牢抓著艦橋的麥克風,對兵分三路的特遣艦隊全軍下達命令。正確來說,這時是在上午八點三十七分。「 攻擊 !攻擊 !祝君好運。」

2018/07/11 | 精選書摘

失敗者的精神史:打開肉體之門的日本人、懼怕速度的神風特攻隊

戰後已經六十年,無論是戰勝國或戰敗國都在闡述有利於自己的歷史,都在戰爭倖存者和見證者身上做記憶編碼。但問題是,失敗者是否從「八月十五日」這天,得到真正意義的解放?

2018/07/11 | 精選書摘

失敗者的精神史:打開肉體之門的日本人、懼怕速度的神風特攻隊

戰後已經六十年,無論是戰勝國或戰敗國都在闡述有利於自己的歷史,都在戰爭倖存者和見證者身上做記憶編碼。但問題是,失敗者是否從「八月十五日」這天,得到真正意義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