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禁令

禁令(英語:prohibition)是由法官判決禁令,一般帶有強制性制度,是一個針對性措施,臨時禁令在英美法律系和大陸法系稱為中問禁令或者初步禁令。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9 | BBC News 中文

福島排放核處理水,中國禁日本海產表達憤怒恐怕是「意在沛公」

儘管日本漁民也很擔心,但分析人士說,貿易禁運對日本漁業的打擊將是短暫的,而且比預期的要小。因為日本魚類的主要市場仍然是國內市場。當地人是消費的主力軍,因此頂級海鮮公司Nissui和Maruha Nichiro都表示,他們預計中國禁令的影響有限。

2023/04/05 | 丁肇九

巴黎公投禁止共享電動滑板車:曾撞死人的滑板車有多危險?業者還有轉圜空間嗎?

在發生撞死人事件與各種交通亂象後,巴黎市民於4月2日公投通過禁止共享電動滑板車,今年9月將會生效。然而三大營運商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滿意,其中一大理由,就是公投的投票率只有不到9%......

2022/12/20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美國與歐盟不斷祭出制裁,為何俄羅斯還是有錢繼續打仗?

歐盟制裁俄油的禁令並沒有造成實質影響,俄國政府短期內恐怕不會因為財政考量而改變目前的侵略行為。反過來說,烏克蘭這邊則是極度仰賴歐美各國的財政援助。學者估計大概需要500億美元的外部援助,才能撐過2023年。

2022/11/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不顧美國施壓,荷蘭拒配合針對中國出口管制,分析師稱美可能利用外交手段讓利

由於ASML在極紫外光(EUV)曝光設備領域居全球獨大地位,且供應鏈不須仰賴美國,分析師認為,美國難以透過產業鏈讓ASML及荷蘭政府配合封鎖中國,可能轉而利用外交手段,與荷蘭政府溝通協調,不排除可能對荷蘭讓利。

2022/11/09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菲律賓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保護移工協議,菲方將取消輸出移工禁令

菲律賓在11月7日取消向沙烏地阿拉伯派遣移工的禁令。此前,由於曾傳出有改革移工在沙烏地阿拉伯遭拖欠薪資及虐待,因此菲方在2021年11月停止人民赴沙烏地阿拉伯工作的申請。在菲律賓全國1.09億人口中,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由於不斷發生菲律賓海外移工遭虐待消息,菲官員也面臨保護海外移工的壓力。

2022/05/13 | 讀者投書

羅訴韋德案爭議再起:為何川普任內一次修法,讓最高法院成為政黨意識形態的打手?

過去,由於同意大法官人事權的門檻為2/3,需要兩黨的合作才可以終結辯論,為了避免遭受杯葛,都選擇理念溫和的人選。不過後來,政黨發現只要誰有辦法破壞遊戲規則,誰就可以改變最高法院中的權利平衡,達到黨的政治目的......

2022/04/29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禁止棕櫚油出口,專家:全球產量第二大國馬來西亞將受益

印度尼西亞28日將開始限制棕櫚油出口,此舉除了使全球糧食危機惡化,更衝擊全球市場。不過,馬來西亞身為第二大出產國卻在此情況獲利,根據統計在一天內期貨成長9.8%。

2022/04/21 | 陳禹蓁

德國外交部長宣布年底前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財政部長擔憂傷害國內經濟「不同調」

歐盟正在評估用從其他供應商進口的石油替代俄羅斯石油的成本。消息人士稱,德國是石油禁運的主要反對者,而德國的態度轉變,支持禁令的意願可能會加速歐盟石油禁令的計畫。

2021/11/05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禁止」的英文怎麼說?從中國近期政策了解各種禁令詞彙變化

中國近幾年不斷的大開改革開放倒車,從擋下螞蟻金服、青少年玩線上遊戲、補習班開設,到禁止美語學習、抵制「娘砲」⋯⋯。禁止的事項可說是不勝枚舉,就讓我們以中國來舉例,學學禁止的各種說法吧。

2021/09/07 | 魯汶的袋熊先生

中共電動禁令就像是「虎門銷煙」——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鴉片

中國青少年會「沉迷」於網路遊戲之中,是因為有太多人無法找到在這個世界當中安放自己的方式。而在禁止遊戲之後,他們荒涼的精神世界,政府又提出什麼解答?這也是為什麼虎門銷煙只是近代中國百年沉淪的開始。因為問題從來都不是鴉片。

2021/05/08 | TNL 編輯

拜登維持川普禁令,中國三大電信將自紐約證交所下市

紐交所預計提交申請,讓中國三大電信公司的存託憑證在美下市,一般而言會在接到通知的10天後生效,而中國三大電信的下一步,將是回防布局中國的證交市場。

2021/01/07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中國市值最高兩大上市公司騰訊、阿里巴巴,美國考慮納入投資禁令

綜合外媒報導,美方官員考慮在中國證券投資禁令中增列通訊軟體微信母公司騰訊、電子商務巨擘阿里巴巴集團。這項措施對美國金融市場影響不明,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和財政部都在參與討論研議。

2020/10/06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頂級手套」涉強迫勞動,遭美、紐停止進口

馬來西亞的市場領導者Top Glove表示,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手套,生產自它們旗下46家工廠,大多在馬來西亞。Top Glove加上緊隨在後的兩大公司共僱用了3萬4000名員工,據CNN採訪的數名專家指出,這些員工許多來自印尼、孟加拉、尼泊爾和緬甸。

2020/09/14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從科技戰到香港國安法:淺析「五眼聯盟」在美中對抗下的角色與新定位

從對華為的美中科技戰到香港國安法立法之間的回應,都會看到「五眼聯盟」這個名字的出現,其實這種跨國情報網合作對抗「外敵」的概念早在冷戰之時就已經形成,演化至今這個團體發揮影響力的同時,背後其實也不像許多人所認為,是由美國完全主導的。

2020/09/10 | 財訊

美祭重拳封殺華為,聯發科還有機會「彎道超車」高通嗎?

高通拖聯發科下水的策略看起來已經生效。然而外資多半認為,就算聯發科被一併禁止出貨給華為,也不會對聯發科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畢竟因為美中貿易戰,中國業者對高通等美系業者也已經產生不信任的心態,這也導致中國主要手機業者對聯發科採購比率明顯增加。

2020/05/02 | TNL 編輯

新增3例境外移入、本土維持零確診,台灣什麼時候可以「解除禁令」?

在台灣連續6天零確診之後,5月2日台灣新增了3例境外移入案例,而隨著連假期間觀光人數漸增,民眾也好奇台灣什麼時候可以解除「防疫禁令」。

2020/04/15 | 《思想坦克》

對Zoom的各種討論,反映出許多台灣人心中不太有「資安」

各方對於Zoom安全性的評論與立場,與其說是單一產品引來的,不如說台灣從政府到一般大眾確實對資安的態度很輕忽,也使得這整個爭議,在一開始就顯得畫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