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

禪宗為大乘佛教流傳於東亞的一支佛教宗派,由南天竺禪師菩提達摩(一作達磨)傳至中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31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細思極恐《西遊記》(四):如來幫金蟬子洗履歷,西天取經終成奴

如來的設計架構其實是這樣子的:唐僧是公司法定代理人,董事會主席兼CEO;孫悟空則跟在身後輔佐唐僧,是高級VP,這兩個人是分公司的實際決策與執行人,至於獨立董事豬八戒與沙和尚,則是靈山與天庭維繫友好關係的酬庸。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所有劫難,就是為了磨合公司的一把手與二把手,也就是唐僧和孫悟空,這解釋了他們兩個人為什麼會成佛。

TNL+ 2023/05/29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細思極恐《西遊記》(二):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是校外教學的NPC

在《西遊記》裡,關於人間妖魔橫行的事情,神佛基本上都是知情的。他們只是假裝不知道,只是假裝「疏忽」,孫悟空稍微逼供,就全部說出來了。因此關於人間的苦難,沒有一個神仙是無辜的。

2022/02/25 | 精選書摘

《心與術的奧義》編序:巧妙藉著貓兒與天狗之口,以寓言手法靈動闡述武道與禪宗精神

本書收錄由江戶時代武士佚齋樗山所撰、近三百年來皆被日本劍道習劍者奉為圭臬心法,蘊含武道及禪宗精神的兩則長篇寓言――《貓之妙術》《天狗藝術論》。《心與術的奧義》正是一部以寓言手法,巧妙藉著貓兒與天狗之口,靈動闡述出箇中精要的必讀經典。

2021/07/09 | 精選書摘

《接納,才能自得》:道元禪師在八百年前寫出〈典座教訓〉,如今已是所有日本大廚的聖經

在《接納,才能自得》書中,美國臨床心理醫師哈斯以個人的日本生活經驗,透過西方眼睛,觀察東方思維,從日本傳統生活態度中,精煉出十五個可供你我運用於日常,降低壓力與焦慮的日本「受け入れる―Ukeireru」生活觀。

2021/03/31 | 王偉雄

頓悟與神秘——梁實秋論禪宗

梁實秋說胡適「沒有做修持的功夫」,那是完全說對了;從胡適的角度看,修持是浪費時間,不但因為放棄「理性的邏輯」等於放棄思考,還因為神秘主義不但神秘,而且主觀。

2021/02/28 | 精選書摘

《箭藝與禪心》跋(下):東方學藝與修禪注重師承,當西方弟子遇到東方老師時會如何?

海瑞格師從阿波研造習箭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距今將近一個世紀,此書德文版問世至今已逾七十年。如今禪宗傳遍全球,派別眾多,兼習武藝者也不在少數。

2020/12/13 | 巷仔口社會學

佛光山、法鼓山、慈濟等「人間佛教」團體,如何帶動台灣佛教從出世走向入世?

設立佛光山的星雲法師,推動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以及創辦法鼓山的聖嚴法師等,都倡導佛教要回到人間、與社會密切接軌,是台灣重要的佛教入世化案例。然而,人間佛教如何帶動台灣佛教走向入世呢?

2020/12/03 | 精選書摘

聖嚴法師《牛的印跡》:「公案」乃是師徒間機鋒相對的紀錄,通常發生在弟子修行的轉捩點上

「公案」這個詞源自於古代的法律訴訟。在司法的領域,公案是指一些重要司法判決的紀錄,其中詳細載明控辯雙方的陳詞和法官斷此案時的考量。在禪宗的用法裡,公案則是指古代禪師生活片段的記錄,而且通常是這位禪師幫助弟子開悟的記錄。

2020/10/28 | 精選書摘

鈴木大拙《禪學入門》:透過分析,讓沒開悟的人能完全掌握禪意,那就不是「悟」了

悟會突然出現在生命的根源處,所以開悟的當下,常常也是我們人生的分界點。但開悟必定是通透且明明白白的境界。微開悟比不悟還要糟糕。

2019/11/24 | 精選書摘

《印心・超生》:對妙天禪師而言,什麼是「禪」?

生命的秘密就是一個人的魂、魄和靈性,尤其靈性特別重要,靈性來自於宇宙天,將來可以回到天堂、佛國,而魂魄本來就住在地球上——如果魂魄能與靈性成為一體,就有機會隨著聖靈一起到天堂、佛國。

2019/04/12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字裡行間的「禪」源:橫越地球、飛入英美尋常百姓家的「Zen」

中型以上的英文詞典,基本都收錄了Zen,同時還會提及日本的源頭。這代表的是,東方的Zen,已經橫越了大半個地球,來到西方,走進群眾,飛入了英美的尋常百姓家。甚至,原屬宗教範疇的Zen,在英文裡也由名詞轉兼形容詞,用以描述一種以禪為本的人生態度。

2019/03/15 | 精選書摘

《正念幸福力》:用葡萄乾練習三種「正念進食」

我們變得愈正念,就愈能夠讚揚個體的獨特性,而不會將一切事物簡化為相同。這不僅適用於葡萄乾,也適用於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人、地方及夜空裡的星星。

2019/01/28 | 精選書摘

《一行禪師傳記》:每一刻,釋迦牟尼和耶穌都應該在我們的內在相會

對禪師來說,這番體悟其痛苦程度有增無減,而且將使他啞口無言;他稱之為「抗爭」。這些體悟或許預示了他後來在全世界傳播和平訊息時的毅力和魅力之基礎。不論如何,從中都可以預見他不尋常的未來道路,亦即英雄之路。

2019/01/28 | 精選書摘

《一行禪師傳記》:從越南到多爾多涅——僧伽的故事

在一行禪師的內在深處,其實從未真正遠離在孩童時期深深烙印在其靈魂上的那番光景:那幅閃耀著力量與和平光輝的釋迦牟尼佛像。禪師因此發下服務眾生的誓願,那使他必須攀越最陡峭的歧路。

2018/04/13 | 精選書摘

《武士的宗教》:日本禪僧與武士的四個共同點

讓我們在此簡短舉出禪宗和日本騎士精神之間的相似性。首先,武士和禪僧兩者都必須經歷嚴格的紀律,忍受困苦而毫無怨言。

2018/01/08 | 王偉雄

印度文化支配了中國文化兩千年?

印度內政部長辛格稱「印度不費一兵一卒,就在文化上控制並支配了中國逾兩千年」,究竟是對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