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禮貌

禮儀、禮節、禮貌是根據在社會、社會價值或者小組之間的當代常規準則影響社會行為的期望的代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16 | 精選書摘

《禮貌的力量》:壓力比你想得更要命,無禮言行會讓公司付出沉重代價

財星全球前1000大公司的管理者與執行人員,上班時要花13%的時間調解員工關係,以及收拾無禮言行搞出的爛攤子。也就是說,這些時間根本沒有被用在主要業務上,如策略發想、培養客戶,或是輔導員工等。萬一公司必須聘請顧問或律師來解決問題,成本更是會直衝天際。

2023/02/16 | 精選書摘

《禮貌的力量》:採用結構式面試法,可以大大增加招聘到「文明人」的機率

說了什麼固然重要,但注意他們沒說什麼也很重要。當談到關於禮儀的細節時,要注意非語言線索,看看求職者是似乎樂於討論,還是皺起眉頭、坐立不安?求職者是否認同你公司的價值觀?如果你的價值觀跟他不一致,最好盡快釐清。

2023/01/11 | 楊士範

EP24|《語言癌不癌》:看完之後,你可能對於「所謂的」語言癌想法會很不一樣

你有聽過「語言癌」嗎?或許你聽過「做一個XXX的動作」或是很多其他的墜字冗詞,對這些詞彙很敏感也很不耐,但你知道語言學家其實不是這樣看「所謂的」語言癌嗎?

2022/10/02 | 方格子vocus

已讀不回超沒禮貌?也許不回應已經是對方最大的溫柔

當我越深入社會,越發現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些人的行為會讓我膝反射認為「超沒禮貌」,但當事人完全不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什麼問題,所以在這種處境上,還要堅持去「教對方怎樣才有禮貌」嗎?

2022/08/19 | CLN|Corporate Language Network

英文自我介紹常被疏忽的NG細節,這樣的說法哪裡有問題?

職場上難免會需要認識新同事,或是和不熟的同事寒暄(Small Talk)幾句,一個簡單輕鬆的自我介紹,往往是開啟話題的好方法。這篇文章將透過一個超NG的英文自我介紹範例,教你如何一步步優化成一篇質感滿分的英文自我介紹。

2022/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情大不同:在印度開車一定要會「按喇叭」才有禮貌?

在許多印度大城市,來自摩托車、三輪車、私家車及大型車的喇叭聲此起彼落,幾乎可組成交響曲,只是駕駛們習以為常,不會因此而朝對方動怒。

2021/09/13 | 精選書摘

《教養的秘密》:不打招呼≠沒禮貌,錯誤解讀只會讓孩子更討厭社交

暢銷親子書專家、兒童發展教育專家王宏哲,十多年來始終堅持「科學育兒派」。本書參考最新的醫學、心理、行為等科學研究,將最新的育兒知識、父母最頭痛的疑難雜症,用科學方法加以完整且輕鬆解讀,幫助爸媽走出教養的困境!

2021/05/02 | TNL 編輯

台灣人老愛說「不好意思」到底什麼意思?列入統測國文作文考題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昨日登場,共同科目國文的寫作測驗,要求考生分析「不好意思」在生活中的運用與影響,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認為題幹引導不足,考生容易失焦。

2020/07/29 | 留德趣談

拉門與彭定康

在德國,特別是小城市,不少人樂於為陌生人開門和拉門。所以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歐,在德國看見人們替陌生人拉門,也深感驚奇,亦很欣賞這種行為。

2020/07/05 | 精選書摘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強要孩子打招呼的家長,最擔心的其實是自己的面子

愛面子的媽媽是「焦慮型」的超我媽媽,這類媽媽很在乎「別人會怎麼想?」而孩子是媽媽的面子之一,孩子有問題等於自己有問題,也因此愛面子媽媽對教養十分費心,深怕別人認為自家小孩沒家教。

2020/06/08 | 讀者投書

如何應付「壞小孩」

我並不喜歡用「行為問題」去形容「壞孩子」的作為,因為一旦決定他們所作的是有問題,你手上的工具必然是有殺傷力的。

2020/05/28 | 精選書摘

《沉默契約》:從大人虛假的情景,孩子學會閉嘴然後推開自己的感覺

你學會的最大教訓是什麼?就是告訴別人自己真正的感覺是不對的,此外,或許更重大的是,你學到如果有人想從你那裡得到你真的不想給的東西,自己的真實感覺並不重要。

2020/05/28 | 精選轉載

【插畫】借人過還說謝謝,得了便宜還賣乖

要求借過時對方回答「謝謝」、在日常生活裡把「對不起」和「不客氣」混用,雖然在中文的語意上一點都不通,好像也沒人發現有什麼問題。

2020/05/26 | 精選書摘

《英格蘭人是人嗎?》:不是由衷道歉,英格蘭人就是喜歡隨時隨地說「對不起」

穿過擁擠的門廊,手臂不小心碰觸到別人手臂,我們說「對不起」;即使「差點碰到」,雙方根本沒有肢體接觸,彼此往往還是脫口說出「對不起」。

2019/09/04 | 權準協 (Junhyup Kwon)

韓國記者眼中的台灣:有禮貌的台灣人,真的很討厭韓國嗎?

去台灣之後,認為台灣人的最大特徵不僅是「有禮貌」,更對於與自身不同人有「包容力」,這兩點讓台灣成為更不一樣的台灣。 我認識這兩個台灣與其他國家最不同的特徵,這是台灣跟中國與韓國明顯不一樣的部分。

2018/07/17 | 英語島

日本居酒屋文化:自己酒別自己倒,前輩酒杯空了是你罪過

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其實非常獨特,因為它不單單只是三五好友聚會的地方,很多時候更是公司內部聯絡感情、甚至是商談時會使用的場所,因此許多不成文的規矩便油然而生。

2018/07/14 | 英語島

日本居酒屋文化:自己的酒別自己倒,前輩的酒杯空了是你的罪過

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其實非常獨特,因為它不單單只是三五好友聚會的地方,很多時候更是公司內部聯絡感情、甚至是商談時會使用的場所,因此許多不成文的規矩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