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

科學史,利用了思想史和社會史兩個面向的歷史研究方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19 | 精選書摘

《越簡單越強大》推薦序:為什麼出自哲學的「奧坎剃刀」原則,居然能釋放科學並塑造宇宙?

簡約原則所擁有的顛覆力量,摧毀了多餘的假設,催生了我們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它不僅是種審美品質,也讓我們在更深刻形式的直覺理解中體驗到振奮的力量。它透過自然史及人類起源的再鑄過程,作者將帶領我們重新認識自身及世界,看見複雜事物背後的真理,並正確知曉「奧坎的剃刀」的偉大及重要性。

2022/01/07 | 精選書摘

《面向過去思考》:中國科學史如何被重寫?我們正在做的是糾正「中國失敗」的論述

艾爾曼:中國人堅持自我的特色很長一段時間。過往被視為失敗的事物,現在應該被理解不同群體的對話:從什麼時間點開始,中國人採用了日本與歐洲的科學概念?為什麼會採用?在這些語言的選擇背後,有怎樣的政治存在?這比驟眼所看到,複雜太多。

2021/10/12 | 方格子vocus

《世界觀》:火星真的繞著太陽轉嗎?這本書將改變你看待真實的角度

世界觀的演進,則讓我了解沒有任何「真實」是理所當然。許多現在看來莫名其妙的觀念,在當時是有充分理由相信的;而我們的許多認知,未來人回頭看可能也很愚蠢。

2020/03/29 | 精選書摘

《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煉金術傳統與「科學性」爭議

某些人相信,「煉金液」不只能把賤金屬轉變成黃金,也能使人長生不老。信奉這種觀念也使得煉金術士成為不折不扣的「(自然)巫師」,也因此,煉金術在科學史上擁有多面的形象,並受到相當不同的評價。

2019/06/28 | 精選書摘

《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之一】》:主張以「歸納法」作為科學研究基礎的培根

培根從未像哥白尼一樣發表過關於天體的新知識,也沒有像克卜勒和伽利略那樣發現有意義的法則。儘管如此,他能夠在科學史上留名,是因為他向知識世界提出新的科學方法——那就是實驗和觀察。

2019/05/27 | 精選書摘

傅大為《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從我的個人經驗談台灣的「科技與社會」

STS的全名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跨越科學、科技與社會的學科,本書從東亞與台灣的STS觀點出發,兼具反身性的角度,打造一個「橫看」近代科學的新視野,並指出過去歐美STS人在回顧自己歷史中的許多問題。此為本書在STS研究領域所作的貢獻。

2019/03/14 | 余海峯 David

【元素週期表面世150年】現代化學之父:門得列夫

門得列夫與其他化學家一樣,認知到看似混亂的化學元素之間必然隱藏著規律;跟其他化學家不同的是,門得列夫性格勇往直前,不計較自己的名聲。

2019/03/13 | 余海峯 David

別混淆「差的科學」與「偽科學」

有些理論在以前不被認同或重視,是因為那些理論超越當時科技太多了,但後來科技進步就能夠驗證其對錯。以往的科學界不認同那些超越時代的理論並非打壓,反而是科學精神的展現:唯有證據才能顯示大自然的規律。

2019/03/11 | 余海峯 David

別混淆「差的科學」與「偽科學」

有些理論在以前不被認同或重視,是因為那些理論超越當時科技太多了,但後來科技進步就能夠驗證其對錯。以往的科學界不認同那些超越時代的理論並非打壓,反而是科學精神的展現:唯有證據才能顯示大自然的規律。

2019/03/07 | 余海峯 David

【元素週期表面世150年】現代化學之父:門得列夫

門得列夫與其他化學家一樣,認識到看似混亂的化學元素之間必然隱藏著規律;跟其他化學家不同的是,門得列夫性格勇往直前,不計較自己的名聲。

2017/11/05 | 王陽翎

那些年:大學教授啞忍在妓院講課、被丟石、潑尿的日子

你今日怎麼看「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這設問?為什麼大學學院文化對「科學革命」如此重要?作者透過不同歷史與事例加以說明。

2017/11/03 | 王陽翎

那些年:大學教授啞忍在妓院講課、被丟石、潑尿的日子

你今日怎麼看「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這設問?為什麼大學學院文化對「科學革命」如此重要?作者透過不同歷史與事例加以說明。

2016/12/15 | 余海峯 David

法拉第教會了我,科學背後是純粹的好奇心

法拉第從未受過高等教育,數學知識非常有限。只懂得基本三角與代數的他,憑過人的洞察力、對科學的熱誠、堅毅的研究態度,發現了電、磁、光三種概念的關係。

2016/12/14 | 余海峯 David

法拉第教會了我,科學背後是純粹的好奇心

法拉第從未受過高等教育,數學知識非常有限。只懂得基本三角與代數的他,憑過人的洞察力、對科學的熱誠、堅毅的研究態度,發現了電、磁、光三種概念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