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2 |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科學能成為真理嗎?相信科學其實「不科學」?
當謎題越來越多,累積至無法忽視的程度時,常態科學便會陷入危機。一些科學家就會嘗試提出新的範式以取代舊有的範式,而這個新舊範式的鬥爭就是科學革命的過程。可能有人會誤會是堅持舊範式的人不科學,所以他們才拒絕否證。事實上,拒絕否證這個現象不只出現在堅持舊範式的科學家,亦會發生在推崇新範式的科學家。
2022/11/02 |
【書評】《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一本討論「自然知識觀」的「科學哲學」哲普書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企圖讓「科學哲學」更普及一點,而且也企圖把它回溯到更久遠的過去、貫穿更長遠的歷史,從公元前第六世紀古希臘時代的泰利斯直到二十世紀的波柏和孔恩,這樣的企圖使得作者標榜本書是一本「自然科學哲學史」,它的歷史幅度與一般的西方哲學史相當。
2020/12/03 |
《大轉折》導讀:把上百本科普新知,會聚成單一本書,讓你一口氣看完
彼得.沃森描繪出的這幅圖畫既美好又真實,但這就表示前文提到的那幾個核心觀念是定義、理解科學、自然和世界的最佳引導嗎?我們的求知旅程結束了嗎?我們應該在終點大都會裡寓居、歡呼當代科學的大勝利了嗎?我的建議是:別急。
2019/06/28 |
《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之一】》:主張以「歸納法」作為科學研究基礎的培根
培根從未像哥白尼一樣發表過關於天體的新知識,也沒有像克卜勒和伽利略那樣發現有意義的法則。儘管如此,他能夠在科學史上留名,是因為他向知識世界提出新的科學方法——那就是實驗和觀察。
2019/05/27 |
傅大為《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從我的個人經驗談台灣的「科技與社會」
STS的全名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跨越科學、科技與社會的學科,本書從東亞與台灣的STS觀點出發,兼具反身性的角度,打造一個「橫看」近代科學的新視野,並指出過去歐美STS人在回顧自己歷史中的許多問題。此為本書在STS研究領域所作的貢獻。
2019/05/27 |
專訪STS先行者傅大為:STS對社會運動的貢獻是什麼?這才是挑戰
雖然這場訪談並不是為了《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而籌畫的,讀者不妨透過閱讀這場訪談的內容,來為欣賞新書「暖暖身」。因為在這場訪談裡,你將讀到關於傅老師與台灣STS的許多有趣故事與重要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