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0 | 《科學月刊》 過多的自我引用,全球分類學家常投稿的期刊《Zootaxa》失去影響指數 《Zootaxa》近期因過多的自我引用次數,遭到年度期刊引用報告( JCR)排除,《Zootaxa》囊括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動物新種研究,被引用次數高也是相當自然的事,或許評估期刊的方式需要有所調整。 科學月刊 《Zootaxa》 More... 論文引用 影響指數 動物新種研究 分類學家 JCR 國際期刊 投稿 2020/01/14 | 精選書摘 《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台灣左翼運動如何在白色恐怖後重新萌芽? 保釣期間很多人莫名其妙變成了黑名單,反而刺激我們更加想要了解台灣的實際情況。慢慢地知道了原來台灣仍處戒嚴,過去對戒嚴沒有什麼感覺;也了解了台灣的歷史,像是二二八與白色恐怖,自然而然感受到我們僅僅是參加保釣運動,就受到這樣的迫害,那台灣可能有更多人受到更多的迫害,就覺得應該支持他們。 科學月刊 保釣運動 More... 左翼運動 林孝信 劉大任 陳映真 郭松棻 唐文標 社會主義 王曉波 陳鼓應 2018/06/26 | 精選書摘 《科學月刊》與臺灣科普教育濫觴:談科學也需講究新聞性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批青年科學家,雖各有統獨、左右的不同政治意識,但為了臺灣科學教育的茁壯,通通「不談政治,只談科教」,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種教育的高尚情操,亦是最為人稱道的。 科學月刊 科普教育 More... 中學生科學週刊 留學生 科學新聞 新聞性 編輯實務 科技傳播 科學中立 第四權 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呂一銘 2015/12/21 | Zou Chi 「讓窮學生也買得起!」《科學月刊》創辦人、科普先驅林孝信去世 林孝信是台灣科學教育的基石,他相信藉著知識傳播能創造更公平正義的社會,「知識是用來造福人群的,而不是讓人望而生畏,讓人用來壓迫人的。」 保釣運動 林孝信 More... 社會大學 科學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