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科技

科技可以表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3 | TNL特稿

兩廳院5G技術應用實務工作坊側記:通訊技術的未來,5G技術的架構發展與應用

在數位化的時代,通訊技術不斷進化,而5G技術正是其中一個引領潮流的關鍵。本文統整台灣可億隆技術總監符文華及中華電信5G專案測試組組長汪致瑋的分享,探討5G的基礎架構,包含其特性、模式以及各種使用情境,以及進一步瞭解5G專網企業的應用案例,期望能對5G建構有更全面的了解。

2023/10/01 | TNL特稿

【對談】新銳創作者田子平X學者暨策展人邱誌勇:科技表演藝術的新視野,媒材對於不同世代的意義是什麼?

邱誌勇提到在科技表演的演進過程中,數位科技介入藝術領域主要體現在視覺藝術,隨著時間的推移才逐漸擴展到表演藝術領域;田子平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他的作品亦是由視覺裝置逐漸轉向表演形式,並且在學期間即獲得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競技組首獎。本場講座田子平即以年輕世代的新媒體藝術創作者為出發,談如何將新型態的表演形式灌注在創作脈絡跟歷程中。

2023/09/30 | TNL特稿

數位科技如何應用於舞台?安娜琪舞蹈劇團藝術總監謝杰樺,談AI與身體的融合

安娜琪舞蹈劇團藝術總監謝杰樺以「理性與身體圖像:科技與創作如何共舞」為題,透過梳理過往作品,分享數位科技應用於舞台上,以及創作過程中的技術創新和合作的實驗與挑戰。

2023/09/29 | TNL特稿

《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談VR的挑戰與未來:如何突破傳統電影和劇場的界限?

憑藉《無法離開的人》在威尼斯獲獎的陳芯宜表示,雖然VR的商業化仍在發展階段,回收成本也是很大的挑戰,但這並不代表完全不可能,她仍樂觀以對。此外她也提到VR未來可能的趨勢,包括Apple的Vision Pro和穿透技術的應用,可能會推動VR與現實更緊密地結合,提供更多元化的體驗。

2023/09/17 | TNL特稿

兩廳院科技表演藝術系列講座側記:A加B等於C,C是一個不可預期的結果

綜觀台灣科技表演藝術十多年來的發展,從光影/光雕投影到聲音裝置、虛擬實境到擴增實境、進而發展至人工智能到5G即時運算等,每個作品都在探索著科技與藝術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創作者應思考如何在科技和藝術的交融中找到平衡,同時呈現出具有實驗性和潛力的科技景觀。

TNL+ 2023/08/31 | TNL國際編譯

土耳其航太科技節TEKNOFEST:慶祝共和國政體100週年,拜卡軍用無人機「Kizilelma」國際高度關注

在這場科技盛會中,土耳其無人機製造商「拜卡公司」(Baykar)成為焦點,是專注在無人作戰飛機(UCAV)與人工智慧發展的土耳其私人國防公司,其研發的無人作戰飛機「旗手TB2」(Bayraktar TB2)因在俄烏戰爭中展現高效抵禦能力而享譽國際,同時該無人機也廣泛用於亞塞拜然和北非諸國,成為土耳其最大的國防出口商之一。

2023/08/24 | 蕭如芯

歐盟《數位服務法》5大規範正式上路,Meta、Google、TikTok如何因應新一波科技監管?

歐盟內部市場業務執委布勒東表示,遵守《數位服務法》並不是一種懲罰 ,對於這些數位平台而言,這是一個加強其品牌價值和商業信譽,被視為可信任網站的機會。他表示,兒童保護、打擊虛假資訊將成為執法重點。

2023/08/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白宮限制投資中國半導體、量子運算、人工智慧3大領域敏感科技,確保軍事創新與國家安全

拜登昨天正式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與個人投資中國敏感科技,包括半導體、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3大領域,目的是阻止中國獲得和使用最先進的技術,促進軍事現代化並破壞美國國家安全。

2023/07/30 | BBC News 中文

聯合國《全球教育監測報告》:線上教學,並無法取代老師面對面的教學

「當然,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如今阿富汗女孩的困境,她們在國內不被允許上學,其中一些人在秘密學校繼續學習,當中一小部分是線上學校,」報告作者馬諾・安東尼尼斯說。「除去這個特例不談,我們需要問一個問題,緊急情況下的教育解決方案如何適應更廣泛的背景,而不是滿足提供解決方案的機構利益。」

2023/07/14 | 廣編企劃

【一圖看懂】最強的生活管家!用LG ThinQ照顧全家人!

智慧家電領導品牌LG的「ThinQ智慧家電物聯網」技術打破消費者對智慧家電的印象,讓你在彈指之間,輕鬆串聯家中每一樣智慧家電,在遠方也能照顧與關心所愛的人。

2023/07/05 | Abby Huang

看好台印科技產業合作,繼新德里、清奈之後,外交部將在孟買設立第3個駐印度辦事處

台灣與中國關係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台灣科技公司正在考慮將製造基地遷往印度,以減少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外交部表示,台灣具硬體優勢,印度則擁有廣大市場和軟體人才,有鑒於台印在全球供應鏈具互補性,在孟買設處有助未來台商設廠投資及產業合作。

2023/04/30 | 方格子vocus

知識工作者如何在注意力爭奪戰中持續勝出?關鍵在於建立「第二大腦」

在每天生活裡,我們有好好覺察自己的注意力都跑哪去了嗎?當我下決心要拉回自己的注意力時,在執行上對我最困難的是,如何在現代的資訊鴻海中「平衡站穩」。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

2023/04/27 | 方格子vocus

《教出雙閱讀素養》:三個方法培養「優學者」,避免成為數位新文盲

在這個「分享訊息」速度遠超「理解訊息」速度的時代,無法利用3C設備和網路進行學習溝通的人,將被稱為「數位新文盲」,因為在未來,隨時用ChatGPT輔助閱讀,將變成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不過,這也讓我產生了以下幾點問題想追問。

2023/04/04 | TNL 編輯

郭台銘訪美演講:科技掛帥拚台灣未來,稱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華民國

郭台銘演講強調科技與經濟的重要,主張「只要掌握科技,就能掌握未來」。他問群眾:「以科技掛帥,以經濟做為主軸,我們中華民國台灣一定有未來,對不對!」郭台銘期待,人工智慧引進醫療之後,能夠幫助人類戰勝癌症,他相信未來人類壽命將會延長,「我自己的目標就是120歲」。

2023/03/17 | 關鍵特務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2023/03/14 | 關鍵特務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2023/02/24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大量外資挹注、海外越南人才返鄉創業,胡志明市將成為亞洲矽谷?

2020年與家人從舊金山返鄉,Ascend Vietnam Ventures共同創辦人Binh Tran表示:「新越南遠超出越南以外的人的理解。」他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親近的市場,語言不是問題,且會發現很多渴望加入新創公司的年輕人才。

2023/02/21 | 方格子vocus

ChatGPT回應「AI能否寫出一首好詩」:看來詩人暫時不用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

詩人如同販賣矛盾的商人,每完成一首作品都是在否定自己的存在。極端一點我們甚至可以說:寫詩,就是不斷證明自己未能寫詩的過程。這般情況下,AI透過學習寫出來的作品,自然難以成為偉大之作。一名詩人如果能夠被AI完整學習,在文學觀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他同時是一名失敗的詩人。然而,只有我的一方言論不夠公平,於是我也請ChatGPT反駁我的論點,想不到它沒有打算為AI護航,得到的回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