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2/01 | 《思想坦克》

蔡政府追求以色列模式的義務役改革,結果卻顯得有些東施效顰

以色列的兵役制度引人矚目,筆者在海外交流中發現,以色列國民對當兵持有一種與台灣人迥異的心態。大多數人表現出極高的當兵意願,雖然也有一小部分反對者。經深度訪談後,筆者發現,以色列人之所以對當兵充滿熱情,不僅僅是因為愛國和榮譽,更包含了當完兵之後的未來發展。

2023/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OP28台灣科技業參與度歷年最高,彭啟明:懂晶片戰也要懂能源戰

彭啟明解釋,出口導向的台灣產業,特別是科技業,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大,主要是未來對供應鏈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要求。「例如蘋果現在一支手機約70公斤排碳量,將來要到零的話,壓力就在台廠身上」。

2023/11/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師資類科系招生每況越下:同樣超長工時和超大壓力,寧當工程師也不當老師

「政府應該要好好盤點,不是說那個產業好,人就一直往那邊塞。」魏佳卉提到,台灣缺工程師,還可大量招境外生,畢竟科技業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中小學教師則涉及文化、語言能力等,很難倚靠境外人力。相比之下,缺教師的危機遠比缺工程師還要嚴重。

TNL+ 2023/11/02 | TNL國際編譯

「新創之國」以色列大量青年投入戰場,恐衝擊中東科技業與全球金融市場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已經存在的經濟問題,或許戰爭爆發初期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有限,但該區域的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恐率先將伊朗及黎巴嫩捲入衝突,最後中東地區的戰爭將使經濟成長停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等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博士在接受《CNBC》訪談時分析道。

2023/10/13 | 精選書摘

《科技女的職場修練與冒險》:性別偏見沒完沒了,而這些代價往往落在少數族群身上

本書作者亞蘭娜.凱倫是目前Google任期最長的員工,負責帶領團隊開發、擴展、建設和推動產品。從大學時期首次踏入科技領域擔任實習生,到成為Google專案主管,在科技產業中耕耘多年的她,看遍女性在這個圈子中的各種處境和樣貌,所以她以自身經歷為基礎,融合來自不同背景、職位的科技女子訪談,以最全面的觀點,帶我們一覽科技業的職場實況。

2023/10/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閎康董事長:半導體業不只是台清交成天下,閎康8成工程師來自科大

閎康成立至今已21年,在台灣、中國和日本累計開設16個實驗室,員工超過1200人。謝詠芬肯定科大畢業生電腦操作能力與語言掌握沒有障礙,人力需求甚至可以降到高職。她強調,「在閎康只要肯做就有機會」

2023/10/02 | Roy Ngerng

數據看台灣經濟危機:製造業靠壓低工資賺大錢,也阻礙了產業轉型的機會

在台灣過分專注於低成本製造業出口領域的當下,台灣是否有任何後備計劃可以依靠?如果台灣產業繼續停滯,到被迫轉型的那一天,台灣將發現自己幾乎沒有其他選擇。事實上,台灣正陷入看不到盡頭的困境,因為政府似乎沒有意識到「低成本」正在傷害台灣。

2023/09/01 | 方格子vocus

新鮮人們,想進台灣的科技業外商工作嗎?除了一直丟履歷,你還有其他途徑

如果你希望在30-40歲之間加入科技巨頭公司,長期的職涯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目標是科技巨頭,但是履歷丟了又常收到無聲卡,不如考慮換個方向,繞個路走也許更快到終點哦!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斷然拒絕中方降低科技出口管制要求,但強調不會與中國經濟脫鉤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向中國總理李強表示,拜登政府支持中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願與中方保持溝通,維護美中正常經貿關係,推動兩國關係穩定發展。雷蒙多提到,美方也願與中方加強在人工智慧、氣候變化、打擊芬太尼等領域合作。

2023/07/26 | 精選書摘

林宏文《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與聯電當年並稱「晶圓雙雄」,如今為何差距越來越遠?

作者林宏文浸淫科技業三十年,在場邊第一排見證台灣半導體業從成長、茁壯到光芒四射。他根據過去的採訪筆記與評論,透過台積電成功背後的故事、張忠謀的管理哲學、競爭策略與傳承交棒等第一手觀察,解讀在地緣政治下,台積電的美日投資與合作、全球半導體的競爭態勢,以及台灣在全世界半導體的重要性。

2023/05/22 | 今周刊

半導體人才戰:劉德音示警,大學理工科學生三大危機,2030年台灣科技霸業能否延續?

即使沒有地緣政治因素作祟,台灣半導體產業仍面臨不少逆風,其中一大關鍵就是人才,偏偏國內半導體業人才供給現在就已經不足,未來只會更糟糕。當劉德音都看到國內半導體人才荒的問題,意味整個半導體業界都該警覺茲事體大。

2023/04/23 | 今周刊

半導體人才戰:理工人才爭奪戰從高中就開打,為何台積電鎖定全台12所女中?

科技業向來是陽盛陰衰,但愈來愈多調查顯示,下一個亟待好好培養、潛力可期的科技業人才來源,就是女性,全台科技業也開始積極尋找女性工程師人才,台積電甚至打造了「半導體雲端學院」,搶人作戰高中就開始......

2023/04/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科學園區近2年大案拚百分百再生水,新法上路後日用2萬噸新開發案需達5成

隨著國內再生水廠逐步啟用出水,愈來愈多廠商開始使用再生水,台積電也都在用。銅鑼園區擴建、台中園區擴建二期、楠梓產業園區等用水計畫也力拚100%使用再生水。

2023/04/20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擔心得罪中國,瑞士為堅守「一中原則」犧牲與台灣的科技合作

由於擔心來自中國政府的經濟報復,瑞士迄今為止拒絕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加強與台灣的科學合作。這嚴重阻礙了瑞士與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的聯繫,而半導體是電子設備的核心部件。

2023/03/16 | 精選書摘

《迷航烏托邦》後記:科技跟技術本身沒有對錯,但科技追求絕對不能是唯一

創業者像信眾一樣在其中追逐成功與財富,我們以為在追求世界大同,結果通常卻只加深了階級隔閡。我支持科技進步,我也會持續在新領域裡創新,但如果科技產業是為人類大同設計的工具/產品,那目的不應該只是創造個人財富或地位,而是創造更多連結的橋樑。

2023/01/21 | TNL 編輯

Google母公司將裁員1萬2000人,科技業快速擴張的時期告終

至於本次裁員影響了哪些部門,負責AI領域的Google Research將裁減醫療保健等領域的人力;雲端平台Google Cloud將縮減一些不面向客戶、也不是工程和營運性質的職位,但會持續在開發及客戶相關職位招募人才;Alphabet的登月工廠「Moonshot Factory」則把策略及業務經營的團隊裁掉。

2023/01/19 | TNL 編輯

微軟裁員1萬人規模為2014年來最大,分析師指科技業環境可能持續惡化

近幾個月,多家科技巨頭出於經濟衰退的擔憂、高通膨及升息等因素,紛紛開始裁員。《路透社》報導,亞馬遜和Meta都早在微軟之前,宣布裁員計劃。微軟的裁員消息反映了科技業可能會持續減少職缺。

2023/0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94%勞工年後想轉職創14年新高,最嚮往跳槽台積電、長榮、富邦金

年關將近,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有逾9成4上班族透露農曆年後想換工作,比例續創14年新高。人力銀行分析,綜觀三大產業最嚮往企業排行榜,其中長榮集團連兩年在「傳統產業」組取得第一,富邦金也在「金融產業」組連兩年奪冠,「護國神山」台積電更取得「高科技產業」組9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