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4 | 歪脑|WHYNOT 面對氣候變遷與COVID-19危機,為什麼我們不能只寄望於科學? 很多人寄希望於科學,因為科學是人類唯一的普世價值。我雖然同意這個説法,但我並不認為科學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藥,因為科學只負責預測大自然的未來走勢,沒法替普通民眾做出選擇。 聯合國氣候大會 COP27 More... 環保運動 COVID-19 新冠肺炎 清零政策 疫苗接種 科普教育 意識形態 氣候變遷 2019/12/05 | 蕭家怡 看着澳門遊盪牛,想起小黑熊BoBo 12月4日澳門街出現了一頭「遊盪牛」 ,令我想起了陪伴澳門人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的黑熊BoBo。 遊盪牛 動物 More... 澳門 屠房 黑熊 BoBo 科普教育 青洲屠房 2018/06/26 | 精選書摘 《科學月刊》與臺灣科普教育濫觴:談科學也需講究新聞性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批青年科學家,雖各有統獨、左右的不同政治意識,但為了臺灣科學教育的茁壯,通通「不談政治,只談科教」,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種教育的高尚情操,亦是最為人稱道的。 科學月刊 科普教育 More... 中學生科學週刊 留學生 科學新聞 新聞性 編輯實務 科技傳播 科學中立 第四權 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呂一銘 2017/02/21 | TNL Brand Studio 想讓孩子從小就愛上科學?千萬別用考試,快來看這些網站 期盼政府與民間單位能為台灣更多不同地區的孩子們創造真實的科普體驗,或是引薦更多科學啟蒙的方式,讓大人小孩都可以回到童年那種單純發現科學新知的樂趣。也許台灣的孩子會更喜歡問「為什麼」,而不是回答「我知道了」。 科普教育 怪頭博士 More... 科學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