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秘魯

秘(ㄅㄧˋ)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Perú;奇楚瓦語:Piruw Ripuwlika;艾馬拉語:Piruwxa Ripuwlika),通稱秘魯(西班牙語:Perú;奇楚瓦語:Piruw;艾馬拉語:Piruw),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秘魯出土古代巨鯨估重達340公噸,可能擠下藍鯨成地球史上最重動物

巨像秘魯鯨是秘魯出土的古代鯨魚骨骼化石,質量可能超越任何其他已知的動物,包括今日的藍鯨與體型最大的恐龍。巨像秘魯鯨骨骼又厚又硬的特性,未見於現有的鯨目動物,但出現在海牛目動物中。

TNL+ 2023/07/25 | 橫議拉美

拉美掀起「第二波粉紅浪潮」,新自由主義如何撕裂「太平洋聯盟」的經貿合作?

拉美太平洋聯盟(Alianza del Pacífico)由墨西哥、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等四位右翼國家領導人創立於2011年,相較於中美洲共同市場和南方共同市場,太平洋聯盟是拉美貿易開放度最高的經濟一體化組織。然而,該聯盟目前正面臨「社會民主」和極左派等左翼政權的挑戰。

2023/06/16 | 張博丞

聖嬰現象如何造成墨西哥超過300隻鳥類死亡?

由於聖嬰現象導致太平洋水域變暖,促使魚類游至更深、更冷的水域生活,讓海鳥無法捕食,最終飢餓而死。若年底之前出現強聖嬰現象,則今年將會是過去25年來首次出現強聖嬰現象的年份。許多科學家皆表示,考慮到今年的聖嬰現象,再加上氣候變遷使氣溫逐年升高,今年世界各地恐出現創紀錄的高溫。

2023/05/31 | 張博丞

南美洲國家峰會睽違9年再度召開,魯拉籲建立共同貨幣擺脫美元,但與委內瑞拉和解引發多國質疑

魯拉在峰會開幕致詞呼籲各國,應透過國家銀行努力推動共同貨幣,他表示:「南美各國應該通過共同的貨幣政策強化南美特性。應建立更好的補償機制,和創建一個共同的貿易貨幣,而不是依賴『區域外的貨幣』。」然而,由於該地區貨幣政策的差異,分析師認為南美共同貨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實現。

2023/03/31 | 德國之聲

中國在拉丁美洲影響力劇增:拉美國家經濟依賴中國且貿易失衡

在拉丁美洲多個國家,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最主要貿易夥伴,其中包括巴西、智利等地區大國。上海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表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大量資源,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同樣需要擴大海外市場。拉美在這兩個方面都能凸顯其優勢。」然而,中國向拉美的出口對於北京而言卻無足輕重,因此智利的出口商不得不面對嚴重的貿易失衡。其他拉美國家也面臨相似的情況,中國向拉美的出口貿易只佔其總出口額的6.8%,兩邊實力完全不對稱。

2023/03/19 | TNL 編輯

6.8強震襲擊厄瓜多:當地至少14死381傷、秘魯也發生有感地震1女童喪生

主震之後至少發生了7次餘震。不過厄瓜多海軍表示沒有海嘯威脅。根據網路上的影片,厄瓜多許多民眾驚慌失措的跑到街上,而路上不少房屋倒榻,遍地都是礫石塵土。

2023/0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研究:冰川湖潰堤恐致氾濫,全球1500萬人受猛烈洪水威脅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泰勒和同事們比較了3組資料,包括冰川湖的數量和狀況、生活在冰川湖盆地50公里範圍內的人數、社區因應災難的準備程度等。他們發現,在30個國家,約9000萬人生活在1089個冰川湖盆地中,其中1500萬人居住在冰川湖萬一潰堤,洪水可能會經過的1公里範圍內。

TNL+ 2023/01/25 | 橫議拉美

《經濟學人》拉丁美洲「貝優」專欄告別於多事之秋,映照出大英帝國的落日餘暉

貝優專欄從開設到結束見證了拉丁美洲三個層面的變遷,其一是美、中在區域內競逐的白熱化,其二是拉美粉紅浪潮興衰,其三是英國和美國強加於拉美的新自由主義已成風中殘燭。

2023/01/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秘魯反政府示威延燒,總統拒辭職並宣布首都等4區進入緊急狀態

秘魯前總統卡斯提略去年12月遭罷黜以來,支持者便持續走上街頭、圍堵街道,他們的兩大訴求分別為提前選舉以及現任總統博魯阿爾特下台。延燒全國的示威活動有時轉趨暴力,與安全部隊爆發的多場衝突迄今已造成至少42人喪生。

2022/12/27 | Abby Huang

明年出國要注意,外交部領務局宣布:1/3起護照申請將延長為6個工作天

春節及寒假即將到來,加上解封後民眾出國心切,申辦護照的量持續在高峰期,領務局表示,截至昨日為止,台北收件量已經超過11萬件,對比過去1-8月台北收件20萬件,申請量非常龐大。

TNL+ 2022/12/26 | 橫議拉美

六年換六個總統:秘魯今天政治動盪的根源,得從1990年代日裔總統藤森謙也說起

1990年藤森以學者清新形象當選總統後於7月28日就職。1992年4月藤森在軍方的支持下,斷然宣佈關閉國會並大幅改組司法部門,因而在政治學界創造了「自為政變」(auto-golpe)的新名詞,但也因此被拉丁美洲史學家認為是90年代第一個重返威權統治的南美國家。

2022/1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秘魯國會決議大選提前至2024年4月,盼緩解局勢;驅逐墨西哥大使引發兩國外交風波

秘魯外交部在社群媒體發文說,墨西哥最高當局一再對秘魯的政治局勢發表聲明,因此外交部決定驅逐墨西哥大使孟羅伊(Pablo Monroy),暗指自左翼的前總統卡斯提略遭國會議員以壓倒性票數彈劾與隨後被捕後,墨西哥總統向他提供協助。

2022/12/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秘魯新總統宣布提前大選無濟於事,前總統要求停止羈押遭法院駁回

秘魯左派總統卡斯提略被控政變未遂,上週遭彈劾逮捕後,示威一發不可收拾,至今已有7人在示威時死亡。繼任總統博魯阿爾特嘗試平息紛爭,11日宣布提前2年大選,並宣布數個衝突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但這似乎無濟於事,示威者繼續要求博魯阿爾特下台,在多座城市以樹木、石頭和燃燒的輪胎封阻道路。

2022/12/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秘魯政局動盪示威釀2死,新總統願提前2年大選

秘魯各地示威人士要求舉行選舉、展開全國性罷工以及釋放左派前總統卡斯提略。北部和安地斯山地區城鎮的抗議活動尤其激烈。卡斯提略試圖解散國會並透過政令進行統治,7日遭到罷黜。

2022/12/09 | TNL國際編譯

深陷多項貪汙指控,秘魯總統卡斯提略試圖解散國會「搞政變」,火速遭彈劾下台

面對國會提出第三度彈劾,卡斯提略則搶先一步宣布將解散國會,並提出應起草新憲法的要求。這樣的舉動被視為加劇了秘魯政治動盪的風險,並讓拉丁美洲的民主面臨空前的威脅,秘魯憲法法庭批評這是一場「政變」。隨後國會召開緊急會議,再次提出卡斯提略彈劾案,最終以101票贊成、6票反對、10票棄權壓倒性通過。

TNL+ 2022/11/08 | TNL國際編譯

秘魯警察化身「漫威英雄」緝拿毒販獲高成效!然而毒品氾濫問題仍懸而未決

秘魯政府近幾年來,將強制根除古柯樹種植,列為掃毒的首要任務,然而以軍事化強硬手段打擊種植古柯樹的農民,最終換來的只有在地民眾對政府的厭惡及不信任,且亦造成國內經濟疲軟,諸多農民在無法種植古柯樹,又無其他技能的窘境下,最終成為運毒的不法分子。

TNL+ 2022/09/14 | 橫議拉美

哥倫比亞出現史上第一個左翼政府,「第二波粉紅浪潮」如何衝擊美國與拉美關係?

哥倫比亞政府由「右」轉「左」,美國在拉丁美洲失去重要盟友,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制裁失去重要支撐;若即將舉行的巴西大選由左派獲勝,美國與拉丁美洲關係受到嚴重考驗。

2022/09/02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秘魯跨性別男子在峇里島遭警拘留後身亡,秘魯官方稱將展開調查

8月26日,一群示威者聚集在秘魯首都利馬的外交部大樓外,要求官方徹查文托西利亞 的死因。起初秘魯外交部表示,印尼對文托西利亞的拘留並不涉及「跨性別恐懼症」,因為擁有大麻在印尼是一種嚴重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