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19/06/05 | 真暴民的時事筆記

從Uber條款大亂鬥,看無法「就事論事」的政治評論者們

Uber條款討論中,有人因希望減少行車糾紛或支持計程車的品質,而支持交通部修法,卻忽略條款效果沒有涉及「處理糾紛責任」,更不會改變「服務好壞」,大多數的討論根本牛頭不對馬嘴。

2019/04/09 | 讀者投書

就算交通部除掉Uber,計程車有能力面對下一次轉型危機嗎?

許多歐洲國家提倡「保護工作者而不是工作」,著重提供失業者給付和職業訓練,避免因科技革新時間間隔縮短使得勞工因為年紀、教育背景而面臨威脅,但交通部對計程車業著重「保護工作」的作為,反而可能為台灣構成產業升級的阻礙。

2019/03/15 | 李修慧

【圖表】Uber懶人包沒告訴你的事:「搭車」出了事,算誰的責任?

Uber表示,「提供運輸服務的是租賃業者,Uber只是因為有很多App的使用者,所以協助媒合乘客跟租賃車。」如果發生意外,顧客該找誰求償?Uber説,「誰提供交通服務,誰就是主要承擔者。」

2019/03/13 | 讀者投書

交通部為何要修「Uber條款」?因為App讓你租的是那台車,而不是當乘客

Uber現在合作對象是台灣的小客車租賃,而其營業範圍,即是以出租車輛供他人自行使用以收取租金為營業內容,換句話說,每一Uber App的使用者下訂單,都是在租車,而非乘車,但消費者真的知道嗎?

2019/03/10 | 讀者投書

「Uber條款」與計程車借牌營業兩件事,可說是台灣運輸業轉型的契機

Uber對於台灣制度的衝撞,讓政府願意創造出「多元計程車」,這次更改租賃車的規定,實際上也創造新的機會讓Uber在台灣轉型合法化,同時也是政府對現行複雜的管理制度進行變革的機會之窗。

2017/10/26 | 讀者投書

從倫敦撤銷Uber營業許可,對比台灣「指鹿為馬」的交通政策

誠如倫敦市長在面對強大支持Uber的民意時所提出的堅持:「身為倫敦市長,我歡迎能提供倫敦人更好、更實惠服務的創新公司,但是提供創新服務,不能成為不遵守法規的藉口。」

2017/04/13 | 讀者投書

Uber回歸殺了Uber?台灣Uber重新營運的兩難

在強調會合法營運宣示下,Uber究竟怎麼合法營運備受關注。筆者針對台灣現行租賃車法規及交通部所揭示的原則試作分析及討論。

2017/02/16 | 羊正鈺

Uber回來了?與小客車租賃合作、進偏鄉也是選擇

知情人士透露,交通部雖然嚴守合規合法的底線,卻也希望回應民眾期待,因此給了Uber一線生機。

2016/02/10 | 圖話國際

【圖話國際】「小黃」和「小黑」的戰爭—爭議不斷的Uber

Uber近年來在全球迅速擴展,卻不斷遭到世界各地的司機、政府、競爭者提出質疑甚至是抵制,Uber到底是共享經濟的先鋒,還是賺錢不負責的貪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