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移民

移民指人口在空間上流動的現象,或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定居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2/03 | FUZE

綜觀法國饒舌30年歷史,「移民文化」如何造就本地嘻哈多元性?(下)

饒舌音樂的嘻哈文化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認同表達方式,因此法國籍的饒舌歌手倒也無需沈浸在確認自己父母的「移民」身分上,而感到沮喪。社會應該更加開明,不該讓這樣的情境成為常態。

TNL+ 2023/12/02 | 留德趣談

東亞留學生,都比歐洲人成熟?

留學於其他歐洲國家,包括德法荷意等,多是自己的選擇,在港讀完高中後才過來。這些港生對新家的文化和知識都有份仰慕之情,或是音樂、或是哲學、或是物理學,知道為何要在這國家留學,亦學懂對自己的決定負責。

TNL+ 2023/12/02 | FUZE

綜觀法國饒舌30年歷史,「移民文化」如何造就本地嘻哈多元性? (上)

在美國饒舌音樂興起之前,法國的嘻哈與饒舌音樂就已逐漸崛起,隨著串流服務的盛行,這種音樂風格迅速在法國受到歡迎。2015年,「Afro Trap」這種音樂類型的登場明顯帶動法國饒舌音樂的潮流。當談及這兩個在主流音樂市場中取得豐碩成果的音樂類型時,必須談及「移民」這一重要議題。

TNL+ 2023/11/30 | 張博丞

【2023荷蘭大選】「歐洲寬容燈塔」向右轉,移民、國際學生成為房價高漲的替罪羊

荷蘭平均房價超過40萬歐元,有三個城市平均房價超過100萬歐元(約新台幣3500萬元),買房人數是房屋的9倍。右派政黨指出國際學生來到荷蘭可以申請學校宿舍,分配給移民的社宅也供不應求,主張取消留學生的永久居留許可證、降低英語課程推動「荷蘭優先」課綱。塔珀便表示:「我們有那麼多分給外國人的房子,但荷蘭人自己卻買不到房子,你們不覺得很奇怪嗎?」

2023/11/29 | 王昱晴

芬蘭控俄羅斯放任非法移民跨境,宣布關閉所有邊境點;學者稱芬蘭政府「反應過度」正合俄國之意

芬蘭政府16日宣布,將在週五午夜關閉該國與俄羅斯接壤的東南部地區4個過境點。芬蘭總理歐爾波指責俄羅斯放行非法移民跨越邊境,是為了報復芬蘭年初時加入北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譴責,俄羅斯利用移民是「可恥的」。

2023/11/23 | 張博丞

「荷蘭版川普」威爾德斯贏得國會大選,極右派能否執政仍存變數

根據荷蘭調查研究機構I&O Research 的資料,今(2023)年有⾼達八成⺠眾為中間選⺠。多黨林立的現況,也讓威爾德斯與⾃由黨僅以23%的得票率,在總席次150席的國會中獲得35席,便勝選成為國會最⼤黨。

TNL+ 2023/11/23 | 陳稚寰

親歐派的圖斯克贏得波蘭大選,不代表歐盟難民政策從此一帆風順

我們想讓大家知道,波蘭親歐政府上台後,對移民政策的態度卻不會如外界預期般友善;然而,隨著眾人在難民政策協商過程中突破瓶頸,過往數年始終在難民政策改革上扮黑臉的波蘭,未來制衡難民政策的影響力也將越來越小。

TNL+ 2023/11/13 | Sato太太

桑、君、醬——常常聽到的日本稱呼有什麼不同?

日文中「呼び捨て」的說法,意思是叫別人的名字時沒有加上「さん」一類的稱呼,除非對象是家人或非常熟的密友,一般日本人都不接受「呼び捨て」,會覺得很沒有禮貌,不被尊重。日本人大多對小朋友或比自己年輕很多的人會用上「くん(君)」或「ちゃん(醬)」去表達可愛親切之感,但近年在日本學校提倡老師對學生要用「さん」這個更正式的稱呼。

TNL+ 2023/11/13 | 留德趣談

德國人常強調歡迎難民和移民,但同理心不是靠口號

很多居德的人卻會發現,公家機關對外國人態度不佳,尤其是德文不佳者;而公文所用的深奧官僚用語,亦即「juristisches Deutsch」或「Amtsdeutsch」,甚至連德國人都看不懂。

2023/11/13 | BBC News 中文

如果12個月後美國選民將川普再次送回白宮,他打算做些什麼?

川普很多的提案都需要國會通過立法來實現,而當前國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強烈反對他的民主黨人所控制。其他一些提案,比如終結出生地公民權,很可能是違反美國憲法,肯定會在法庭上受到挑戰。不過,有一些政策倒是他作為行政首長的權力範圍內可以實施的——如果他有一群忠誠的助手和政府工作人員來做事的話。而這正是一段時間以來川普一直凖備解決的難題之一。

TNL+ 2023/11/11 | Jayce

【異鄉港人二三事】感受台式早餐文化,不妨由蛋餅開始

蛋餅是軟是脆?內餡是九層塔?鮪魚?培根?粟米?都沒所謂,總之吃過便是。來台居住後,才發現台灣人生活裡跟蛋餅的互動度相當高,兩者的關係好比香港人早餐裡的腸粉般,有人愛吃蒸,有人愛吃煎,餡料各有所好。

2023/11/10 | 新加坡紅螞蟻

新加坡「牛車水」很「潮」?繼加東和小印度後,又有星國景點入選全球最酷社區

對於牛車水入選全球40個最酷社區,新加坡網友似乎不買賬,紛紛在臉書留言提出異議。有的認為牛車水只吸引遊客,販售的全是便宜飾品,食物味道一般但售價昂貴。還有網友直言,年長者在牛車水後巷收紙箱,又髒又臭,哪裡酷了?

2023/11/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徐春鶯爭議持續延燒:柯文哲控賴清德抹紅分裂社會,賴反控柯惱怒回應不可取

柯文哲表示,他的選舉目標是社會和諧、政黨和解、兩岸和平,如今看到想選總統的人,所作所為都讓社會不和諧,不管是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或賴清德,都看到「意識形態傷害國家」的問題。而賴清德也說,柯文哲面對問題一直變來變去,對同婚態度如此,對其他很多事情也一樣。柯文哲從不親自說明為何提名徐春鶯,反要她自己說明,且面對學生提問竟以惱怒應對,不可取也不應該。

2023/11/06 | 德國之聲

在峽谷與叢林「走線」:為何越來越多中國人改從中美洲越境至美國?

逃離中國的人數越來越多,其中冒險「走線」者通過免簽證飛抵厄瓜多,與拉美人一起穿越曾經無法穿越的達連峽谷,走過幾個中美洲國家,最後抵達美國邊境。到了美國之後會遭遇什麼?

TNL+ 2023/11/04 | TNL國際編譯

土地遭軍隊濫用、邊境河流浮屍增加,德州小鎮對反移民「孤星行動」由支持轉為憤怒

烏爾維納指出,她曾看過一名婦女被推過鐵絲網,並痛苦的呻吟,看過孕婦在河邊流血,看過溺水的移民浮屍飄進他們果園的河裡,這些畫面一直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烏爾維納希望政府拆除鐵絲網,並已針對此事諮詢律師,她表示:「沒有土地所有者,會喜歡移民穿越他們的土地,但我也不能縱容政府的做法。畢竟,有多少人已經失去了生命,有多少人會繼續失去生命?」

TNL+ 2023/10/26 | 留德趣談

德國人多不知道亞洲地理,以為香港在越南大有人在?

雖然香港人均GDP比這三國高不少,人類發展指數亦名列前茅,甚至比瑞典和丹麥高,但德國人見到港人,就會聯想到亞洲,不會想到北歐發達國家。

2023/10/24 | 德尼思化

《Past Lives》:國族、人性與現實——愛情遺憾的無窮幻想

A24工作室近年的《Beef》、《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以至《Past Lives》亦如是。電影啟發自編導Celine Song——韓國移民加拿大的身分——她在紐約的酒吧,和韓國青梅竹馬、白人老公聚會情況,成為《Past Lives》敘事的起點。因此,海聖和諾拉的特殊關係,除了遺憾的幻想,顯然涉及了韓國國族身分、文化與移民的拉扯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