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1/22 | BBC News 中文

身陷法律、國安困局,大批在台港人「二次移民」到西方國家

本身是香港人的政大公行系教授蘇偉業表示,港人用「移民」的邏輯理解台灣制度,加上過去十幾年來赴台投資移民的港人,住滿一年後申請「定居」通常一兩周就獲批,形成了港人的合理期望。但他說台灣根本不是這麼想,制度上沿用「居留」、「定居」兩階段,兩者沒有必然關係,造成巨大期望落差。

2023/01/14 | Louis Lo

【國際新聞圖輯】巨型草間彌生爬上LV總部,德國環保人士穿梭樹屋之間躲避警方清場

時尚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期與當代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最新聯名系列登場,為了慶祝合作里程碑,LV陸續於世界各地開設主題期間限定店,為了宣傳,更大規模改造位在法國巴黎的總部外牆,讓巨型草間彌生雕塑和圓點藝術成為最吸睛的亮點。

2023/01/13 | 羅子恆

美國移民政策轉彎:拜登政府加速驅離非法移民,應用程式現在也能申請入境

美國政府昨(12)日宣布,美墨邊境移民將能透過應用程式「CBP One」申請入境程序,不過此舉卻讓部分人認為,可能造成最弱勢族群被排除在外。事實上,拜登政府曾以放寬移民政策為目標,但卻受到共和黨員的批評, 因此拜登便在今年1月初祭出對美墨邊境移民的新措施。

2022/12/28 | 羅子恆

美國最高法院暫時保留邊境移民限制,《CNN》:接納烏克蘭難民卻拒絕拉美移民,是種族主義的雙重標準

川普政府在2020年提出「第42條法案」,允許美國官員以健康因素,驅逐美墨邊境的移民。今年11月,該法案被地方法院判定不合法源,共和黨州檢察官隨即提出上訴,最高法院在27日做出裁定,推翻地方法院的判決,暫時維持該法案運作直到進一步的法律審查。

2022/10/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內政大臣下台,辭職信疑暗諷首相也該走人;特拉斯面對議會質詢自稱鬥士拒辭職

身陷困境的特拉斯在為其政治生存奮戰時,已有至少5位同黨保守黨國會議員呼籲更換她。民意調查顯示,她個人和她所屬政黨的支持度急劇下滑,國際市調公司「輿觀」(YouGov)18日稱,掌權僅6週的特拉斯已成為他們所追蹤過最不受歡迎的領導人。

2022/04/17 | TNL 編輯

美墨邊境3月有21萬非法移民創20年來單月紀錄,德州加強邊境管制卻讓供應鏈危機雪上加霜

經統計,光是3月份就有21萬民移民試圖跨越美墨邊境而遭到逮捕或驅離,如今因為疫情而制定的「第42條」將在5月底失效,預計將有另一波移民高峰即將來到。

2020/01/23 | 黃偉俐(醜陋的真實)

少子化是國安一大危機,但為何鼓勵生小孩既不實際也很殘忍?

在解決低薪化、年金結構、健保支出,跟社會住宅之前,鼓勵生育是不負責任,也牴觸人性的,我們不能要求現在跟未來的年輕人扛起社會偌大負擔的責任跟期許。

2019/08/21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畫,香港人詢問申請數增加

馬來西亞政府努力推動第二家園計畫,企圖吸引具有資產力的「新經濟移民」。正值香港社會氣氛動盪之際,今年香港申請該計畫的人數也增加。

2019/07/01 | 巷仔口社會學

來去美國:從大量高技術移民到穩定的多樣化交流

隨著台灣政治、經濟和社會情勢的改善,台灣人高教育人材外移的推力減少。如今,台灣和美國間的人口流動已逐漸進入穩定階段。就如同小琪的故事,對愈多台灣人來說,移民美國不再是事關終生的重大人生決定,而只是諸多生涯可能的選項之一。

2019/04/15 | 李秉芳

芬蘭大選16年來首次左派當總理,反移民、氣候行動的極右翼拿下第二高票

雖然拿下第二高票的芬蘭人黨是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不太可能成為新政府的一部分,不過這次大選結果將讓它掌握更多發言權。而這次的投票結果也反映了選民日益分裂。

2019/03/11 | 菜市場政治學

為何移民政策的問卷只要加上「東南亞」,支持度就會降低?

根據研究顯示,「專業技術人員」對台灣移民政策具有正面框架效果,相比提高了46.2%,然而,跟單純提到移民政策的題型相比,如果問券中提到「東南亞」,台灣民眾的支持度就會降低21.4%。

2018/12/17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逾千名越南移民恐受影響:過去「美國人民張開雙臂迎接」,如今川普下令遣返

美國與越南2008年簽署協議,不得遣返在1995年7月12日前扺美的越南人,他們大部分是因為越戰而逃亡到美國。然而川普上台後單方面重新詮釋這份協議,開始遣返這些越南人的計畫。

2018/11/21 | 李秉芳

川普頒禁令、建「蛇籠牆」擋移民,聯邦法官「唱反調」下令允許庇護申請

先前川普的多項移民政策也曾被聯邦法院阻擋,包括去年2月,川普剛上任曾頒布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的人民入境,去年11月拒絕補助難民庇護城市的命令等。

2018/09/10 | 李秉芳

瑞典大選極右政黨抬頭:「難民」如何成為左右政治的關鍵?

在2015年,瑞典便收容16.3萬名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地的難民,佔約瑞典人口的1.6%,以人均負擔計算,是歐盟成員國之中最高。

2018/09/10 | 李秉芳

瑞典大選極右政黨抬頭,「難民」如何成為左右政治的關鍵?

在2015年,瑞典便收容16.3萬名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地的難民,佔約瑞典人口的1.6%,以人均負擔計算,是歐盟成員國之中最高。

2018/08/01 | TIME

川普移民政策引爭議,「廢除移民局」運動受矚目

川普政權的移民政策激起國際上一片討論聲浪,「廢除ICE」運動——也就是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agency)——逐漸受到各國重視。

2018/07/03 | 李秉芳

靠著把德國的「二次移民」拒於門外,梅克爾逃過「聯合政府」分裂危機

梅克爾和聯合執政的社基黨主席,同時也是內政部長的賽賀佛終於達成協議,雙方同意會減少進入德國的難民數量,也容許行政單位拒絕沒機會獲得庇護的人及「二次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