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

移民指人口在空間上流動的現象,或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定居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2022年失9.4萬勞動人口,達37年來最大跌幅

統計處4月3日公布有關勞動人口的數據顯示,2022年香港勞動人口約377.6萬人,較2021年約387萬人減少約9.4萬人。

2023/0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耳其大選將至人民生活困頓,年輕世代「用腳投票」離鄉背井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來已有幾波移民潮,但自從政府2013年鎮壓伊斯坦堡哲吉公園(Gezi Park)抗議活動及2016年的失敗政變以來,又掀起一波外移潮,無論是學生、年輕專業人士、名人、中上層階級甚至宗教團體,紛紛加入近幾十年來主要於歐洲定居的僑民社群。

2022/11/24 | 精選書摘

《移動力》:未來亞洲移民將改變全世界的膚色,更新並擴展人類的基因池

正如在史前時代,今日升高的移動性加速了人類的基因碰撞。過去八十年來的大規模移民已經打造出一個愈來愈混合的全球社會,並削弱了種族同質性的「民族國家」概念。

2022/10/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特首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學者關注未挽留本地人才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學者蔡子強分析,雖然李家超承認香港有人才荒,但沒有分析為何香港出現移民潮及人才荒,更沒有提出如何挽留人才,反而只顧搶外來人才,是很諷刺。

2022/10/04 | 精選轉載

香港移民潮推算之埋單計數

作一個粗略的估計,這一波移民潮至今有二、三十萬人離開,是個合理的假設。相對於過去每年一般正負兩萬的淨移入或移出(不計算單程證),這數字當然是十分巨大。

2022/09/28 | BBC News 中文

台海危機:中國軍演常態化下,這些決定走資避險移民的台灣人故事

移民顧問朱樹櫻表示,這波台海危機不會如90年代般引發大規模移民潮,1996年「飛彈危機」時的那輩人還是有二戰、打仗的記憶,會很恐慌,但過了近30年亞洲經濟起飛,戰爭記憶已沒那麼近,「怕的人還是會怕,不怕的人安逸慣了」。

2022/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方官員:形容香港有移民潮不洽當,「香港人口流動性一直高」

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提到,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人口流動性一直很高;從數據來看,香港人口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看不出人口減少就是因為移民潮。

2022/08/18 | BBC News 中文

移民潮下的香港教育界——3名教師的去或留

香港本學年公營及直資中小學教師流失人數達4050人,較上學年急升7成,創近年新高,數據亦顯示本學年新聘教師人數增加33%至3790人,推算平均每14名教師便有1人是新教師。

2022/08/15 | 德國之聲

香港人口連續3年下跌,民調顯示港人對政府好感大增?

受政治局勢、防疫政策等因素驅使,香港的移民人數有增無減,最新的人口跌幅打破幾十年來的紀錄,人口負增長持續擴大。人口結構突變所影響的不光是社會運行,還有民調結果的趨勢。

2022/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駐港總領事:香港自治遭破壞,金融中心地位動搖人才外流

史墨客指出,香港自治的侵蝕也會傷害中國長期利益。他奉勸北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若香港繼續往目前趨勢發展,其作為金融中心的優勢將持續被侵蝕。

2022/04/08 | 精選轉載

點算香港居民機場出入境數據:最近兩個月走10萬人

整個油尖旺的所有居民一下子消失了,會是怎樣的一個情景——這件想一想也覺得誇張的事,原來已經發生了。

2022/01/12 | TNL特稿

香港2022:繼續的離散,繼續的人事全非

曾經是亞洲甚至全球最自由、入境政策最便利的金融樞紐之一,香港如今卻愈來愈走向「只不過是另一個中國城市」。

2021/05/25 | 精選轉載

楊子俊:我們要抵抗的,是移民潮的盲目面向

本來,移民決定是理性與否,也只是個人問題,但移民成風實在影響著香港的命運,難怪深愛香港的抗爭者會較為緊張。

2019/08/22 | TIME

惡名昭彰的「帕爾默搜捕」:反移民情緒在美國歷史未曾歇息

被稱為「紅色恐慌」的時期,這些搜捕行動,因當時美國司法部長米契爾帕爾默而被稱作「帕爾默搜捕」,鎖定俄羅斯人,特別是工人聯盟的成員、無政府主義者、共產黨員以及被隨便定義為「異地人」的人。

2018/08/29 | 精選書摘

哈拉瑞《21世紀的21堂課》:接納移民是「責任」還是「施捨」?

關於移民問題的討論,最後常常演變成只剩雙方無謂的叫囂,而非真正聽取對方的意見。為了把事情說清楚,我們或許可以把移民比作一項協議,協議內容分為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