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港人申請移民屢被拒,台灣監察院建議應明確揭示理由 台灣監察委員表示,港人在反送中後,申請投資移民來台居留、定居的人數大幅增加,但因投審會要求「聘僱2國人滿3年」的措施,不斷有申請人反映審查時程過於冗長;又因港人「投資移民」出現疑似假投資真移民情形,移民署以保留觀察方式處理,致使民怨。 hkop 香港 More... 監察院 香港人移民 香港人移民台灣 投資移民台灣 投資移民 台灣 內政部移民署 陸委會 移民署 2023/08/14 | 洪瑩霏 勞動部:今年移工失聯率下降至2.28%,人數減少約4400人,努力解決勞動力供需失衡問題 勞動部指出,導致移工失聯的原因很多,去(2022)年受疫情影響,遣返失聯移工有困難,導致國內的勞動力供需失衡。不過,自從2022年3月邊境和航班恢復正常運營後,移工失聯問題在與移民署合作,以及國家安全團隊等多方努力之下,有明顯的改善。 勞工 勞動部 More... 移工 移工失聯 移民署 協商 仲介費 移工權益 非法僱用 薪資 勞動失衡 外國仲介停權機制 2023/03/20 | 讀者投書 你可能沒想過:台灣身份證號碼制度為何對在台外籍人士構成明顯歧視? 台灣的身份證號碼制度導致外籍人士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受到普遍歧視,包括申請信用卡、網上銀行以及零售會員資格等服務。儘管有了「更新」的身份證號碼,但由於起始數字不同,外籍人士在使用這些服務時仍然面臨諸多障礙。 居留證 永久居留證 More... APRC 身分證字號 居留證號 歧視 申請 移民署 2023/02/06 | 李秉芳 移民署軟性方案吸引失聯移工自行到案,NGO:治標不治本,今年可能繼續增加破10萬人 台灣逃跑的失聯移工已多達8萬人且持續增加,雖然移民署每年都用軟性方案讓移工「免強制收容」也只要繳2000元罰鍰來吸引移工自行投案後被遣返回國,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對多數的移工來說誘因仍不足,因為他們面臨的是更不穩定的就業環境,以及高額仲介費欠款。 移工 失聯移工 More... 逃跑外勞 擴大自行到案專案 外勞 收容 罰鍰 移民署 內政部移民署 遣返 人力仲介 仲介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桃園群眾服務協會 失業 打黑工 黑工 非法移工 外勞引進 2023/01/22 | BBC News 中文 身陷法律、國安困局,大批在台港人「二次移民」到西方國家 本身是香港人的政大公行系教授蘇偉業表示,港人用「移民」的邏輯理解台灣制度,加上過去十幾年來赴台投資移民的港人,住滿一年後申請「定居」通常一兩周就獲批,形成了港人的合理期望。但他說台灣根本不是這麼想,制度上沿用「居留」、「定居」兩階段,兩者沒有必然關係,造成巨大期望落差。 在台港人 移民政策 More... 台灣 投資移民 拘留 定居 居留申請 港澳居民 移民署 國安審查 移民法 假投資 民進黨 台港對立 2023/01/07 | BBC News 中文 台灣「誤植」港澳人士「九不得」文件,在台港人稱「有這想法已經很可怕」 「我看到那份文件震撼很大,像白色恐怖,他沒有直接抓你,但感受到無形的壓力,」21歲在台港人學生阿謙對《BBC中文》說。「令我想起香港實施《國安法》時的氣氛,人人自危,失去自由的感覺。」 移民署 港澳居民 More... 九不得 國安法 不得從事活動 陸委會 行政命令 香港邊城青年 陳方隅 廖元豪 2023/01/04 | BBC News 中文 台灣禁訪台港澳居民遊行及接受採訪?學者質疑法律依據 廖元豪指出,原則上港澳人士歸《港澳條例》管理,外國人歸《入出國及移民法》管理,後者條文寫得更嚴格和具體,可作補充。「但《入出國及移民法》也保證了合法集會遊行這個權利,何況《港澳條例》從頭到尾根本沒有這個規定,那你怎麼能說人家不能參加集會遊行,這個說不通。」 移民署 港澳居民 More... 法律依據 陸委會 廖元豪 集會自由 言論自由 港澳條例 入出國及移民法 集會遊行 國家安全 居留證 張五岳 倡議人士 江旻諺 2022/08/23 | 李秉芳 政府辦人口販運防治工作坊,民團嘆:68萬在台外籍移工也和柬埔寨事件被害者相同處境 民團認為,台灣的藍領移工幾乎全都符合人口販運的要件,包括一來台就護照就被仲介「保管」,低薪高工時且背負債務。 人口販運 漁工 More... 移工 仲介 外籍移工 強迫勞動 血汗漁工 柬埔寨 人口販賣 移民署 移工權益 家庭看護工 人權 2022/03/24 | TNL 編輯 「歐洲子宮」烏克蘭代孕台灣女嬰恐成國際人球,移民署:具親子鑑定可返台居留再補件 戰火危及代孕產業發達的「歐洲子宮」烏克蘭,移民署表示同意以親子關係鑑定證明,讓代理孕母所生的國人子女以無戶籍國民身分在台灣居留。 移民署 外交部 More... 烏克蘭 入境 2022烏克蘭危機 代理孕母 歐洲子宮 親子鑑定 血緣關係 人球 無戶籍國民 2022/03/17 | 台灣人權促進會 從反送中到俄烏戰爭,在立院卡關17年的「難民法」為何遲遲不實現? 烏克蘭不會是我們有生之年目睹的最後一場的難民危機,台灣不能永遠只被動端出粗糙的延簽政策,或者只靠開一個賑濟專戶,用民眾的愛心遮掩我國政府應該要承擔的人權和國際責任。盡早讓「難民法」通過,才是世界上許許多多為了捍衛公平自由而遭遇壓迫的人們,最確切需要的。 難民 烏克蘭 More... 港澳條例 延簽 移民署 難民法 俄烏戰爭 2022/01/26 | Fr. Peter Hung Nguyen and Michelle Kuo (更新移民署回應)總是以「人權」為榮的台灣,其實長期姑息移民收容所的虐打事件 寫下這篇文章的同時,N仍住在辦公室的庇護中心,N遭受的虐待——身體上的創傷與持續銬住手腳——已違反多項國際人權法律、條約和協定,但目前為止,我們尚未收到關於N的任何報告。 移工 勞工 More... 外勞 收容 虐待 移民署 暴力 越南 2020/12/24 | TNL 編輯 陸委會證實「龍五」父子申請依親移民台灣,「既紅又黑」的特殊背景引發國安疑慮 據了解,台灣官方認為向華強的特殊背景「既紅又黑」,儘管「向太」陳嵐曾否認向華強是黑幫,但在內政部移民署進行國安審查時,還是會評估向華強家族與香港幫會的淵源,以及他們入境台灣生活之後,對於台灣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 香港 賭神電影 More... 龍五 向華強 移民署 陸委會 港區國安法 依親入籍 居留權 2020/11/11 | 讀者投書 跨國同婚未竟的每一天,對他們來說都像冷冽難耐的冬天 多數伴侶把共居台灣當成他們最優先的選擇。然而,共居台灣並不容易,取得工作簽的門檻高而不易,許多人只能選擇學生簽、打工度假簽、或旅遊簽,但這些簽證期限短,對要長期落地生活的伴侶來說不一定合用。許多伴侶走投無路,為了維繫跨國親密關係,只能選擇「冒險」。 跨國同婚 伴盟 More... 親密關係 工作簽證 變更性別 假結婚 移民署 中國 武漢肺炎 COVID-19 2020/04/06 | 李修慧 指揮中心公布10名新增確診,教育部要求學校搜集師生連假期間「活動軌跡」 為了避免清明連假人員移動造成防疫破口,教育部次長劉孟奇強調,過去師生入校比較關注是否發燒,但現在如果有失去味覺、嗅覺的狀況,就要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此外,學校必須搜集師生在連假期間活動軌跡的紀錄。 武漢肺炎 COVID-19 More... 2019冠狀病毒疾病 學校 教育部 公托 幼兒園 學校 教育部 國教署 確診 境外移入 本土案例 經濟部 移民署 口罩 口罩寄海外 寄口罩 二等親 2020/03/25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政府加強掃蕩與鼓勵到案,「防疫優先」下的失聯移工面臨「遣返優先」 截至2020年1月底,台灣還有4萬8545人失聯移工,移民署推出擴大自行到案專案,以最低的罰則吸引失聯移工主動投案,但移工被遣返卻可能面臨債務壓力。 東南亞 移工 More... 移民署 擴大自行到案專案 入境居家檢疫 2020/03/03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避免第一線照顧者成防疫「破口」:暫緩或加強查緝之外,也要與失聯移工重新建立連結 在防疫作戰中,承擔起照護工作的移工的健康也受到關注,台灣出現第32例確診個案為非法工作的失聯移工,讓失聯移工的議題受到矚目。 東南亞 移工 More... 非法移工 失聯移工 防疫優先 勞動部 移民署 陳時中 看護 2020/02/12 | TNL 編輯 強調「國人優先」,指揮中心緊急撤回陸配子女返台措施 指揮中心今(12)日表示,清明節很快就要到了,屆時將會有很多具國籍的台商回來,若現在任意開放邊境,會擔心屆時醫療檢驗等量能不足,決議撤回陸委會昨日的相關措施。 武漢肺炎 2019新型態冠狀病毒 More... 新型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 WHO 世界衛生組織 世衛 專家會議 指揮中心 陸配 陸配子女 大陸配偶 中國配偶 中國子女 入出境管制 入境 移民署 中國 2019/12/18 | Abby Huang 涉助中國官員「假交流之名」來台參訪,統促黨張安樂之子旅行社遭搜索 張安樂之子張瑋的華夏大地旅行社,安排的參訪行程不少與竹聯幫大哥、中華統一促進黨相關,檢警懷疑這些中國公務員來台目的不單純。 中國 觀光客 More... 人頭協會 新北市水資源經濟發展協會 交流 兩岸 觀光 移民署 北檢 入境 洪慶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