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6/25 | BBC News 中文

印度的「高品質新郎」常要求更多嫁妝,女性該如何脫離這類「嫁妝禍害」?

在印度,新郎有很強的經濟動機接受嫁妝,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家庭必須為自己的女兒支付嫁妝,或者想要收回對新郎教育的投資,而受過良好教育並擁有有更好的工作的「高品質的新郎」會要求更多的嫁妝,在新娘方面,拒絕為女兒支付嫁妝的家庭,就只能選擇「品質較低」的新郎。

2022/01/20 | 曾凡芸

「充斥仇恨言論、煽動宗教與族群衝突」,臉書吹哨人郝根與人權團體呼籲Meta盡快公布印度人權評估報告

印度記者兼人權倡議人士塞塔爾瓦德也指出臉書對印度造成的問題。他說,因為「臉書允許未經審查的煽動性內容」,導致臉書平台成了用來針對印度少數民族、賤民階級和女性的工具。

2016/09/02 | julia

還給「賤民」應有的尊嚴:印度反種姓暴力鬥士獲頒「麥格塞塞獎」

今年的「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Foundation Awards)」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辦,6位得主中,來自印度的威爾森(Bezwada Wilson)為社會運動的發起人,致力於要求恢復種姓制度中最低階級的達利特(Dalit)應有的尊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