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

種族(Race),是在體質形態或遺傳特徵上具有某些共同特色的人群,劃分時可以根據外在特徵(如膚色、髮色、面部骨骼結構等)、基因、以及自我認同為標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10/29 | 漫遊藝術史

【展覽】《應許・見證・緬懷》:當代藝術對社會正義的省思,探問非裔美國人的生命經驗

《應許・見證・緬懷》展覽除了以泰勒遇害為緣起,更重要的是提供觀者重訪非裔美國人的生命歷程、創作經驗、批判觀點,以及當代藝術對社會正義課題的省思。

2021/08/19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知名遊戲發行商Ubisoft新加坡分部,遭指控發生種族歧視與性騷擾

Ubisoft新加坡分部現職或前員工指出他們遭受的職場不公對待,其中兩位女性指控遭受不適當的觸摸和言論,另有一位員工說,「本地員工和外籍員工間的薪資差距簡直瘋了。」

2021/06/22 | 方格子vocus

「帶來病毒的他們」:華裔美國人仍舊未被整個美國社會視為自己人

近期在美國,亞裔被歧視、被攻擊的事件頻傳,歧視的原因除了種族主義之外,以美國前總統川普為首的相關政治人物,將COVID-19定位為「中國病毒」更使得亞裔處境雪上加霜。

2021/04/01 | 讀者投書

面對西方社會種族歧視,別再當個被規訓的「啞」洲人

許多亞洲人在異地選擇當「啞」洲人,對於歧視、霸凌、騷擾等往往不去追究,正是符合亞洲倫理道德的「正確觀念」:「從小被教育要聽話、保持沉默。」

2021/02/10 | 精選書摘

《緬甸的未竟之路》:當一百年前現代緬甸政治誕生以來,種族和身分認同一直是緬甸政治的核心

如果這些地緣政治板塊的變動發生在穩定的環境裡,緬甸的未來不會那麼讓人憂心。但2019年的緬甸,其與種族、身分認同離不開關係的核心問題,不只未解決,而且更為棘手,公民社會團體、政黨、商界、民兵團體、武裝組織,全都圍繞著民族身分動員,而且動員程度之高,為緬甸史上前所未見。

2020/11/24 | 讀者投書

【影評】戳破官方美好宣傳的《你是豬》:黃明志就像是《國王新衣》裡的孩子,要你直視血淋淋的真相

馬來西亞的政策一直以來都管制言論,這個不能談、那個不能説。仿佛房間裡的大象,大家只要不去討論,它就不存在。但不討論,不面對真的就會因爲和諧而進步嗎?

2020/10/25 | TNL 編輯

選戰倒數10天川普跑遍搖擺州,郵寄投票是否會把「選舉日」變成「選舉月」?

近期民調發現,多數美國選民對選舉當晚得知「獎落誰家」已不抱期望。新聞網站Politico與民調機構「早晨諮詢」9月底民調顯示,僅20%選民認為大選結果會在當晚出來,66%預期之後才揭曉。至於結果究竟會拖多久,取決於搖擺州的情況。

2020/07/23 | 精選轉載

主張取消「盲眼選拔」,美國左派虛偽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

如果為了拉高黑人的代表性,這個20%的超人口比例亞裔組成,就要面臨削減的命運。他不敢講,因為左派的身份認同政治,碰到亞裔,就產生了內在矛盾。

2020/07/09 | 精選轉載

欲了解新加坡政治,要先了解新加坡歷史上的三大難題

我個人覺得台新馬三國在民主的進程上,其實有很多可以互相參照學習之處,實不宜不求甚解,一句「新加坡不是民主國家」就不去理解其中的細節。

2020/06/08 | TNL 編輯

【圖輯】是偉人還是種族主義者?響應佛洛伊德之死,英國、美國多州推倒雕像

美國黑人佛洛伊德遭警方壓頸致死,引發美國多州、歐洲各國反種族歧視抗議,示威中,不少「偉人」雕像被群眾推倒。英國布里斯托就有示威者推倒了17世紀商人科爾斯頓的銅像,科爾斯頓既是慈善家,也曾是奴隸商人。

2020/03/31 | 溫溫凱/地下電影

從2019金馬奇幻影展的美國黑人電影,淺談近年奧斯卡面臨的種族議題

美國的黑人議題沈重且嚴肅,但藉影像如《抱歉打擾你》的幽默、《黑色黨徒》的憤怒、《藍色比爾街的沉默》的柔情等,我們能思考、反省與了解,同時更貼近與自己不一樣的世界,能感同身受、設身處地的替他人著想,這正是為什麼我們深愛電影。

2020/03/19 | 精選轉載

武漢肺炎病毒肆虐是一時,但種族主義為馬來西亞帶來的傷害是永久的

病毒肆虐是一時的,但種族主義為馬來西亞帶來的傷害卻是永久的。以上截圖的網民留言,雖然不能代表他來自的族群,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能不謹慎發言。

2019/10/17 | Abby Huang

紐西蘭19歲台裔青年成當地最年輕市議員,當選時他才剛從麥當勞下班

紐西蘭羅托魯市出現最年輕的議員。年僅19歲的Fisher Wang目前正在「Gap Year」,他利用這段時間競選市議員。

2019/10/08 | 多元文化行動計劃

香港非洲人︰足球引起的身份認同與社區融入

足球除了成為非洲人歌頌他們的「泛非洲」身份和兄弟情的方式,同時成為在港非洲人彌合他們與香港的文化差異的方法。這項全球運動超越了語言、膚色及文化背景的障礙,使人們變得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