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稻米

稻、稻子是稻屬(學名:Oryza)植物的通稱,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有水稻(O. sativa,亞洲稻,包括旱稻)和光稃稻(O. glaberrima,非洲稻)兩栽培種(栽培稻)及多個原生種(野生稻);栽培種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及食用的歷史相當悠久。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5 | 蕭如芯

國際需求與天災導致印度稻米供不應求,政府頒出口禁令引發海外印度人搶購囤米

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約佔全球稻米出口量的40%。然而,受到天災、聖嬰現象所導致印度國內稻米產量不穩、價格飆漲等問題,近日印度政府宣佈要對部分稻米實施出口禁令,外界也擔憂這將影響全球的糧食價格與供應。

2023/07/21 | 莊貿捷

《黑海穀物協議》破局,俄將烏運糧船視為「軍事目標」,通膨推升糧價各國央行恐重啟升息

糧食危機又悄悄降臨,近日俄羅斯宣佈退出《黑海穀物協議》(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接連攻擊烏克蘭港口,放話將運糧船視為「軍事目標」,再次觸動通膨風險,外界預期恐將迫使各國央行再推出強硬升息政策。

2023/07/13 | 吳象元

原來菲律賓也曾有「白飯之亂」?切記,千萬別質疑菲律賓人為何堅持要吃米飯

最近台灣的「白飯之亂」沸沸揚揚,看在以麩質為主食的西方人眼中或許無法理解,不過對東南亞的菲律賓人來說應能感同身受,而你知道菲律賓在2021年也爆發了一場「白飯之亂」嗎?當時一位作家在推特發文:「是什麼毀了菲律賓美食?米飯。菲律賓人總堅持吃米飯,太有民族色彩了!」推文一出舉國譁然,引起不小風波。

2023/07/05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聖嬰現象造成的潛在乾旱危機,將可能影響泰國對全球糖和稻米供應

泰國政府官員表示,這個季風季節的全國降雨量可能比平均水量低於百分之十,全國降雨量從2023年到目前為止,已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二十八,而據開泰農民研究中心預測,因受氣候現象影響,今年泰國稻米產量可能下降百分之六。

TNL+ 2023/05/09 | TNL國際編譯

俄烏戰爭+極端氣候,全球稻米產量面臨20年來最大短缺,衝擊全球35億主食為米飯的人口

「現今全球的稻米出口所遇到的挑戰比其他穀類商品更為嚴峻,這與身為稻米生產大國的印度所祭出之『出口限制』政策亦有關連。」資深分析師哈特這般表示。他也指出印度的稻米出口量佔全世界約40%、銷售地區觸及全球約150多個國家,但該國從2022年9月開始禁止碎米出口,並徵收20%的出口稅,這些舉措皆進一步驅動米價上漲。

2022/08/30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爲助稻農增加收入,泰國和越南計畫共同合作提高全球稻米價格

泰國農業與合作部部長顧問阿隆功29日指出,泰國和越南已同意合作提高全球稻米市場的價格,幫助農民增加收入。這是泰國和越南第一次同意合作提高全球稻米市場的價格。

TNL+ 2022/08/30 | TNL國際編譯

日本糧食自給率過低,台海緊張增加米糧進口風險,「飲食西化」成為潛在國安危機

近幾十年來,日本的飲食習慣受到西方影響,原本作為主食的米飯也已被麵包與肉類等仰賴進口的商品所取代,而此現象被各界學者及官員視為嚴重的國安問題,盼能促使政府提出有效對策,甚至祭出激進手段。

2022/06/30 | 陳禹蓁

全球糧價飆漲,稻米「量足價穩」抑制亞洲通膨,稻農醞釀轉種價格更高的玉米、大豆

由於亞洲稻米豐收,6月中旬米價比去(2021)年低了約7%。相比之下,小麥高出37%,玉米則高出27%。《南華早報》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本月預測,由於亞洲再次豐收,今年全球稻米產量將略低於去年的歷史最高水平,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大收成也將有助於抵消其他地方的短缺。

2022/05/25 | 精選書摘

《成為池上》:池上人重視稻米、反對光電的共識,重新定義「地方」的意涵

跳開傳統人類學擅長的村落研究,透過較大空間尺度的鄉鎮層次來觀察,更能同時掌握國家治理與民間動能,了解左右鄉鎮內整體發展的結構性力量,以及其如何與民間動能接合。

2022/03/28 | 柳金財

中國糧食系統貪腐狀況相對不嚴重,習近平為何下重手整肅?

儘管中國糧食系統腐敗相對於其它部門較為不嚴重,但因中國政府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20、30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

2022/03/26 | 精選書摘

《醉人植物博覽會》:「米」是上好伏特加的原料之一,而日本的燒酒蘊含了驚人的花香

艾米.史都華從植物學的角度探討釀酒,輔以歷史典故、園藝知識、生物與化學原理分析,更附上超過50份經典且簡單的酒譜,讓你的每次聚會都高潮迭起、歡樂不斷,乾杯!

2021/12/14 | 中華民國地理學會會刊

自行車、蕎麥與葡萄酒:彰化二林鎮精密工業與精緻農業的共存共榮

彰化縣,北鄰商業蓬勃的台中,南接農業發達的雲林,混和的定位下,有各式工廠、漁港、花卉、稻米與葡萄酒業,產生獨特的地景與產業風貌。作者透過歷史與現地研究,解析二林鎮的產業規劃與發展可能。

2021/05/29 | 德國之聲

中共追悼非黨員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網友稍有異見即被封號

中國著名農學家、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逝世,引起巨大社會反響和罕見規模的民眾追思潮。不過,一些不同的聲音也受到打壓。60多個微博賬號被永久封號,兩天內至少有7名網民因侮辱袁隆平等院士被刑拘。

2021/05/06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海平面上升讓越南稻農轉為養蝦戶,帶來什麼經濟與環境影響?

過去幾年,位於湄三角洲朔莊省( Sóc Trăng)這片72平方公里的沿海土地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稻田遭受鹽害,因此當地稻農在官方的鼓勵下,轉型為養殖蝦。

2020/12/20 | 精選書摘

《台東食》:好山好水、自然農法,台東米為什麼好吃的秘密

台東依山傍海,造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蘊含豐厚的在地食材資源、多元的部落飲食文化,以及在地的農林漁牧產業職人;「台東食」,透過設計、跨界、資源整合,是一本台東人與來台東的人必備的手冊。

2020/12/16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寶寶米餅鎘超標、稻米含有無機砷?淺談農地中的重金屬汙染

砷如何污染地下水與土壤、稻米中的無機砷?而為什麼嬰幼兒米製副食品中會驗出重金屬鎘?是否起因於農地污染?對此專家說明如下。

2020/09/23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人口大國追求糧食自足,印尼總統佐科威擬開發77萬公頃土地種糧食作物

印尼是最大的小麥和稻米進口國,也是全球是第四多人口的國家。透過具有野心的計畫達成糧食可以自給自足,長久以來是印尼政治人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