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

穆斯林(阿拉伯語:مسلم‎,羅馬化:al-Muslimūn,直譯:順服[真主]者),又可翻譯為伊斯蘭教徒、伊斯蘭信徒、回教徒,是對所有相信伊斯蘭教教義之人的總稱,他們將《古蘭經》奉為自己人生的最高指導經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1 | 德國之聲

強拆雲南清真寺爆警民衝突:中共力推宗教「中國化」,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首當其衝

美媒報導,中國雲南一座清真寺上週末傳遭當局強拆阿拉伯式外觀,引發地方穆斯林抗議,爆發警民衝突。相關影片在推特廣傳後,當地警方發文指,「發生一起嚴重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案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2023/05/17 | 張博丞

國際特赦組織報告:2022年全球死刑執行數創5年新高,中東北非佔九成、中國估每年處死逾千人

全球有112個國家廢除死刑,俄羅斯、韓國、寮國等國雖然在法律上保有死刑,但已長達10年沒有處決任何人。國際特赦組織發布的調查報告不包括中國,因為中國將死刑數據列為國家機密,但該組織估計中國每年都會處死超過1000人。

2023/05/15 | 精選書摘

《疼痛大解密》:世界各大宗教都有個特性──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痛都會是一部分

雖然宗教信仰的某種疼痛舒緩效果不足以讓人改信——公開自稱無神論者的馬克思(Karl Marx)稱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但這事實依舊是值得探索的領域。

TNL+ 2023/05/14 | 李姿萱

【2023土耳其大選】專訪庫德族選民:在野聯盟不包括親庫德政黨,投給他們是對的嗎?

土耳其國內約有6000萬名選民,其中庫德族人口即佔了2成左右。不過由於上次獲得第3高票的人民民主黨,也是庫德族主要支持的政黨,這次並沒有推出候選人角逐總統大選。因此,誰能拉攏庫德族選民,填補人民民主黨讓出的空白,就有更大的機會在這場選舉中勝出。

2023/05/05 | 有關人類學

讀《塔林之墓》:這些在場與不在場、故鄉與異鄉之間的矛盾與無盡辯證

《塔林之墓》是一本關於「離散」的歷史民族誌 。有別於典型離散研究中的猶太人與華人社群,哈德拉毛人的出走並不是一個被迫離鄉背井的故事。透過以宗教為名的各式交換,他們在印度洋上開枝散葉。作者Ho說,當荷蘭、英國與葡萄牙人帶著他們的國家與基因征服印度洋,哈德拉毛人帶的卻是他們的宗教與系譜。

2023/04/29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環保人士搜集65萬根菸蒂堆成山、沙烏地海軍化身奶媽照顧蘇丹嬰兒

環保人士將搜集了一週,共65萬根菸蒂聚集成一座小山,放置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市中心,希望喚起人們對長期被忽略的菸蒂污染問題的關注。活動主辦人,德國氣候人士諾艾表示:「我們呼籲葡萄牙的每個人都能參與這項社區計畫,提高對塑膠污染的關注,許多人並不知道菸蒂中也藏有塑膠。」

TNL+ 2023/04/29 | 楊俊業 博士

談印尼遭FIFA取消U20主辦國風波:印尼為何對以色列如此針鋒相對?

今年U-20世界盃賽事原定於5月20日至6月11日在印尼舉辦,然而,由於印尼內部反對以色列參賽的態度與立場,促使國際足協不得不決定取消印尼主辧U-20的資格。究竟印尼和以色列之間如此對立的歷史背景為何?

2023/04/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伊斯坦堡迎開齋節,土耳其民眾心繫地震災區赴清真寺祈福

伊斯坦堡今年開齋節正逢藍色清真寺400年來最全面的修復作業完工。這座具有6座宣禮塔的地標耗時6年,21日正式揮別鷹架及布簾,全面開放民眾入內禮拜。藍色清真寺是穆斯林世界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與聖索菲亞清真寺面對面相望,是伊斯坦堡眾人必打卡的地點之一。

2023/04/22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環團成員跳上撞球賽桌抗議、穆斯林「尊貴之夜」向卡巴天房膜拜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與海洛因生產國,首都喀布爾時常可見民眾吸毒,甚至連附近的流浪狗也會一起進食毒品,成為「癮君子」。塔利班政府掌權後,繼承了前政府的政策:把毒癮者送進毒癮治療中心。在那裡,毒癮者會被剃除毛髮並關在營房裡長達數十天,在痛苦的戒斷期間他們無法接受任何治療。

TNL+ 2023/04/18 | 楊俊業 博士

印尼民眾如何慶祝即將到來的開齋節?你應該要知道的齋戒月與開齋節7件事

本週三就是印尼開齋長假首日。根據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傳統開齋習慣,一般先食用數粒椰棗,目的是為舒緩整日滴水未進的空腹感,有利減緩體內血糖的劇烈振盪,並可迅速補充身體能量,但是印尼並無生產棷棗,因此便權宜改用本地常見的香蕉、木薯、椰果等甜品,甚至餅乾、蛋榚或千層榚等甜點,藉以避免因齋戒禁食之後,身體自然產生飢腸轆轆、口乾舌燥的飢渴感,出現開齋後的暴飲暴食之失序現象。

2023/04/17 | 張博丞

印度涉謀殺案前議員電視直播時遭假記者槍殺,引發宗教謀殺與法外處決爭議

社會黨黨主席亞達夫指出:「犯罪在北方邦已經達到高峰,當一個人在警察的警戒線下,都能被公然被開槍打死,更遑論普通民眾的安全。」在過去的六年裡,北方邦有180多名面臨法律指控的人士,被警察殺害。人權團體指出,許多案件都是警方私自進行的法外處決。報導指出,警方的行為是——至少部分是,對印度極其緩慢及功能失調的刑事司法系統,所做的回應。

TNL+ 2023/04/17 | 謝宇棻

「好籬笆」靜好歲月不再,黎巴嫩南部為何成為以色列政府的外患之一?

來自黎巴嫩南部的攻擊,是自2006年黎巴嫩戰爭以來,黎南對以色列北部最嚴重的武裝攻擊。在不遠的未來,黎巴嫩南部恐怕仍會持續讓以色列政府,面對一個不平靜的北部邊界;可以說,以黎邊界的「好籬笆」、這段曾經的靜好歲月,仍會是只能被追憶的的一段過去。

2023/04/15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塔利班官員摧毀罌粟園、動保團體抗議H&M使用受虐鴨羽絨

善待動物組織指出,Vina Prauden在製作羽絨的過程中,其工人會透過電力及腳銬使鴨子無法移動,並在鴨子意識清楚時,就切開牠們的喉嚨及砍掉他們的腳。善待動物組織補充,Vina Prauden的客戶包括知名品牌Gap、H&M、UNIQLO和Lacoste。

2023/04/13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獨立撰稿人翁婉瑩:泰國南部雖飽受恐攻陰影,其多元文化卻令我著迷

在這幾年新聞報導中,泰國南部幾乎就是恐怖攻擊代名詞,而獨立撰稿人翁婉瑩眼中的泰國南部,有「泰版永康街」宋卡府老街區,有清真寺與中國寺廟比鄰、文化混搭且記錄大航海時代的北大年府,不過,恐攻陰影仍無所不在,當地檢查哨明顯變多,只要經過警察局也會看到警察在盤查騎機車的婦女......

2023/04/10 | 張博丞

以色列報復性空襲敘利亞、黎巴嫩,艾格撒清真寺引爆中東衝突重點一次看

4月8日,敘利亞向以色列發射了3枚火箭炮,4月9日,以色列派出無人機進行報復空襲,目標瞄準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軍事用地、雷達以及砲彈台。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上任後,約旦河西岸的暴力事件激增,主因為納坦雅胡擴大侵害了穆斯林,在耶路撒冷禮拜的權利。而近日適逢猶太人逾越節、伊斯蘭齋戒月和基督教復活節重疊期間,耶路撒冷也處於緊張、高度戒備的狀態。

2023/04/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耶路撒冷艾格撒清真寺爆警民衝突、逾350人被捕,以巴雙方各執一辭

當時正在清真寺裡的阿巴斯(Fahmi Abbas)表示:「在清真寺東邊的大院裡,警方發射催淚瓦斯和閃光彈,我沒辦法描述那個場面……然後他們衝進來開始毆打每個人,他們扣留了一些人,並要年輕人臉朝下趴在地上,同時繼續毆打他們。」

2023/04/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重現齋戒月疫情前盛況,印尼清真寺湧入上千人共同開齋

伊斯蒂柯拉清真寺是東南亞最大的清真寺,在齋戒月期間,平日每天會準備2000份開齋飯盒,週末則有3000份,供信徒共同開齋食用。擔任志工的拉姆里表示:「雖然很累,但是能和大家一起分享食物,共同開齋很有意思。」

TNL+ 2023/03/25 | 劉明芳

每個南洋印尼華人家庭都有專屬的滷肉味道,就連長期殖民當地的荷蘭人也為之著迷

雖然印尼人口八成信仰伊斯蘭教,仍有兩成人口為非穆斯林。例如北蘇門答臘原住民巴塔克族、蘇拉威西島原住民美娜哈莎族 、峇里島人等,前兩者信仰基督宗教,後者信奉印度教,其日常飲食,豬肉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而每個南洋印尼華人家庭,更有專屬的滷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