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致命窗殺:芝加哥玻璃帷幕大樓燈火通明,一夜近千候鳥迎頭撞死

通常每年有1000至2000隻鳥撞死在麥考米克會展中心,但4日撞死的數量已相當一年份,原本單日最高紀錄也只有200至300隻。當他5日抵達博物館時,發現找到撞死的候鳥數量「遠多到我無法想像」。麥考米克會展中心在社群平台Instagram發布聲明表示:「我們高度重視候鳥的福祉,也對這起事件感到十分痛心。」

2023/01/18 | 環境資訊中心

隱形鳥類殺手:「野鳥撞玻璃回報」臉書社團揭露不容忽視的「窗殺」問題

由於窗殺議題長期未獲大眾關注,因此台灣每年確切的鳥類窗殺數量仍不明,此外遭到窗殺的野鳥通常沒有明顯外傷,即使民眾發現鳥屍也會「覺得這是個偶然」,很難直接聯想到與窗殺有關。那麼,該如何協助遭窗殺的傷鳥呢?

2020/08/22 | 《科學月刊》

大片玻璃窗貼一張猛禽貼紙,並無法有效防止鳥類「窗殺」

其實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避免窗殺的原理就在於想辦法讓鳥能「看到」或「看懂」眼前的玻璃(無論窗戶、鏡子或隔音牆等)是無法通過的阻隔物。

2020/08/05 | 精選書摘

《達爾文進城來了》導讀:「以人為本」的都市設計,如何改造成「生物多樣性友善都市」?

要打造生物多樣性友善的都市,光靠生態學家的能力還不夠。因為設計都市的涵蓋的層面很廣,原先設計都市的規劃師、交通運輸專家和建築師等,都需要一起參與合作。

2016/10/19 | 台灣動物新聞網

【世界動物日系列】避免野鳥「窗殺」、中毒冤死,這些眉角要注意

從最直接的不當飼養、拾獲幼雛,到間接的中毒、撞擊玻璃等,不論在郊區或都會區,鳥類都深受人類影響,而牠們的存亡,同時也是環境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