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竊聽

竊聽(英語:Eavesdropping),又稱盜聽、監聽,在未經同意的前提下,第三方以隱密的方式,聽取不對外公開的私人對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30 | BBC News 中文

中國政府正在監視你嗎?BBC調查揭秘駭客掌控監視攝影機的技術漏洞

專家認為英國須加倍努力,保護自己免受英國政監控攝影機專員桑普森教授所稱「數位石棉」的侵害。他說:「我們上一代人安裝了這些設備,且多半是基於他們便宜省事。現在我們意識到它們有些嚴重的固有風險,那我們怎麼辦呢?」當被問及他是否信任海康威視與大華,他回答:「絕不可能。」

2023/04/11 | 賴明君

尹錫悅訪美前夕,五角大廈外洩文件揭美國長期監聽韓國,官方:不實資訊

尹錫悅的總統辦公室在11日發表聲明,「位於龍山區的辦公室是1個軍事基地」,維安系統「無懈可擊」,並表示外界懷疑其首爾辦公室遭美國竊聽,是「完全錯誤」的。尹錫悅將於4月26日,與拜登會面,並在4月27日在美國國會發表談話,紀念韓美結盟70週年。

2022/04/22 | TNL 編輯

他的AirPods被俄軍偷走,烏克蘭男子用「尋找」功能追蹤到俄羅斯軍隊位置

烏克蘭人塞梅內茨透過蘋果手機的追蹤功能,找到他遭竊的AirPods,所在位置剛好映證他聽到關於俄羅斯軍隊調動的消息。

2022/04/08 | TNL 編輯

德情報局截獲俄羅斯士兵「聊天記錄」印證布查屠殺行動:「先審問那個士兵,再開槍打死他們」

在過去一個月的戰爭中,俄羅斯的通訊系統出包比預期中來得多,一些無線電通話未經加密,無論是烏克蘭軍隊、外國情報機構,甚至只是業餘的無線電愛好者,都能輕易竊聽俄羅斯軍事通訊。

2021/09/14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收到檔案就被駭!蘋果火速發布iOS 14.8更新檔補漏洞,籲用戶盡速下載

自2月以來,NSO集團一直透過iMessage入侵使用者的iPhone,其主要目標為記者及人權相關的重要活動人員,今蘋果發布更新檔修補了資安漏洞。

2021/06/02 | TNL 編輯

大竊聽家:丹麥情報局遭爆「香蒲行動」,與美國國安局合作監控歐洲政治人物

在新一波竊聽風暴爆發後,史諾登批評美國總統拜登「難辭其咎」,且「從一開始就深深涉入其中」。在醜聞發生的2012-2014年間,拜登當時正擔任美國副總統。

2020/09/25 | 精選轉載

【插畫】為了防堵網路犯罪,只好犧牲隱私?

當「個資」的問題從疫情轉往偵查犯罪行為,我們該如何拿捏其中著平衡?事實上,網路駭客的爭議至今在法律上沒有縝密的規範,政府如今端出「科技偵查法」,真能維護憲法保障的人民自由與隱私嗎?

2020/02/08 | 精選書摘

《謀略者》小說選摘:該問「我怎麼能活到今天?」,而非「為什麼要殺我?」

謀略者從來不做沒意義的行動,來生確實成了他們鎖定的目標,他究竟能不能逃過死劫?想必很難了。過去十五年間,來生從未看過有人能成功躲避謀略者而僥倖存活下來的,只有看誰能撐得比較久,最終都仍難逃一死。

2019/10/27 | 馬振洲

台灣駐奧克蘭辦事處搬離「華為中心」,真的是小題大做嗎?

從使用QQ瀏覽器時鏡頭自動升起,到今日頭條疑似偷用手機麥克風錄音,許多人自然一聽到「中國品牌」就會想到「流氓軟體」,當然,這樣的案例也並非僅出現在中國。

2018/10/25 | 周雪君

竊聽特朗普? 華春瑩:很擔心蘋果手機,可以改用華為

《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電話被竊聽,中國發言人華春瑩被問到此事時發表了「神回覆」:擔心就轉用華為好了。

2018/06/28 | 賴佩霞律師

偷偷錄下對方的口頭承諾,可以當作法庭的證據嗎?

下次在拿起手機進行錄音前,先花三秒思考一下這樣的錄音證據能否使用,以免舉證不成,還吃上刑事官司。

2018/05/08 | Kayue

Google真的有用Chrome來偷聽?

一段影片聲稱測試Google是否透過Chrome竊聽用戶談話內容,其結果為何不可信?

2018/05/07 | Kayue

Google真的有用Chrome來偷聽?

一段影片聲稱測試Google有否透過Chrome竊聽用戶談話內容,其結果為何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