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粵語

粵語(粵拼:Jyut6 jyu5),俗稱廣東話、舊稱廣府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海外廣東人多稱之為唐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常用詞中按不同方式計數有兩成 、一百至兩百個侗台語詞匯,其保留不少的古漢語特徵,語音上粵語代表廣州話部分保留唐宋中古語音系統,平仄用韻契合唐宋詩詞;詞彙上保留諸多半文半白的古漢語詞或語素,用語有文白夾雜特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9 | 德國之聲

徵文作品涉違國安法,香港推廣粵語組織「港語學」停運

香港粵語保育組織「港語學」28日公告,港府要求下架其2020年徵文比賽中,一篇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參賽小說。該組織決定解散停運;身處海外的「港語學」主席指,在港家人遭警方登門搜查,保育廣東話未涉政治,如今再遭打擊。

TNL+ 2023/07/05 | 留德趣談

「對唔住」與「對唔住囉」——非母語者難察覺的語言細微之處

Nuances看似微小,然而用得不對的話,說話的意思可以完全不同,開罪了別人也不知道。例如有在英華人請求屋主把屋租予他,於是說:「You must let it to me!」,把中文「你一定要租給我啊!」直譯,聽起來卻像命令對方。有讀者說可以加一個「please」。但就算是加了,聽起來都可以像命令。「Please, you must let it to me!」就像是上司跟下屬說話的語氣,並非禮貌請求。

2023/05/07 | 洪思行

粵語合唱的種子

中大音樂系助理教授陳啟揚所發起的「粵語現代音樂研究」將粵語合唱推廣提升至學術層面,讓創作者、表演者和觀眾對粵語合唱有更深入的交流,正如他在音樂會後所說,這是在「撒下種子」,期待假以時日,今日撒下的種子能長成茂盛大樹,令有香港人的地方,就有粵語合唱的歌聲。

TNL+ 2023/05/04 | 留德趣談

在外地,常被人問到粵語是否有自己一套文字

沒學過中文的人,要是能夠分辨正體和簡體,已是十分厲害。很多來港多年的外國人,要是給他們兩個招牌或兩篇文字,分辨哪是正哪是簡,相信很多人都未必做到。

2023/03/22 | 精選書摘

粵語「鬼」與「死」的故意不忌諱

一方面,粵語使用者對「死」字與「鬼」字十分忌諱,特別不會在靈堂及醫院等場合用上。但另粵語人士慣以「鬼」與「死」字組成更具深層意義、形象生動傳神的「慣用語」。正解釋為何粵語人士忌諱「死」與「鬼」的同時,又會常提及二字。

2023/03/22 | 精選書摘

崩口人忌崩口碗!香港粵語忌諱是怎樣煉成的

香港醫院某些病房不設與「死」字近音的「四」號房床。原因是不想病人看到「四」而聯想到「死亡」。又如在新年時醫護界人士不喜歡「生意興隆」,因為醫院「生意興隆」代表很多人將會受傷及生病,對醫護界而言屬忌諱。再如新年時不應祝金融界人士「新年快樂」,因「樂」與「落」同音,他們忌諱股市「快落」。

TNL+ 2023/01/21 | 留德趣談

德文、粵語、普通話的語氣助詞,都很難學得精

初學時得到德國人讚賞「ja gut Deutsch」,是很大的強心針。這表示對方沒想到你的德文這麼佳。尤其是在鄉郊生活,又或是首次認識伴侶的德國家人,他們見到你亞洲面孔,怕無法跟你溝通。

TNL+ 2022/11/19 | 留德趣談

在唐人街發掘舊式粵語

對語言有興趣的港人,都會很享受留英。因為每隔十多里就有不同的口音。就算同事和鄰居都是英國人,都有許多腔調和方言詞語。

TNL+ 2022/11/16 | 留德趣談

粵語、普通話、德文文化比較:你會講「愛人」嗎?

現今一輩中國人好像也不多說「愛人」這個字,多說「老公老婆」。從東歐人身上聽到上一輩中國詞彙,都很特別,令人想到上一代中國和東歐國家的密切關係,還有中國人留蘇和南斯拉夫的段段故事。

TNL+ 2022/11/05 | 留德趣談

居德年輕香港女生李幸璇,在《德國之聲》談廣東話

留德港人每天都在自己崗位上工作,不論從事何業,在學就業還是照顧家庭,都令人看到堅毅和智慧。

2022/10/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抖音粵語直播受阻,分析指中共二十大前加強審查

抖音近日遭控直播間禁用粵語,輕則中斷直播,重則禁播封號,引發許多粵語主播反彈,有人憤而退出抖音。有廣東網友強調「廣東人可以沒有抖音,但是一定要有粵語」,獲得近萬網友按讚支持。

2022/10/01 | 精選書摘

《六格格的宴席》:請張愛玲食什麼好?栗子蓉鮮奶油和司空

埃及艷后、諸葛亮、玄奘大師、楊貴妃、蘇東坡、達文西、吳爾芙、張愛玲等,穿越時空28組超強卡司名人盛宴。以科學、人類學、歷史為經,以美食及廚藝為緯,一對唯食夫婦向宇宙發出迷人又體貼的請帖,61道料理祕方,解讀人類飲食文化歷史亮點!

TNL+ 2022/08/12 | 留德趣談

最珍重的教授廣東話經歷

說粵語的我,才是最自然和自在的自己;與人交談時,猶如毫無保留呈現真實一面。

2022/08/05 | 梁景鴻

「大打邊爐」卡牌遊戲:打一場香港文化的保衛戰

2019社會事件和疫情後,不少香港網民自組本地文化關注組,除了「打邊爐研究院」外,還有「燒賣關注組」和「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等。

TNL+ 2022/07/09 | 留德趣談

自學廣東話成功,是理所當然?

講吳語的人要學會廣東話,也要花很大心力,就如丹麥人如果沒正式上過課,只從日常生活中學德文,是甚難學得會的。

TNL+ 2022/04/25 | 留德趣談

Let's switch to Cantonese——在外國遇上會廣東話的人

在我城市的Expat Meeting上,遇過幾十個國家的人,但八年來只曾遇過一位會說廣東話的外國人。

2021/11/24 | 留德趣談

講粵語的你,最自在的你

粵語的俚語和歇後語,背後是香港百多年歷史和廣東幾千年文化的結晶,不是西方人和海外華人容易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