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15 | 精選書摘

《別咬指甲了!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幫自己的焦慮取個名字」為何有助於緩解痛苦?

這是一本關於恐懼的書,由內而外探索恐懼的真面目,解說它如何運作與偽裝,如何操控與戲弄人類,而我們又該如何挖掘出深藏其中的智慧與力量;這也是一本關於焦慮的書,講述恐懼過於強大且失控時,會如何以焦慮的樣貌扭曲我們的世界,而我們又該如何與它做朋友,練習對自己好一點。

2022/11/06 | 《科學人》粉絲團

「神奇蘑菇」正從非法娛樂用毒品,轉型成為具潛力的精神藥物

神奇蘑菇正從非法娛樂用毒品,轉型成為具潛力的精神藥物。許多以裸蓋菇鹼(psilocybin,神奇蘑菇的主要精神活性成份)來治療憂鬱症、菸癮、酗酒和減輕絕症病患焦慮的研究都有正面發現。

2021/03/03 | 臺大科教中心

為什麼抗精神疾病藥物,會使得病人貪食而體重大增呢?

分泌多巴胺與血清素的神經元是管控食慾的中間砥柱,臨床上也一直懷疑抗精神疾病藥物是因為連帶影響到了這些神經元,而使得病人變得貪吃,研究人員於是直接利用基因突變的線蟲,來研究哪一種神經元才是造成嗜食的元兇。

2020/08/29 | 精選轉載

「有病為什麼不吃藥?」精神藥物的許多副作用,並不是吞下去病就好了

小瑩每天要吃五種以上的穩定精神藥物,這些藥為了讓她精神鎮定,抑制了一些腦部功能,讓她沒辦法背單字、沒辦法理解複雜的句子、身體遲鈍、劇烈頭痛,這些都是精神藥物的副作用。

2019/02/03 | Elanor Wang

我是躁鬱症患者,這是我成功熬過申請並在倫敦活下來的故事

認清作為一個人類的極限,小心翼翼地與疾病共存,當生活的黑暗即將吞噬妳時努力跳出來。緩步地訓練與調整自己的生活,將自己身體塞進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我覺得是出國唸書時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2018/01/23 | 精選書摘

如果將來我們失智了,是否願意接受被約束的照護方式?

近年來台灣的長照機構開始推動「三零政策」——零約束、零尿布、零臥床,強調老人如果能自己料理生活,最後可以丟掉尿布、自己行走、不綁約束帶,進而希望能節省照顧人力。

2018/01/05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發條橘子、腦葉切除術與精神藥物:剝奪身為「人」的特性的三種矯正

表面上行為似乎可以矯正,但我們忽略矯正背後「心理狀況被硬性調整」的現象,即「當事人不再有選擇權」。他們成為良民,同時也失去了選擇的能力。

2016/12/14 | Kenzo

搖頭丸如何引領人走出心靈幽谷?解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治療新曙光—MDMA

幾乎所有使用者都說MDMA使人具有同理心、變得直率且關心他人,也有人說MDMA能減輕自我防衛、恐懼、疏離感、侵略性及執念,因而提升正面情緒。

2016/12/13 | 東邪黃藥師

非法藥物如何引領人走出心靈幽谷?解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治療新曙光—MDMA

幾乎所有使用者都說MDMA使人具有同理心、變得直率且關心他人,也有人說MDMA能減輕自我防衛、恐懼、疏離感、侵略性及執念,因而提升正面情緒。

2016/11/03 | 東邪黃藥師

法務部否決「大麻降級」提案的背後,你可以去質疑的幾件事

目前學界對一般娛樂用大麻在「非長期規律使用、品質效力相同且適中」的情況下,對「已發育成熟」的人體是否 「直接有害」,目前未有完美無缺的研究或實驗可以說明,學界、醫界也未有共識或定論。

2016/01/30 | OOC

電音派對中的精神藥物史:從何時起,電音派對只會讓人聯想到嗑藥、搖頭?

一直以來電音派對都會讓人聯想到嗑藥、搖頭、濫用毒品等事情,進而造成大眾觀感不佳。這是大家很常聽到或是體驗到,用來污名化或是批評電音派對的說法,然而這種觀念是錯的。

2016/01/30 | OOC

電音派對中的精神藥物史:從何時起,電音派對只會讓人聯想到嗑藥、搖頭?

一直以來電音派對都會讓人聯想到嗑藥、搖頭、濫用毒品等事情,進而造成大眾觀感不佳。這是大家很常聽到或是體驗到,用來污名化或是批評電音派對的說法,然而這種觀念是錯的。

2016/01/14 | Kenzo

無論支持或反對,我們都不應該對大麻只停留在「毒品」的膚淺了解(上)

全世界有點見識的國家或企業早就積極投入大麻的相關研究,只有台灣這種根本沒人理也不想理別人的國家還在原地踏步,一點也不想對大麻有除了「毒品」之外更多的了解。

2016/01/14 | 東邪黃藥師

無論支持或反對,我們都不應該對大麻只停留在「毒品」的膚淺了解

全世界有點見識的國家或企業早就積極投入大麻的相關研究,只有台灣這種根本沒人理也不想理別人的國家還在原地踏步,一點也不想對大麻有除了「毒品」之外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