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瓦格納首腦與普亭恩怨糾纏數十年仍難逃一死,專家:向俄羅斯菁英展示叛國下場

普里戈任於6月23日至24日,領軍向俄羅斯陸軍高層發動兵變,俄羅斯總統普亭當時表示,這可能導致俄羅斯陷入內戰。過去反對普亭或其利益的人,有些死於非命或僅剩半條命。以下是《路透社》整理的相關離奇事件細節:

2023/06/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克蘭水壩遭炸毀急撤上萬人,德總理指俄是幕後黑手;烏國際法院控俄行恐怖主義,炸水壩是最新例

奧地利陸軍上校賴斯納(Markus Reisner)分析,卡科夫卡水壩被破壞只有3種可能情境,分別是俄軍蓄意炸毀、烏軍攻擊或長期破損後潰決,目前看來俄軍炸毀的可能性最高;從這兩天烏軍兩棲部隊成功登陸的消息研判,俄軍顯然藉此阻撓烏軍的反攻行動。

2022/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普亭下令二戰以來首次動員,向西方發出核戰威脅,引發全國各地示威、逾1300人被逮

在普亭發表關於動員令的全國演說後,在俄羅斯全國的示威中,已有超過1300人被逮。與此同時,土耳其航空公司(Turkish Airlines)在其網站上宣布,24日前飛往土國伊斯坦堡的航班機票已全被預訂。谷歌(Google)資料顯示,昨天上午提出「離開俄羅斯」搜索要求,為平時的100倍。

2022/05/04 | 馬光廷

【書評】《After the Fall》:從匈牙利、俄羅斯、中國,再將眼光拉回自身——美國真的沒落了嗎?

Ben Rhodes離開白宮時才39歲,他自嘲成為一個無業遊民,突然間失去人生目標,前景茫茫。這趟白宮之旅彷彿夢一般,從權力的殿堂突然返回人間,他接著轉型為作家,錄播客節目《Pod Save the World》,並上電視當政治評論員,而這本書就是他的成果之一。

2022/03/23 | TNL 編輯

俄羅斯最大反對派領袖納瓦尼再被判刑9年,至少被關到普亭近80歲

納瓦尼在今年2月遭控新的罪行,被控挪用捐贈給他的基金會470萬美元的捐款,並且公然藐視法庭。不過他否認詐欺的指控,稱這些罪名都出於政治動機。

2021/06/19 | 陳家韡(Mila)

相當於G7+1的「拜普會」:拜登想著不讓俄羅斯往中國靠攏,普亭盤算著如何利益最大化

若說赫魯雪夫與普亭和美國的見面有什麼共通點,大概皆是兩國長久以來缺乏穩定的可預測性。峰會過後,儘管美俄達成共識的方面不多,但也代表雙方試探過程已結束,準備進入下一階段,達到另一種可控的區間平衡。

2021/06/18 | TNL 編輯

拜登會普亭相敬如「冰」,美俄關係止跌但能否回溫仍在未知數

拜登與普亭都將本次會談視為在彼此歧見中正常對話的第一步,但同時也清楚表明這不代表美、俄關係能夠順利重啟。普亭表示拜登並未藉此機會,邀請他造訪白宮;拜登則提到,自己「不信任」俄國能大幅度修正現有態度。

2021/02/19 | 陳家韡(Mila)

在今日俄羅斯盛行的「謊言派對」裡,政府的「笑話」已無法讓人民覺得好笑

納瓦尼利用的是新興的網路力量,靠著社交媒體有計畫地接露俄國政府的缺失與貪污事件,並且積極參與選舉活動,譴責普亭政權的腐敗。今天在俄羅斯盛行的「謊言派對」裡,政府捏造的「笑話」效應已無法讓人民感到完全認同或覺得好笑,但俄羅斯要一夕之間變成美國的政治形態,希望還是有點渺茫。

2021/02/09 | 林宜萱

俄羅斯與歐洲3國互相驅逐外交官,德國強調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施工不受影響

俄羅斯5日宣布驅逐德國、波蘭、瑞典外交官員共3人,指控他們涉嫌參與呼籲釋放反對派納瓦尼的抗爭,8日這三個國家也各驅逐1名俄國官員回敬。歐盟一直有聲音要制裁俄國,依過去經驗,制裁通常效果不佳,且最重要的天然氣管線根本也碰不得。

2021/02/03 | 林宜萱

俄羅斯法院判處反對派納瓦尼入獄「完成」3年半徒刑,普亭政府一切都在掌握中?

俄羅斯法院以違反緩刑規定之名,判處知名反對派人士納瓦尼再次入獄服刑,不過這對於普亭政府和反對派來說,都還不是終點。街頭抗爭很難撼動政權,雙方鬥智鬥謀,就看誰的劇本能在今年9月俄羅斯下議院大選發揮作用。

2021/02/01 | 林宜萱

「呼籲釋放納瓦尼」俄羅斯人二度上街:游擊前進「水手的沉默」拘留所,逾5000人被捕

全俄週日再度抗爭呼籲釋放反對派領袖納瓦尼,逾5000人被捕,不過納瓦尼陣營認為此次戰術頗成功,利用社群平台機動調度示威者,最終成功到達納瓦尼被拘留的地點「水手的沉默」。

2021/01/29 | 林宜萱

俄羅斯反對派未曾有真正的領袖:「釋放納瓦尼抗爭」展現新面貌但優勢仍屬普亭

俄羅斯反對派長期無法真正發揮對抗普亭(港譯「普京」)的作用,其中一個因素是他們從未團結、無法達成共識,即使是納瓦尼也不是反對派公認領袖。納瓦尼此次被捕引發的大規模示威和過去略有不同,比較有普及性,但也缺乏法律或體制上的具體訴求;從過往經驗和鄰國白羅斯經驗來看,單純的示威抗議很難達成目的。

2021/01/24 | TNL 編輯

俄羅斯100多座城市連線示威,要求釋放反對派領袖「納瓦尼」,超過3000人被抓

俄羅斯今(24)日(當地時間23日)共有100多座城市連線示威,數以萬計民眾走上街頭,要求釋放反對派領袖納瓦尼。共計超過3000人被捕,當中也包括納瓦尼的妻子。

2021/01/18 | TNL 編輯

支開媒體與支持者?降落地點「被調包」,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機場被捕

去(2020)年在飛機上遭毒殺未遂的反對派領袖納瓦尼,今(17)日返抵俄羅斯,立即在機場被捕。納瓦尼的4名盟友也在另一個機場被帶走。

2020/10/14 | TNL 編輯

中國、俄羅斯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外媒:對人權組織一大警訊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3日選出新成員,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人權紀錄不佳的國家當選,令人質疑聯合國機構的公正性。

2020/10/04 | TNL 編輯

2020諾貝爾和平獎周五將公布,2021年得獎潛力名單川普、普亭、WHO都上榜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將於10月9日公布,蘇丹革命運動、新聞自由是本次重點;明年度的提名也已開跑,川普(港譯「特朗普」)、普亭(港譯「普京」)、世衛組織等爭議人物都被視為和平獎潛力股。

2020/09/21 | 林宜萱

俄羅斯15億美元也救不了白羅斯,歐盟想制裁卻被賽普勒斯反對?

白羅斯抗爭超過40天,反對派領袖和支持抗爭的外交官都已經被政府打壓四散,盧卡申科似乎也逐漸成功說服普亭(普京)支持,俄國態度開始變得強硬,但仍沒有太多實質行動,檯面上僅承諾貸款;歐盟雖然想要有更多作為,一方面擔憂刺激俄羅斯,一方面還有地中海東部的爭端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