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 |
《魔鬼詩篇》作者魯西迪遇刺後推出新作《勝利之城》,透露精神創傷寫作變得「非常艱難」
75歲的魯西迪接受《紐約客週刊》(The New Yorker)訪問時說:「有種東西叫做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是他自去年8月12日在紐約州肖托夸郡(Chautauqua County)一場活動上遭人刺殺以來,首度接受媒體專訪。
2022/02/18 |
《螺絲愈來愈鬆》:「老子就屌,比你屌。」Jay-Z用了一百種方式敘述同一件事,但孩子們都照單全收
美國《紐約客》知名記者,探訪美國南方菸農、鐵鏽帶女工、華盛頓政經圈遊說人士、矽谷億萬富翁四段不同階級的脫落人生,穿插近四十年來的時事、新聞、影音與文化人物事件,直指美國民主機制解體的種種跡象與重重危機。
2021/07/14 |
《喬.拜登》推薦序:拜登對中國仍然採取強硬政策,台灣該注意什麼?
拜登團隊以第36任總統詹森為楷模。詹森不酷不炫不帥,但卻能在甘迺迪的自由主義理念的帶領下,成功推動「大社會」立法,大幅化解美國社會中嚴峻問題,奠定日後繁榮的基礎。一路走來,拜登相信,溫和、中道、堅定,路才能走得遠。
2020/08/05 |
《英文的奧妙》:文學中最神聖的連字號,就在《白鯨記》英文書名「Moby-Dick」裡頭
每當在報章雜誌中看到這個書名,我都不免好奇:為什麼同名的鯨魚沒加連字號,書名卻要加上去呢?是不是愛亂加逗號的梅爾維爾堅持要加?「Moby-Dick」裡的連字號究竟是誰加的?
2019/11/28 |
【董恒秀專欄】一朵完美的玫瑰:美國詩人朵樂希帕克的幽默諷刺詩
生於1893年,卒於1967年的詩人作家朵樂希.帕克 (Dorothy Parker),可說是道地的紐約客。她犀利的機智,如刺骨寒風,運筆如箭,總能出其不意射來驚訝。她是《紐約客》(The New Yorker)創始編輯之一,也是該雜誌的重要作家。
2018/12/25 |
改寫美國文學史的傳奇編輯:我們真正的歧見只有一個——她恨逗號、我愛逗號
我講了這麼多不同的作家和編輯的互動方式,為的是證明,只要一方相信另一方的判斷和善意,不論雙方如何互動,都可以產生成效。作家放開心胸、屏棄自我,才聽得見編輯的建議;編輯知道作者包容、自信,會接納或放棄他的建議,才會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