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素人

業餘愛好者(法語:Amateur),一般指未經正式學習或培訓,而對某種活動有特別的熱情,對此有研究或已經擁有技術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19 | 李秉芳

北市酒駕案國民法官選任完成:到庭比例略高於新北,下週正式開庭審理

檢辯雙方日前就透過共同討論出一份問卷,避免存有偏激思想或特定偏見的素人擔任國民法官;內容包括詢問國民法官候選人平常的媒體閱聽習慣、價值觀、開放心態、是否會對於判有罪有壓力等。

2021/02/07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當藝人明星開始學YouTuber拍片,這些素人網紅面臨哪些競爭困境?

常用YouTube的你,應該有發現近年的影音新趨勢:偶像藝人斜槓YouTuber、YouTube內容精緻化。要滿足觀眾被養大的胃口,其競爭來到前所未有的白熱化。

2019/12/05 | 譚蕙芸

這是一個素人的時代

香港從來不是這樣,我們一直崇尚包裝、喜歡走精面(滑頭)、習慣見高拜見低踩。這個夏天,我們受夠了這些勢利的人、看不過眼既得利益者對人性和良知的踐蹈,忽然愛上了素人的踏實,好像基因突變。

2019/11/23 | TNL特稿

徐子見——莫失莫忘,希望之戰

身在其位三年間,徐子見在政制改革的願景與街坊的迫切需求之間,他沒有二取其一,更見證兩者不可分割。

2016/11/10 | 沈政男

自戀型政治素人擊敗豪門政治菁英,正好滿足了選民的集體自戀需求

因為他有三種特質:自戀、民粹、素人。這場大選的關鍵決定因素,當然是候選人個人特質,而非政策政見,這就跟台北市民選出柯文哲當市長一樣。

2016/11/10 | 沈政男

自戀型政治素人擊敗豪門政治菁英,正好滿足了選民的集體自戀需求

因為他有三種特質:自戀、民粹、素人。這場大選的關鍵決定因素,當然是候選人個人特質,而非政策政見,這就跟台北市民選出柯文哲當市長一樣。

2014/12/30 | 讀者投書

人民觀審不該淪為人民看戲:司法院版的「觀審制」該再深思

我國的觀審制度,全世界所獨創,參考各國,東拼西湊。從司法院網站,可以看到官方大肆吹捧自己,制度是如何「貼近我國國情」,給予人民訊問被告、證人、與法官交流的權利。但說到底,僅有表示意見權、而沒有表決投票權,就是認為人民沒有能力與素養,與法官一同進行審判。

2014/12/11 | WE PEOPLE 東西名人雜誌

「素人」時代,「自媒體」上的鎂光燈比傳統媒體還亮眼

2006年末,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之一,美國《Time》雜誌在年度風雲人物的封面中,出其不意的放上偌大的一台iMac與「You」作為意象,很多人在猜想如此大幅度的舉動代表什麼?是否名人的的影響力逐漸被削弱,平民崛起的自主發表才是下個世代的矚目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