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結婚

婚姻(英語:marriage)是一種人際間取得親屬關係的社會結合或法律約束。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11 | 德國之聲

日本死亡人數已是出生人數的兩倍,還能做什麼來阻止人口下降?

日本去年人口減少了80萬,死亡人口超過出生人口的速度達到了歷史高位。政府計劃扭轉這一趨勢,但許多人擔心其努力並不會奏效。

2023/07/02 | 讀者投書

相親結婚欠缺相互磨合期,牢記這五點讓你的婚姻生活更有保障

下面所談的,是基於想結婚的人,但跳過正常戀愛的步驟要注意的事項,通常我稱為「相親之愛」。之所以用跳過「正常戀愛」的說法,是因為相親之愛並不是沒有戀愛,當事兩人通常需要「看對眼」後開始交往,省略彼此之間曖昧不明的猜測,經由相親產生一小段的戀情,然後結婚。

2023/06/23 | 《思想坦克》

「婚生教養與長者照顧」全民關注,國家與青年無法迴避的難題

何以「婚生教養與長者照顧」受到的關注度會這麼高,更超越了青年自身的薪資、交通居住、創業等問題呢?在這個問題反映出的是各項問題的總和,倘若薪資過低、生活環境不佳,則少子化就是一個結果,而因為少子化,在養老方面未來就會是個問題。

2023/04/20 | 黃靖芸律師

辦桌請客過就可以算是「儀式婚」嗎?恐怕沒那麼簡單

當事人認為,兩人曾經有辦桌請客過,因此認為這樣就算是有符合所謂的儀式婚規定,以當時的法律來看,兩人就算是結為夫妻,但實際真的是這樣嗎?

2023/04/08 | 黃靖芸律師

印尼女子在姊姊過世後嫁給姊夫,如果發生在台灣法律上允許嗎?

旁系姻親是不是真的能夠合法結婚呢?因為姊夫原本是與姊姊有婚姻關係,然而因為姊姊後來過世,所以導致兩人的婚姻關係就此終結,不過這並不代表姊夫與女子的姻親關係就會因此結束。這時候,就要談到妹妹是否能夠再與旁系的姻親來結婚......

2023/04/04 | 大人學

【大人學】誰穿得下玻璃鞋,誰就是我的完美新娘──談常見擇偶迷思

你或許說,哪裡真實?就是個格林兄弟亂七八糟的幻想吧?我覺得這個黑色幽默其實已有點過度真實了。因為你放眼四周,很多人也是這麼規畫著他的婚姻大事。他們沒什麼戀愛經驗,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但手上已經拿好一雙玻璃鞋了。

2023/03/24 | 李秉芳

造成婚姻破裂的一方沒資格提請離婚?大法官判決「原則合憲,部分違憲」是什麼意思?

大法官解釋,婚姻會難以維持往往是有諸多因素如個性、生活習慣、和財務問題長期累積,也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釋憲後,假設雙方都有責任,法官不需要再去判斷誰責任比較重,雙方都可以提請離婚。

2023/03/11 | 精選書摘

女王《愛對自己》:很多說不婚不生的後來都已婚生子了?為什麼?

有讀者問:「如果認真交往的對象,跟我說他不婚不生,還要繼續交往嗎?能期待有好結果嗎?」不婚不生的人可能會結婚嗎?有!但老實說,強求來的都沒好結局。他能跟你結婚、生小孩,但不代表他會甘願、你會幸福。這真的是兩回事。

2023/03/08 | 《思想坦克》

日本不婚主義者「上野千鶴子」秘婚炎上:為什麼她論述的價值,要建立在她的不婚實踐上?

新秀輩出,沒想到上野千鶴子宛如西蒙波娃的偶像地位不墜,至今還有被消費為人設崩壞的價值。然而就算西蒙波娃和沙特不結婚,也不會絲毫減損她所著《第二性》一書的價值。為什麼上野千鶴子論述的價值,會建立在她的不婚實踐上。

2023/03/07 | G點電視

跨國同婚懶人包:港/台同性伴侶可結婚!一文了解台灣同性婚姻最新進展

跨國同婚成功修法的消息傳出後,不少讀者最關心的,就是若同性伴侶雙方均為香港或澳門人,是否可以到台灣結婚?為此,G點已去信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侶盟)查詢。對方表示跟當地政府交涉中,暫時沒辦法給予明確答覆,未來發展有待觀察。

2023/02/16 | ALEX STYLE DIARIES

沒有人真的需要另一個人:老套卻實用,享受單身的五個秘訣

傳統社會人們需要戀愛去幫助彼此,甚至是彼此的家庭去成長,但現在你有UberEats,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社會與媒體把戀愛包裝的太過美好,沒有人真的需要另一個人。與其難過羨慕嫉妒,不如好好享受單身的這段充裕的時間!

2023/02/02 | 精選書摘

《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我只想當一個男人的女人,才不要當婆婆的媳婦」

在《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這本書中,她大方分享過往經歷淬鍊出的人生智慧,以四個主題「自尊、充實、品味、責任」和讀者談如何學習尊重並擁抱真實的自己、對生活持續抱有熱情、透過改變對物質及社會價值的態度讓自己活得舒服體面,並成為一位富同理心、有能力擁抱他人並值得敬重的人。

2023/01/31 | 精選書摘

《性愛心理師的大人親密必修課》:丈夫求愛,妻子拒絕,對方感受的是「家人」還是「戀人」?

丈夫總是喜歡在她洗碗的時候從背後抱住親吻她,接著開始摸她的胸部,她不喜歡在孩子面前做這種害羞的事。但表達以後,丈夫卻生氣:「那我們何時做?」熙媛無話可說。「這男人都不好奇我在想什麼、平時過得如何,只會窺探何時可以做愛,我還能信得過他,和他過一輩子嗎?」

2023/01/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搶救生育率!中國四川開放未婚者登記生育,澄清非鼓勵不婚生子

四川省負責計劃生育工作的人員表示,這項「辦法」並非鼓勵不結婚生孩子,而是為了保證「未婚先孕」人群的權益,讓其進行生育登記後就享有一些婦幼保健的服務。針對「不婚生子」的現象,這名工作人員認為,「生育登記就是一項純粹的管理生育人口的工作」,涉及倫理、法律的討論是另外的問題。

2022/11/13 | 大人學

【大人學】那些優質對象都跟我無緣?你可以試著這樣建立自信

戀愛經驗少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懷疑「有人會喜歡我嗎?」、「我這樣的外表和內涵,有人能接受嗎?」,接著為了博取別人的喜歡,我們就可能勉強自己做些改變來迎合別人。但這其實是不對的。

2022/10/21 | 精選書摘

《害羞內向的人,這樣說話增加好感度》:幹嘛不結婚、怎麼還不生⋯⋯如何打發雞婆的人?

很多人容易娛樂新聞記者魂上身,一聽到結婚、離婚的消息就亢奮;要是被冷淡以對就散播謠言,這點也跟娛樂線記者如出一轍。既然如此,你乾脆就開玩笑地採用演藝經紀公司式的回答吧。

2022/10/21 | 梁敏萱

生育自主|同志|生養孩子的法律,同志被排除也被困住

2019同婚專法通過,同志權益看似更進一步,但卻有更多的同志家庭仍在等待家庭的圓滿。現有法規不止排除同志透過人工生殖生養下一代,想要領養小孩的同志更要面臨結婚或收養二選一的殘酷抉擇。同志成家到底有多難?

2022/10/21 | 梁敏萱

生育自主|育兒|不要先結婚,先一起養小孩

中國女作家蘇美形容生育就像史詩,對更多女性而言,一旦生了小孩,生活便會面臨更多天翻地覆的轉變。在傳統框架下,不只要當好媳婦、好媽媽、好太太,重返職場之路更是困難重重。我們訪談多位媽媽,了解他們在婚育之路上所遭遇的艱辛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