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 李可心 從美國國安會班底,看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走向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是協調、訂定美國外交、國安政策的中心,二月初簽署的國家安全會議備忘錄,從人員到組織架構都顯示著未來四年華府的政策重心,是深化台美關係、保衛台灣國安不可不關注的指標。 國家安全會議 國安會 More... 對中強硬 典範轉移 美國 美中關係 綏靖主義 蘇利文 國安顧問 2020/12/23 | 趙君朔 【美國大選後的世界】拜登勢必走回綏靖主義老路,川普加速動作收緊拜登上台後的迴旋空間 一直強調川普的抗中政策無用(但實際上卻借用了一些川普團隊想法)的拜登團隊,會以他們的作法才是顧全大局為說辭,來掩蓋其綏靖後退的路線,這樣的作法也就是重蹈柯林頓、歐巴馬時代的覆轍。 美國大選後的世界 2020美國大選 More... 川普 拜登 蘇利文 國安顧問 國務卿 布林肯 美中關係 貿易戰 關稅 綏靖主義 2020/09/17 | 《思想坦克》 美國台海政策應改採「戰略清晰」,莫忘房間裡的紅色惡象 把防止台海發生戰爭當做一個孤立的目標,而不是放在中共以骯髒手段繼續擴張下必然想併吞台灣的脈絡來看,頂多只能在短期內換取一時的和平,類似二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對希特勒一再姑息、退讓卻以為換來長久和平的無效綏靖政策。 中國 中共 More... 美中關係 戰略模糊 一中政策 范亞倫 Aron Freidberg 孤立主義 綏靖主義 2019/11/28 | 余杰 「冷戰之父」肯楠在1950年代的日記,就看穿了台灣與中國的未來 中國人的人權和自由,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爭取,而不能依靠美國人的賜予。如果中國人「自願為奴」,即便美國人將人權和自由像免費的禮物一樣帶到中國,中國人仍然不會接受並珍惜。 喬治·肯楠 喬治·凱南 More... 喬治凱南 George F. Kennan 冷戰之父 台美關係 綏靖主義 人權 主權 自由 兩岸 2019/09/16 | TIME 二戰爆發的開端:西方國家受夠一再給予希特勒沒有回報的好處 《綏靖政策:張伯倫、希特勒、邱吉爾與戰爭之路》一書作者提姆・布維里表示,導致第二次大戰發生的是「壞人認為好人沒有準備好要開戰,於是予取予求。」 二戰 希特勒 More... 德國 納粹 綏靖主義 波蘭 2019/08/07 | 蕪菁雜誌 柯文哲的對中關係盲點:「綏靖主義」能換來兩岸和平嗎? 當你滿腦子想著「不要惹中國不開心」,這種仰賴他人心情求取平衡的想法,本身就是失去平衡的原因。當台灣小心翼翼、屈己從人,換來一時中國的心平氣和。但是中國找個藉口再生氣,這個平衡點就跑掉了,台灣又要費盡心思、做出更多妥協。 柯文哲 綏靖主義 More... 張伯倫 和平協議 中共 兩岸 兩岸關係 綏靖 兩岸一家親 兩岸議題 2017/08/07 | 精選轉載 歷史罪人還是幕後功臣——背負二戰姑息德國罪名的張伯倫 或許是受到「姑息主義」的刻板印象影響所致,張伯倫在這些敘述中總是顯得很不堪,無能、愚蠢、懦弱甚至老年癡呆等詞如影隨形。只是,我總覺得後世看待這位老好人的眼光實在有些太苛刻、太過簡化了點。 張伯倫 邱吉爾 More...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姑息主義 綏靖主義 慕尼黑協議 英國 鄧寇克大行動 2017/08/05 | 精選轉載 歷史罪人還是幕後功臣——背負二戰與敦克爾克罵名的英國首相張伯倫 或許是受到「姑息主義」的刻板印象影響所致,張伯倫在這些敘述中總是顯得很不堪,無能、愚蠢、懦弱甚至老年癡呆等詞如影隨形。只是,我總覺得後世看待這位老好人的眼光實在有些太苛刻、太過簡化了點。 張伯倫 邱吉爾 More...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姑息主義 綏靖主義 慕尼黑協議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