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克魯曼:中國徘徊在2008年金融危機般邊緣,紐時:中國負債重難救房市,可能大幅降息刺激經濟

許多中國經濟學家示意,中國不只需要降低購屋頭期款要求,還要大幅降息,21日調降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0.1個百分點不夠。大幅降息能顯著拉低購屋、購車貸款成本,也能刺激長久以來拉動中國經濟的出口。報導寫道,降息風險在於,中國企業與家庭眼見其他國家銀行存款利率更高,將嘗試把大筆資金匯出中國,導致人民幣兌美元重貶。但這也會讓中國出口產品在海外市場更具競爭力。

2023/08/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古巴強推電子支付救通膨,民眾與商家對銀行抱持戒心,寧願緊抱現金

根據官方數據,古巴通膨年增率已由去年的39%上升至今年5月的45.8%。但分析師認為,目前甚至又攀高到3位數。2021年才首度獲得合法地位的古巴小型私人商家,也對改用電子交易感到害怕擔憂。它們需要美元來進口貨物,但因為難以在正式匯市取得美元,因此得有現金到黑市購買。

2023/06/04 | 方格子vocus

土耳其大選:經歷高通脹、地震災情衝擊,艾爾多安為何仍能聚攏支持贏得連任?

從此次選舉結果來看,雖說兩人差距不到5%,但基里達歐魯終究是差了臨門一腳,顯見不論是高通脹或地震,都不能阻止艾爾多安連任。究其原由,除了土耳其反對勢力整合不彰外,艾爾多安成功調動「土耳其崛起」的新情境亦為關鍵。

2023/05/20 | BBC News 中文

G7廣島峰會登場的重要看點:俄烏戰爭議題能否有解?如何應對中國?

這次廣島峰會,日本邀請了多個七國集團之外的國家元首出席,包括印度、巴西、韓國、越南和澳洲,以及非盟輪值主席國葛摩、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國庫克群島、東盟主席國印尼等。《法新社》稱這個邀請名單「長得不同尋常」,並解釋背後原因有二:日本試圖擴展自身以及G7集團在發展中國家間的影響力,以及,進一步替代陷入僵局的G20。

2023/03/13 | 精選書摘

柏南克《行動的勇氣》推薦序:本書描述的細節,可做為台灣擬定金融危機SOP的參考

柏南克以獨特的角度觀察美國經濟,為讀者帶來不同的視野,首次揭露少數幾位重要領導者如何以創意和果決的判斷避免經濟陷入嚴重的崩解。詳述當初自己與聯準會理事們如何應對金融系統失靈,與接踵而至的經濟衰退,以及不曾公諸於世的內情。

TNL+ 2023/02/14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真愛無價?英國平價超市推出「一英鎊求婚戒」,你「願意」嗎?

通貨膨脹、英鎊下跌、油價上漲、電費居高不下的英國,民眾普遍感到生活越來越困難。在紙鈔面額不變但價值越來越小的後通膨時代,窮得歪七扭八的英國社會也出現不少因省錢而生的怪現象——像是有連鎖賣場就推出了「一英鎊」的求婚戒......

2023/01/27 | 《思想坦克》

全球正面臨空前複雜的經濟危機,唯有抱持「悲觀的積極主義」才是出路

當今我們所面臨的地緣政治危機以及通貨膨漲乃至滯漲的局面,比起過去更加的複雜。全球化的終結更斬斷了大家逃離這場經濟災難的出路,加深了地緣政治的危機。不誇張地說,此後人們即將面臨的歷史巨變,恐怕都是上幾個世代加總也未能及的。

2022/11/13 | BBC News 中文

G20峰會前四大看點:疫情終章、俄烏同台、拜習會面、經濟危機

任何一個問題放在以前,都是大事件,當它們疊加在一起,任誰都會焦頭爛額,可能更需要全球政治領袖們坐在圓桌前申明立場、達成妥協,拿出方案。

2022/10/21 | BBC News 中文

BBC分析全球汽油危機:能源價格飆漲導致全球90餘國爆發抗議示威

今年1月至9月間,超過90個國家和地區有群眾為了燃料供應與價格問題而走上街頭。其中,三分之一的國家不曾在2021年發生過燃料供應相關示威,以西班牙為例,該國在2021年沒有因為燃料價格而發生過示威,但單是今年3月就爆發了335場示威。

2022/10/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布林肯示警「北京希望大幅加快奪取台灣的時間表」,是否根據新分析資料?白宮未正面回應

布林肯說,中國已做出了一個「根本決定,即不能再接受現狀,北京決心在更快的時間內實現統一」,但他並未說明其確切的估計或日期。此前,美國軍方高層人士曾警告,中國已將其軍力擴大到可能很快便有能力入侵台灣的地步。

2022/10/15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特拉斯上任不到一個月,為何差點搞垮英國經濟?

10月1號的民調顯示,特拉斯的滿意度僅有18%,不滿意度卻高達55%,兩者相減所得到的負37個百分點,已經比前首相強森辭職下台的時候還要慘。對此,特拉斯也進行了一系列的「髮夾彎」......

2022/10/06 | BBC News 中文

以史為鑒:從大蕭條到金融海嘯,百年以來三次世界範圍經濟危機揭示了什麼?

事實證明,對於拉動世界經濟走上復甦軌道,國際社會的多邊努力特別重要,代表全球19個最大經濟體的G20框架和歐盟成為處理全球危機的協調機構。而在此期間,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也顯著增強......

2022/09/26 | BBC News 中文

通膨升息重擊股市民生,美國經濟是否已經進入衰退期?

美國的GDP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1.6%,第二季度下降0.6%。這樣的狀況在大多數國家都會被算作衰退,但在美國還不是。

2022/08/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斯里蘭卡逃亡前總統可能返國,局勢恐再掀波瀾,甚至影響紓困談判

斯里蘭卡人民經過數個月的示威與抗爭,好不容易才將拉賈帕克薩趕走,如今他想回國,讓威克瑞米辛赫相當頭痛。一旦拉賈帕克薩返國,是否順應民意依貪汙指控把他送上法庭,將是另一道難題。

2022/08/19 | 方格子vocus

中國經濟觸頂下行解析:無論再貪婪,外資都怕到撤出時,你不恐懼一下嗎?

外部有美中貿易戰、COVID疫情和烏俄戰爭,內部面臨不動產泡沫破裂、現金不足,以及勞動率短缺和失業問題同時發生的異相。當全球化貿易秩序、中國人口、中國經濟增長裡面每一項條件都傾頹,資金撤出水位自然會降得很快。

2022/08/12 | TNL 編輯

黎巴嫩貝魯特銀行挾持案:行員、顧客被當人質長達7小時,槍手為何獲得壓倒性同情?

這是黎巴嫩今年第二起挾持案。今年1月,有一名37歲的咖啡廳老闆挾持了黎巴嫩東部一家銀行的員工,成功的提領了5萬美元的積蓄。

2022/07/26 | BBC News 中文

斯里蘭卡經濟危機:印度與中國南亞角力,誰贏誰輸?

阿馬拉蘇里亞女士說:「過去,人們總是擔心印度會直接干預斯里蘭卡的政治。」然而,目前對經濟危機的擔心預計將暫時超過對兩國之間政治問題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