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英語:Economist)是指從事經濟學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工作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02 | 精選書摘

《我可能錯了》:我一天只吃一餐,但血液裡流淌著八到十瓶百事可樂

我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走過茂密的森林與美麗的叢林。即使是在泰國,大多數的森林也都遭砍伐了。許多保留下來的森林都只有單一樹種,這讓我找路很困難,因此多半是沿著公路行走。通常,一天當中會有十幾輛車停下來,我們之間典型的對話大致上像這樣。

2023/01/12 | 精選書摘

《憤怒經濟學》:在「憤怒經濟學」的世界裡,真實的人感到憤怒,而且有十分充足的理由

在《憤怒經濟學》中,作者洛內甘與布萊斯透過對話,深入探索這股不斷上升的憤怒浪潮的起源。從如何定義憤怒、傳統經濟學的運作模式,到不同的憤怒類型,藉由了解憤怒的肇因來標記現今資本主義的問題所在,並為日益兩極分化和混亂的世界提出激進的全新解決方案。

2022/02/16 | 精選書摘

《大逃離》導讀:羅馬史開啟的反事實思考——西方崛起的關鍵是羅馬帝國滅亡?

為何只有歐洲逃離了大一統帝國?本書將以全球史的尺度,分析比較東亞、南亞、中東與北非等地的大帝國,特別是對照差異最大的歐洲與中國:前者在羅馬之後再無大一統帝國,反觀後者則從秦漢之後就陷入朝代興替的大一統帝國循環,而且帝國疆域還越來越大、分裂期越來越短。

2020/10/16 | 精選書摘

《故事經濟學》:莉莉艾倫2009年拒絕比特幣報酬,現在她感到後悔嗎?

柯羅克的文章提醒我們,不要對那些僅在特定場合流傳、僅在某些時候有人談論的敘事掉以輕心。經濟理論不是一般人閒聊的話題,雖然新聞媒體經常討論經濟見解,而且人們也一定不時在思考經濟問題。

2020/09/24 | 精選書摘

邁可桑德爾《錢買不到的東西》:經濟學反對送禮,並不是一個道德中立的主張

堅持所有禮物的目的是將效用極大化,無疑是在假設,在友誼方面達到效用極大化才是道德上最適切的做法,而且對待朋友最正確的方式就是滿足他們的喜好——而非挑戰或加深其喜好,或是使其增添變化。

2020/09/16 | 精選書摘

《俗世哲學家:改變歷史的經濟學家》:他主張建立一個貧民公社,結果得到的是令人驚奇的幸福

羅伯特.歐文在二十歲時,就成了紡織界的少年奇才。這位有魅力的年輕人,長長的面龐上有著頗為挺拔的鼻梁,以及坦誠的大眼睛。在六個月內,俊克瓦特先生給了他該企業四分之一的股權。但這只不過是一場傳奇人生的序幕而已。

2019/09/30 | 精選書摘

梅琳達蓋茲《提升的時刻》:當父親們承擔40%育兒責任,他們憂鬱症和吸毒的風險變低

我們不應堅持花在無薪工作的時數要在數學上均等,但我們都要認知到我們的家庭需要什麼,我們擬定計畫去搞定它,情況不再是「這是我的工作,那是你的工作」,變成了「我們」的工作。

2017/08/30 | Louis Lo

連續13年獲最高肯定,彭淮南成為全球唯一「14A」央行總裁

彭淮南自1998年接任央行總裁,2000年首度拿到A級評價;2005年起至今,更連續13年拿到「A」,成為全球史上唯一的14A總裁。

2017/08/17 | 財訊

經濟學家辜朝明:民間不借錢,台灣新總裁任務就是讓政府多花錢

美國將開始執行縮表,資金派對結束,全球經濟及資金局勢將有什麼變化? 台灣的前瞻計畫,能夠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嗎?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深入解析未來趨勢。

2017/08/02 | 精選書摘

歐洲經濟學巨擘:中國何時走向民主?我覺得永遠不會發生

身為德意志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自認是「濃烈黑咖啡」的卡爾.馮.羅德,他是如何看待擁有龐大中產階級的中國,以及它未來的政治發展?

2017/07/30 | 精選書摘

歐洲經濟學巨擘:中國何時走向民主?我覺得永遠不會發生

身為德意志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自認是「濃烈黑咖啡」的卡爾.馮.羅德,他是如何看待擁有龐大中產階級的中國,以及它未來的政治發展?

2017/03/18 | 精選轉載

世上最有錢的國家,為何也是捐款最多的國家?自私的人性,不需與助人互斥

資本主義精神的背後,有一個了不起的「利」與「義」結合的結果。讓人願意與人為善的動力,不是道德教育、宗教教誨,而是富裕人生。當人生活無虞後,人性不用被考驗的時候,才會認真思考與人為善的問題。

2017/01/08 | Gene Ng

回顧2016年必讀十大好書,讓你對世界的認識更上一層樓

作者嚴選十本內容豐富精彩,文筆生動流暢、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的十大好書,讓你對世界的認識更提升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