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經濟學(英語:Economics),為研究商品和服務關係的社會科學學門,包括其中所有的購買、生產、分配和消費等行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08/15 | 白經濟 TalkEcon

萬物皆漲,只有我的薪水不漲?

我們對於整體經濟的感知,有時候會建立在錯誤的比較上。本文將簡介幾個常見的經濟名詞,並釐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和代表的意義。

2019/08/14 | 胖哥哥心理行銷

為什麼常常聽見中頭獎的人,幾年後就破產?

常聽到一些中獎的得主,會開始莫名其妙買一些原本沒有計劃要買的東西。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解釋這個現象叫做心理帳戶──當獲得錢的來源不一樣時,用錢時就有不同的心態。

2019/08/14 | 胖哥哥心理行銷

為什麼常常聽見中樂透頭獎的人,幾年之後就破產?

常聽到一些樂透中獎的得主,會開始莫名其妙買一些原本沒有計劃要買的東西。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解釋這個現象叫做心理帳戶──當獲得錢的來源不一樣時,用錢時就有不同的心態。

2019/08/05 | Project Syndicate

經濟學的「人類行為模型」並非近距離觀察,而是基於假說

在西方本身,經濟學的權威已經式微,但這並沒有妨礙西方輸出文明的傾向。在這裡,我們遇到一個悖論,普世主義的勝利到來之日,正逢西方實力崩潰之時。

2019/07/04 | 精選書摘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總經篇》:保護主義作為維持高工資的手段,效果如何?

毫無疑問,保護主義是一種補貼手段,可以幫忙留住某些產業的就業機會。然而,沒有理由相信保護主義能增加社會的就業機會。反之亦然,沒有證據顯示國際貿易使就業機會減少。

2019/05/22 | 精選書摘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撈灰金」行為給整體經濟帶來的重大影響

蒙格指出,許多基金會經常做出不明智的舉動,是因為「不瞭解自身的投資操作和大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而基金會也是整個大環境的一部分。蒙格可不是會留情面的人,他大膽而坦率地要求聽眾別再無知,因為這種無知已經危及他們的基金會,和那些倚賴基金會的人。

2019/05/21 | 白經濟 TalkEcon

2019年克拉克獎:Nakamura和實證總體經濟學研究

2019年克拉克獎得主Emi Nakamura,其研究包括財政和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經濟,以及商品價格變化和通膨之間的關係。像是探討是否應該透過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

2019/05/14 | 精選轉載

為什麼韓國瑜繼續跳針?因為做功課答詢的成本太高

為什麼韓國瑜會繼續甚至故意跳針,因為這樣對他比較有利。長期而言,韓國瑜可能會因此失去一些支持者,但為數不少的核心韓粉不會輕易背棄韓國瑜。那這些韓粉的反應會是什麼呢?

2019/04/23 | 徐英碩醫師

達文西手術動輒18萬以上,為什麼醫生還要申報只有零頭的健保手術費用?

這次爭議的焦點,在於用自費進行的達文西手術,能不能同時申報健保手術?如果病人住院只有進行自費的手術,而沒有用健保手術碼申報,很容易被認為是沒有住院的理由,而被核刪,這是中華民國外科醫生都知道的常識。

2019/04/23 | 白經濟 TalkEcon

股市迅速走高就容易產生金融泡沫嗎?

造成「金融泡沫」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經濟學界對金融泡沫的研究又有什麼發現?漲得多就會立即導致價格泡沫嗎?

2019/04/10 | 白經濟 TalkEcon

「女經濟學家都去哪了?」談經濟系的男女比例失衡

數學是學習經濟學的重要工具,而社會普遍製造了「女生=數學不好」的標籤,這或許成了女性不願就讀經濟系的原因之一,但是男女的數學能力真的有差異嗎?

2019/04/10 | 白經濟 TalkEcon

「女經濟學家都去哪了?」談經濟系的男女比例失衡

數學是學習經濟學的重要工具,而社會普遍製造了「女生=數學不好」的標籤,這或許成了女性不願就讀經濟系的原因之一,但是男女的數學能力真的有差異嗎?

2019/04/01 | 徐英碩醫師

健保署砍掉了「藥價黑洞」,卻讓市場生出「檸檬黑洞」

今天我們為了吃到藥效更強,副作用更少的藥,所額外付出的那一點自費金額,雖然是出於為了讓自己減少痛苦的自私目的,但是這一點一點一滴的金錢付出,在數十年之後回頭看,卻都促進了人類醫學的進步。我們需要為了不創造別人的相對剝奪感,就不准「好藥」用差額自費的方式,留在市場上嗎?

2019/04/01 | ​餐廳裡的經濟學家

餐廳裡的經濟學:到底該不該收「開瓶費」?

客人覺得不過就開瓶酒,洗個杯子有什麼好收錢的;餐廳覺得為什麼來餐廳自己帶酒就算了,還要要求不能收開瓶費。在這裡讓我們先把開瓶費說清楚,然後再繼續今天的課程── 機會成本。

2019/03/31 | 樹洞 - TreeholeHK

三個助你明智下決定的心理學智慧——取自《快思慢想》

雖然明白這些認知謬誤並立時消除它們,但至少能意識到自己眼看的未必為真。帶著這個意識下決定時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狀態。自己的心情如何?有什麼想法?還有其他未考慮的可能性嗎?

2019/03/27 | 樹洞 - TreeholeHK

三個助你明智下決定的心理學智慧——取自《快思慢想》

雖然明白這些認知謬誤並立時消除它們,但至少能意識到自己眼看的未必為真。帶着這個意識下決定時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狀態。自己的心情如何?有什麼想法?還有其他未考慮的可能性嗎?

2019/03/21 | 精選書摘

《當代歷史學新趨勢》:為什麼情感史研究是當代史學「一個」新方向?

如果我們承認歷史是人所創造,那麼創造歷史這件事,是否也受到情感等非理性層面因素的影響?情感史研究的學者認為,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同時他們也認為,近代史學對這方面的關注,實在過於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