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說「內需」了,你聽過「供給」嗎?
每當景氣走低,政客便一頭指向「內需不振」,緊接著便推出「提振內需」的說帖:促進消費、刺激投資等等。這套「以內需波動解釋景氣起伏」的想法,在學術界幾乎已被淘汰,但仍活躍於大眾輿論中。我想利用基本的供需原理,說明這套理論為何不適用。
《經濟不成長時代的新生活提案》:「安倍經濟學」與自民黨修憲的和平危機
「安倍經濟學」想讓日本「變成全球最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國家」,其做法是全力推動任何有可能帶動經濟成長的方法,例如重啟核電。而自民黨近年更有意修改憲法,欲把自衛隊變成「軍隊」,此舉恐怕踐踏了國民主權以及和平,被捲入恐怖攻擊的日本人也逐漸增加。
Line@漲價哀嚎一片!許禾杰:每個企業都該擁有自己的DMP
第三方數據平台說變就變,企業該如何掌握、善用自家寶貴數據,跳脫投廣告、買流量的苦海?蝙蝠移動暨烏龜移動執行長許禾杰認為,企業擁有自己的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才是唯一解法。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二):Paul Romer的知識與成長理論
為何18世紀以後,世界各地陸續出現「長期經濟成長」?這是經濟學中最耐人尋味的問題。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Paul Romer便開啟了「新成長理論」的大門,並對知識創新、市場制度、環境等議題有一番見解。
如何解讀韓國瑜「發大財」口號所帶來的選舉海嘯?
台灣目前的現實是,有一部分人可以獲益於經濟成長,而有相當部分的人無法在這過程中受益,甚至是受害。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大力加強對經濟事務的理解與重視。否則,我們會繼續輸掉選舉與公投(因為選民會認為我們不關切他們每天的擔心),我們也會繼續對經濟問題束手無策,或繼續提出天真的方案。
在倫敦時裝周遇見來自台灣的純淨保養-綠藤生機
台灣純淨保養品牌「綠藤生機」,登上倫敦時裝周的國際舞台,希望全世界看見台灣品牌展現的創新與研發實力!並於即日起至 2/23 特別推出「倫敦時裝秀指定保養組」,內含活萃修護精華露 2 瓶,讓消費者在台灣同步感受純淨保養帶給肌膚的美好改變。
6成人口不滿25歲,非洲該如何利用人口紅利優勢?
如果失業趨勢繼續,非洲年輕人將受到最大衝擊。不能充分雇用非洲年輕人可能會造成整整一代人被邊緣化,把他們推向他們未必準備好的破壞之路。
只會怪台灣不如南韓?《聯合報》自己要先有長進
沒去細看南韓發展的細節及政治文化的連結,只會胡亂責怪意識形態作祟造成發展停滯,凸顯這15年來,自己也毫無成長,就不要抱怨台灣落後南韓。
免跑銀行也能換到傳說中的低點?兌換外幣的划算小撇步
不分四季、想玩就出去玩,現在對國人來說全年都是旅遊旺季,而對於旅遊的規劃,不再只有上旅遊網站比較機票飯店價格、請年假、打包行李而已,如何提早在理想低點換匯,更成為聰明旅行者的必備功課之一。
韓國瑜大錯特錯,來看看中國「拚經濟、不講政治」的後果
韓國瑜日前表示,「所有高雄街頭,政治的抗議、意識型態的請願,通通不准!零!」、「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這套想法類似「不談政治,全力拚經濟」,是台灣社會中相當流行的「民主不能當飯吃」理論。很多人相信這個說法,而且會拿中國當例子來對照。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一):Nordhaus和環境經濟學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獎者是William Nordhaus和Paul Romer。這篇文章先來帶大家認識Nordhaus的貢獻。1970年代,自然科學界逐漸注意到全球暖化的議題,但經濟學界鮮少有學者注意此議題,Nordhaus在當時便將經濟模型和環境及氣候變遷相結合,成為此領域的研究先驅者。
控糖.重生:一場糖尿病,喚起一家三代女性的改變與溫暖
每年都做健康檢查,就可避免常見慢性疾病上身?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就沒有享受甜點的權利?慢性疾病對病患人生的改變,就只有無情破壞、毫無良性回饋嗎?讓身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陳純慧,來告訴你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糖友生活。
《如何謀殺一座城市》:窮人和中產的需求被漠視,城市成為「成長機器」
貧窮社區被認為有潛力取得更高利潤,政治家與企業會努力改變社區的使用用途,藉此增加它的交換價值。而在一個不加限制、將房地產商品買賣的體系中,縉紳化只是合乎邏輯的正常結果。當經濟成長是首要目標,在追求土地增值的慾望下,窮人和中產階級的需求被漠視。
台灣經濟成長數據很好看,為何人民感受不到?
根據主計處統計,我國106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2.8%,107年預估成長率達2.6%,但數據進步,為何人民感受不到?此背後原因非常多,包含貨幣政策、產業未升級、政府政策僅部分產業受惠等,本文章將針對此問題探討幾項細節。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每週工時減少到15小時,你要如何填補無窮無盡的休閒時間?
財富落差最嚴重的國家,正是工作時數最長的國家。在窮人為了餬口而必須把越來越多的時間投注於工作的同時,富人則是隨著時薪的提高而發現休假的「成本」越來越高。
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清真認證與他們的產地
你理解伊斯蘭教、清真認證對於東南亞當地穆斯林的生活意義嗎?跨境電商不僅得跨越有形的國界,更得跨越無形的文化差異;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
GDP每增加一元,勞工分到多少?
GDP每增加一塊錢,有多少分給勞工?這個比例在過去幾年是不是下降了?比例的變化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嗎?而經濟體每增加一塊錢的產出,分給「勞動」的比例稱為「勞動報酬份額」。如果勞動報酬份額確實下降,我們也需要先釐清下降的原因,並試著區分誰才算是「勞工」。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英國製造》:英國兩世紀的經濟成就,中國短短20年就超越了
這是因為中國比我們更精於操作嗎?當然不是。今日中國比起18世紀的英國有一個強大的優勢:中國並不需要發明工業化的概念,只需要改進即可。
《資本的世界史》:拚命消費到死是一種錯覺,實際上我們是拚命生產到死
全「綠」的成長不存在,而一般的成長又意味著生態大浩劫。資本主義有如詛咒,它使財富與科技進步成為可能,而科技進步原本可減輕我們的工作,結果我們卻得繼續生產不休──儘管這麼做會走向滅亡。
【青春還鄉】留下孩子笑容的101種方法:攝影師楊文逸的偏鄉畢冊義拍行動
「畢業照」有沒有拍都不重要?對於偏鄉學童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將求學階段的回憶珍藏一輩子的紀念品,而很多孩子卻沒有機會擁有這種奢侈。
股市上萬點,勞工的薪水就一定會增加嗎?
經濟成長跟股市上萬點,確實會增加勞工的薪資,但是只會增加那些具有不可取代性的勞工的薪資,而不是那些容易被取代的,進入門檻低的勞工的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