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在經濟學中是指景氣循環中的經濟活動普遍放緩、商業萎縮的一個時期,通常出現於支出大幅下降(需求衝擊)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CPI漲幅持續徘徊低點,專家分析恐陷實質通貨緊縮,人行否認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16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通貨緊縮必須符合CPI增幅呈負值等條件,中國經濟目前未達通貨緊縮定義;不過中國持續超發貨幣,理應物價會上漲,增幅卻很和緩,可解讀中國名義上未達通貨緊縮,實質上已陷通貨緊縮。

TNL+ 2023/05/11 | 陳冠州

聯準會5月升息恐怕不是最終章,從鮑爾記者會發言為美國下半年經濟局勢把脈

美國物價下跌的速度比預期緩慢,雖有銀行倒閉情事發生,但這是「必要之惡」。謠言反而是美國金融市場最大的危機。失業率仍創歷史新低,勞動市場仍然緊俏,市場對聯準會5月是最後一次升息的預期,可能遭受挑戰。

2023/05/04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美國聯準會再升1碼利率破5%,鮑爾會後記者會三大重點解析

本次會議聯準會票委全員同意升息1碼,將政策利率調升至5.00~5.25%區間。聲明稿刪除「一些額外緊縮(some additional)以達到貨幣政策至足夠限制性利率」的論述,暗示本次升息後,已經達到限制性利率區間。我們摘要三大重點如下:

2023/05/02 | 莊貿捷

三星晶片減產將近25%,加上中國企業強力挑戰,韓國經濟恐進一步衰退

隨著中國逐漸強大的工業實力,韓國在近年間也備感壓力。即便是三星最為強勢的記憶體市場,中企也有相當強的競爭力,因為它們受到國家支持,今年展現充分研發與製造能力。

2023/04/06 | 莊貿捷

摩根大通CEO:矽谷銀行倒閉引發金融業動盪,影響將持續數年

矽谷銀行倒閉根本原因是資產負債表期限錯置,以及存款客戶過度集中於創投及新創科技企業,而未來受到此風波影響,銀行業的放款、投資人等也轉為保守,這將導致經濟趨於低迷。

2023/02/01 | 張博丞

IMF預測英國經濟負成長比俄羅斯還糟,《BBC》分析脫歐仍對英國造成一定的影響

英國對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的液化天然氣高度依賴,將使生活成本大幅增加,這是IMF預估英國經濟今年負成長的主要原因。英國脫歐後,COVID-19及烏俄戰爭緊接而至,雖然很難將英國經濟衰退全部歸咎於脫歐,但數據顯示,脫歐仍對英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TNL+ 2023/01/31 | TNL國際編譯

麥卡錫將訪白宮商議美債違約,拜登拒絕「削減開支換取調高上限」, 為何美兩大黨無法取得共識?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認為,美國債務違約造成的影響難以預測,但有相當的可能會導致「全球嚴重衰退」,畢竟美國公債市場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礎,亦是全球央行及投資者的避風港,一旦債務出現違約,必會對全球多項資產類別、國家與地區產生連鎖效應。

2023/01/19 | TNL 編輯

微軟裁員1萬人規模為2014年來最大,分析師指科技業環境可能持續惡化

近幾個月,多家科技巨頭出於經濟衰退的擔憂、高通膨及升息等因素,紛紛開始裁員。《路透社》報導,亞馬遜和Meta都早在微軟之前,宣布裁員計劃。微軟的裁員消息反映了科技業可能會持續減少職缺。

2023/01/10 | 莊貿捷

巨大董事長:集團無金流問題,代國外客戶採購才提出票期展延需求

雖然近來景氣越來越低迷,但是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強調,日前爆出票期展延一事,是中低階車款庫存高,而當時客戶表示暫時無法付款,才會提出展延票期的需求,在和供應鏈業者溝通方式可以更好,並重申無任何營運問題。

TNL+ 2023/01/04 | 陳冠州

盤點台美2023年經濟成長率與物價走向:官方預測可信嗎?是否會發生「停滯性通膨」?

根據官方預測,台灣與美國2023年第一季在景氣低迷,下半年可望脫離谷底。預測報告顯示,台灣和美國2023年全年物價平穩。惟筆者認為第一季物價仍處於非經濟因素干擾的範疇中,不可大意。

2022/12/29 | 莊貿捷

三星罕見召開高層緊急會議,商討14年來晶片部門首次虧損,分析師:地緣政治是未來5年最大風險

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所有業者都面臨消費性電子產品去化速度較預期慢,短期內需求更不見回溫,客戶對晶圓代工業者消費性產品砍單力道加大。

2022/12/21 | 莊貿捷

外銷訂單大減23.4%,創金融海嘯以來單月最大減幅,7大出口產品以基本金屬業者最悲觀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整體而言本次衰退主因是終端需求低迷,客戶調整庫存,加上中國防疫封控影響產銷進程,以及上年同月基期較高,才導致衰退幅度較大。

2022/12/20 | 莊貿捷

全球終端需求不振、歐盟再推效能新規,台灣面板產能利用率恐下探6成

中國疫情正逐漸擴大,歐美需求仍未恢復,又受到主要市場歐盟將推動更嚴苛的「能源效率指數」計畫,未來台灣面板產能利用率恐再下探。

2022/12/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聯準會升息2碼、政策利率創15年來新高,官員預期2024年才會降息,美股由紅翻黑

儘管通貨膨脹從40年高點下滑,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官員仍一致決議升息2碼(0.5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連7度升息後,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達到4.25%至4.5%,創2007年12月以來新高,遠高於3月開啟升息循環前趨近零的水準。

2022/11/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經濟學人》盤點2023全球大趨勢:關注元宇宙與俄烏戰爭,蔡英文、拜登、習近平、普亭躍上封面

回顧過去,COVID-19成為全球一大轉捩點,為地緣政治、經濟領域相對穩定且可預測時期畫下句點,開啟如今較不穩定的日子,大國競爭型態改變、疫情餘波、經濟動盪、極端氣候及快速的社會與技術變革,「不可預測性」將成全球新常態。

2022/11/16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英國經濟將陷入百年來最長衰退,美國、歐元區會是下一個嗎?

隨著英國通膨持續創下新高,英國央行在11月會議預期經濟將進入1920年以來最長的衰退。英國的經濟與通膨前景為何?其他國家是否也會與英國發生一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