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經血

月經(英語:menstruation, period, monthly,香港地區又稱月事,古代叫做癸水、天癸,俗稱姨媽到、大姨媽等),是指女性血液或黏膜定期從子宮內膜經陰道排出體外的現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04 | 精選書摘

《奧地利奶奶給妳的居家芳療小藥鋪》:打從人類歷史之初,用來承接經血的產品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議題

所有的文化都會發明出用來吸收經血的衛生輔助用品,大部分是用植物纖維製作而成,也有利用苔蘚和草為原料製作的。例如在中國過去的帝王時期有一種手工墊子,用帶子固定在腰間,這種墊子會填滿棉花、稻草紙或是舊衣碎布等等。

2022/11/20 | NOW健康

生理期通常一週結束、流失血量共約100毫升,週期天數差異很大時應提高警覺

觀察月經週期以及經血量,是判定子宮健康的重要指標。劉宥成醫師說明,大多數人1次生理期出血量在100毫升上下,一般會有1、2天有明顯出血。如果已使用夜用型衛生棉,但仍在1到2小時內就全滿,代表可能有經血量過多的問題。

2022/11/11 | 精選書摘

《月經不平等》:在古代,經血可以受到欽羨,卻也可能因為是禁忌而受到雙重對待

作者從神話宗教的意蘊出發,談及生理用品的潛藏風險與推陳出新,再到醫學知識的遞進,引領讀者思索各種長久以來被隱而不見的月經議題;她更不吝分享自己從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個人生命經驗,包括初經的懵懂、經痛的折磨、避孕的選擇,乃至子宮手術與人工受孕的歷程,因此,本書也是她回顧自身40年月經生涯的追憶錄,深深引發女性讀者的感同身受。

2022/02/13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左邊女孩:面對主流社會「雙重剝削」壓迫,女性身心障礙者的血淚生理期經驗

障礙女性的「性別處境」被「父權」掌控的主流社會壓迫,而「障礙處境」又受到「健全人」主宰的主流社會壓迫。女性身心障礙者因此處在「雙重剝削」(double deprivation)或「雙重歧視」(double discrimination)的情境中。

2021/09/08 | 大象醫生

闢謠《婦科女醫的私密門診》:棉條並不會造成經痛、訓練骨盆底肌群不能防止經血流出

這些似是而非的偽科學言論,需要一名術業有專攻的醫師耗費極大的心神始能撥亂反正。此書偽科學的部份,業已由婦產科界的蘇醫師、烏烏醫師提出文章明正視聽,但這也絕不會是假消息最後一次浮出水面。偽科學事件頻傳,是否代表著普羅大眾太縱容這些握有話語權的人物了?

2019/02/19 | 健康醫療網

為什麼「子宮肌瘤」有的需要開刀,有的只要觀察追蹤?

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有侵入性的手術切除,以及非侵入性的藥物治療。陳啟豪醫師指出,針對侵入性的手術切除,不少女性擔心會在腹部留下疤痕,因此希望採用微創手術,保持腹部美觀,但並非人人都適合。

2017/06/26 | 環境資訊中心

第一次就上手!布衛生巾超完整教學

我們害怕女廁垃圾桶的臭味,是拋棄式衛生巾才會產生的味道。在不透氣的狀態下,經血上的細菌不斷滋生,並與拋棄式化學材質交互作用,因而產生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透氣的布衛生巾便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2017/06/25 | 環境資訊中心

第一次就上手!布衛生棉超完整解惑教學

我們害怕女廁垃圾桶的嗆人味道,是拋棄式衛生棉才會產生的味道。在不透氣的狀態下,經血上的細菌不斷滋生,並與拋棄式化學材質交互作用,因而產生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透氣的布衛生棉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2016/05/18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女太空人月經來潮時怎麼辦?

NASA對於公開談論「大姨媽」顯然感到不適。在女性太空人出現前,不只大家刻板印象認為女性在經期將無法正常工作,也誤以為經期在宇宙中會大亂。沒有地心引力,經血有辦法順利從子宮流出來嗎?

2016/05/17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女太空人的每月好朋友來怎麼辦?

NASA對於公開談論「大姨媽」顯然感到不適。在女性太空人出現前,不只大家刻板印象認為女性在經期將無法正常工作,也誤以為經期在宇宙中會大亂。沒有地心引力,經血有辦法順利從子宮流出來嗎?

2015/04/28 | 破土

關於解放乳頭和大眾媒體,以及「後性解放」女權運動的困境

這樣強調身體為性化主體的批判值得反思,但不甚完整。女性主體奪回被凝視的被動位置,並不一定是否定自己的身體為「性的身體」,而是除去「性的羞辱」─乳頭為必須隱藏的、扭捏的、不雅的、只屬於丈夫的。